第六十四章 《见或不见》
延河文学编辑部的来信中,除了祝贺姜玉楼考上燕大外,还提了一个小小的请求。
那就是希望姜玉楼继续在《延河》文学杂志投稿诗歌作品。
自从《延河》杂志发表了他的两首情诗后,杂志大卖,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延河文学以为七月的杂志可以延续这种成功时,现实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只有十万的销量,和上月相比差距多达十万多册。
如果是以往,这个销量已经足以让编辑部上下笑不拢嘴了。
可是,一件事最怕的就是对比。
上个月明明创造了全国文学杂志的一个销售纪录,次月就崩盘了。
这谁能接受!
究其原因,还是少了爆款作品。
也就是如同姜玉楼的《山木》以及《十诫诗》这样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作品。
编辑部一寻思,与其期待延河文学合作过的那些老作家,老诗人,还不如指望姜玉楼呢。
毕竟,这个年轻人可是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如果以他为卖点,不愁那些喜欢他创作的情诗的读者不买账。
于是乎,就有了这次打包读者来信给他的情况。
转寄读者来信是假,求稿才是真。
在信里,延河文学还许诺了给姜玉楼业内最顶尖的诗歌稿酬。
即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
基本稿酬更改现行的按行给付稿酬的政策,采用了按首支付基本稿酬。即,一首诗支付稿酬两百元。
印数稿酬=基本稿酬1千册数(不足千册按一千册计算)。
也就是说,姜玉楼在《延河》发表一首诗,如果《延河》印刷了一千册杂志,他除了有两百元的基本稿酬外,还有两元的印数稿酬,总计两百零二元。
在70年代末,国内能拿印数稿酬的少之又少,这个数字虽然不多,但却是一种荣誉。
这算是延河文学对他在诗歌领域的一种认可了,对他在文坛的名声有着正面影响。
于是,姜玉楼在回了几封信后,开始考虑写哪几首诗了。
当然,他要发表的话,还是会考虑网红诗的。
因为后世可以说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已经没有文盲存在了,能在中青年群体中产生影响的诗歌,本身就是精品中的精品。
放着精品不抄,他岂不是有什么大病。
只是,选谁的诗还需好好考量。
之前,他写的两首诗,《山木》的原作者是littlesen,起初发表在燕大的bbs,然后红遍网络。
《十诫诗》是以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一首情诗翻译版为基础,又由后世的网民几经增减,才有了他发表的最终版。
这两首诗都是探讨情的,可见,情之一字最为感人,也最受当下时代文学青年的欢迎。
而后世有一位诗人的作品恰好对情的探讨非常深刻,加上作品很有仓央嘉措诗歌的味道,其作品被误认为是仓央嘉措的作品。
这位作家就是当代女诗人扎西拉姆。
后世,冯大导演的电影《非诚勿扰2》捧红了一首小诗《见与不见》。
片中李香山的女儿在父亲临终前的人生告别会上送他的诗。它探讨了爱与生命两大主题,内敛而深情,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其作者一度被传为17世纪著名诗人仓央嘉措,其实原作正是扎西拉姆。
而《见或不见》的本名则是《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就这首诗了。”姜玉楼有了决定。
他决定写这首诗,除了意境深远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通俗易通。
现代诗一般都很直白,这首《见或不见》也不例外。
其实这就很好,诗歌本来就是用来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
比如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诗经》,便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再举一个例子,白居易每次写完诗,一定要询问一个老妇人说:“您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吗”
老妇人说能理解,他就记录下来,如果说不能理解,就重新修改,一定让老妇人理解之后,才罢休。
他的这种行为,正是体现了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学创作风格。
拿定主意后,姜玉楼在稿纸上写下了诗的名字《见或者不见》。
接着,回忆了一番内容,才一笔一划地用楷书写道:“你见或者不见……”
全文十七行,加上标点符号也不过三百零一个字。
一首三百余字的情诗要两百多块多吗?
不多,姜玉楼有信心,凭借他的这首诗,延河文学可以创造出超过百倍的利润。
等他写完后,已经是深夜了,宿舍里的小伙伴也早就入睡了。
“哈。”姜玉楼打了个哈欠。
伸了个懒腰后,洗漱关灯睡觉。
七点多的时候,卫国平被尿憋醒了。
这个点,大家还在熟睡中。
还没开学,睡得久也很正常。
卫国平也是昨天水喝多了,否则按照平常的惯例,他还躺在被窝里呼呼大睡呢。
他轻手轻脚的从上铺下来,不想打扰到姜玉楼的睡眠。
因为昨天睡的迟,卫国平是知道姜玉楼昨晚有多辛苦的。
有几十封信要看,还要回信,他光看都觉得头皮发麻。
放水后,他摸回了床边,此时,清晨太阳的光晕已经从窗户照射了进来。
顺着阳光的照射,他看到了床边桌子上那一沓信封以及……
一首诗?
是玉楼的新作品吗?
怀着好奇心,他拿起了写着诗名的稿纸。
“《见或不见》?”卫国平呢喃着念出了声。
打开看看?
下一刻,他心虚的看了眼依旧熟睡的姜玉楼。
没看到也就罢了,可既然让他看到了玉楼的新作,不让他看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卫国平双手颤抖地打开了手稿。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
整首诗并不长,而且简单易懂,依旧是爱情诗,还是那种风格。
读罢,卫国平已经痴了。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这最后一句,真的是写到他的心坎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