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伙食的爱恨情仇
记忆拉近的校园生活,犹如一幅折叠的画卷,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时光匆匆,岁月荏苒,一晃而过,已是多年。回忆往昔,那些温馨的时光,仿佛还在眼前。情深意长,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同窗共宴,情景交融。
学校的食堂,便如同我青春岁月中的作废的一幅画卷,也有鲜艳的色彩更有独特的线条,不过都成为了我永恒的记忆。
食堂的饭菜,尽管单一乏味,但在我的记忆中,却总是脱离了一份家的味道。
哦对了,
我们当时的脑海中还没有食堂这个词儿,我们管它叫伙房,里面帮忙做饭的叔叔阿姨被称作大师傅。
记得希望小学第一天,是班主任帮我们订饭。
那时候,我们真的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吃“几碗干饭”,因为在家里吃饭,父母当然是不在乎我们吃几斤几两的。
所以当问到能吃几斤的时候,我们大多数是一脸的懵逼。
有订2斤的,也有订二两的,还有半斤的,
我订了四两。
记得第一天的第一顿饭馒头,土豆炖牛肉。
菜嘛,当然是每人一份了,几斤几两主要说的是馒头。
班主任也不给任何指导,
两斤的也不提醒他根本吃不了,二两的也不嘱咐他根本吃不饱。
因为我们后来才知道,一般都是半斤,这也是一个正常孩子的定量。
在那个年代,又有几个家庭可以吃的上土豆炖牛肉呢,
所以真的香。
牛肉,如同江南的丝绒,滑过舌尖,留下的不仅是肉质的细腻,更是混杂着酱汁醇厚的甘甜。而土豆,一颗颗的黄金疙瘩,在这牛肉的汤水中游弋,吸饱了肉质的鲜美,糖份的甜与肉的咸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对当时记忆中美食的最好诠释。
当你吃完最后一口,那份余味仿佛还在你的舌尖上旋转,让人忍不住想去回味,去体验这份从舌尖暖到心头的满足。
这就是希望小学的第一顿美味土豆炖牛肉,虽然不是最后一顿。不过那是偶尔改善的,只要是有大人物去学校视察,我们总会跟着改善一顿,至于平时嘛,那就不敢苟同了。
第一顿之所以吃的这么好,是因为怕我们想家,毕竟大部分孩子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庭去住校,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总不能不上学吧。
晚上还会放电影,用彩电接vcd那种。记得第一个电影看的就是李连杰的《中南海保镖》,看的挺好,我们很快就学会了。
因为在宿舍里进行南北床对战的时候,那些动作都是被我们完美运用的。
当然只有男孩子才玩儿的这么野,
至于女生宿舍是什么样子,都玩儿什么,不得而知,
因为从来都没去过。
一个礼拜后,就算是步入正轨了,因为从伙房的伙食和大师傅的手艺就能看的出来。
菜永远是那种清汤寡水的白水煮土豆,偶尔可以发现几片肉,就如同发现新大陆一样。
馒头总是碱小的那种,干脆就没有发起来,用手一抓就成了一块,根本就是死面做的一样。
大师傅总是还没有等我们吃完就来到宿舍里,开始捡我们因为实在吃不下去而被迫浪费的剩菜剩饭,
因为学校里养着猪,当然每个大师傅的家里也养着猪,把这些剩菜剩饭捡回去正好孝敬猪。
至于这里面有没有故意的阴谋,不敢妄断。
但是在我们的心中总认为这就是伙房的阳谋。
学校里的包子还是值得回味的,虽然没有狗不理的薄皮儿大馅儿十八个褶儿,但是在我们当年的味蕾中也差不多少。
可能也是因为当年真的是没有几个家庭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包子吧。
希望小学的时候,改善伙食从来都是随意和没有征兆的,唯等到打饭的值日生回来才能知道。
当然伙食费就算是比较均等吧。
因为每个人都一样。
上了初中日子就不一样了,虽然说平日里的伙食也是清汤寡水煮不去皮的土豆,和死面馒头,但是每周的三、四、五下午的那一顿,是固定好了的。
周三和周五下午是包子,周四下午要么是糖花卷,要么就是油饼儿。
只要你愿意也可以多订,或者不订,随个人意愿。
如果一周伙食全部订满,那是需要将近十块钱和五斤粮票的。
是的,我们还在用粮票,
当然不是国家发的那种粮票,因为九十年代早就废除了,我们的粮票是学校发的。
我们每家把粮食拉到学校,然后学校论斤给你粮票。
后来因为很多人不愿意吃学校的伙食,总是偷着把粮票拿出去和外边的商店换方便面之类的,然后商店又拿着粮票找学校换粮,这种风气总是不好的。
再后来,干脆学校不发粮票到个人手里了,
记账。
什么时候后勤通知说你的粮用完了,你就从家里拉来就好。
学校里的包子,我吃着挺好吃的,所以我也偶尔的在周五下午的那一顿多订半斤,想着第二天周六放学可以回家,把包子拿给母亲和妹妹尝尝,
因为当时家里面其实也吃不到什么好吃的,我把伙食费拿走了,妹妹可能连块糖都买不起。
当然冬天最好,如果夏天定好的包子放一宿,然后再周六一上午,容易坏。
更何况,本来学校原来的肉就已经不是特别的新鲜了。
希望小学的时候因为太小,又是刚刚住校,胆子小。
到了初中的时候,大师傅依然会在我们没有吃完的时候就去捡扔掉的馒头,
所以我们故意的把剩下来馒头扔到床底下最深的角落,让他爬进去捡,然后等他捡出来后,告诉他,
“放下,我们也要等周六拿回去喂家里猪。”
这是一种抗议,更是一种宣泄,
用以表达对食堂伙食的不满。
当然这都是一些食堂里的小插曲,也是我们青春的乐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因为宿舍长或值日生分菜不公而引发的争吵,因为饭菜口味独特而引发的抱怨,都成为了我们青春的调味品。
到了高中,和其他的同学说起在初中的伙食时,才发现我们乡中学伙房里的大师傅还是比较仁慈那一种,因为其他乡里的学校,并不像我们中学那样还有包子吃,他们八百年不变的清水煮土豆,和同样碱小了的馒头依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深深的烙下了厌恶的痕迹。
这些小插曲,如今回忆起来,都让我们觉得既有趣又感慨。
回忆里的食堂,本来应该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却弥漫着太多的对抗和怨气。那些忙碌的食堂阿姨,那些因为饭菜不够好而向她们抱怨的同学,那些一边吃饭一边谈论八卦的日子,都成为了我们青春中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