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暴雨
半个月前的上午,两人把水果店交给店员杨芳和李刚打理后,就驱车往老家赶。郑市已经断断续续下了几天雨,因为南省这边每年7、8月份雨都会下得勤些,人们就都没在意。
两人开车上了郑台高速没多久,天空就像倒水似的往下倾泻。雨花噼里啪啦砸着挡风玻璃,丝毫没有要停的架势,雨刷都有些竭力地晃动着。
视野模糊的两人胆战心惊,李斌开着车的手不由得抓出了汗,直起腰集中精神看着前方的路。因为不是节假日,路上的车辆不算太多,即使这样,所有的车都行驶的很慢?
原本2个小时的高速车程,李斌硬生生开了3个小时才下了高速。一进入县城,雨势才稍微缓和了些。李斌稍微放松了些,张着泛白的嘴唇抱怨着:“这鬼天气,赶得真寸,都下了三个小时急雨了,怎么没有一点要停的架势?”
张瑞透过模糊的车窗看向路边,两边的下水入口水流汹涌,水流中还卷着树枝垃圾,流淌的并不顺畅,不一会儿汇成了一片河滩。
两人到家时,村里地势低洼的地方已经没过小腿了。李斌选择建房时,因为张瑞喜欢安静,所以选择了地势偏高的村边。房子东边就是村里的耕地,西边只有两户人家。院子里的水顺着排水口流进了街道排水沟,街道上的水纷纷流向东边的玉米地。
打开大门,两人冒着雨把准备给村里长辈的十几件看礼卸进了家,一年多没回来了,家里的灰尘也要打扫一下才能住人。张瑞赶紧去找了抹布、拖把认真打扫起来……
李斌则冒着雨开车去了镇上的超市,超市的工作人员正在冒雨清理下水道里的树枝垃圾。
因为雨太大,超市里人并不多,李斌往车上放了两袋10斤的大米,一袋20斤的面粉,一袋小米,两把挂面,又拿了两袋馒头,还有一些酱油醋盐酵母等调料,又买了些牛肉,猪肉,排骨。蔬菜水果都不太新鲜了,李斌挑了一些土豆、西红柿、黄瓜和几个苹果就去结账了。
等李斌买完东西回去时,张瑞已经把卧室整理好了。李斌赶紧进洗手间清洗了一下,换上了张瑞放在床上的一套干衣服就去厨房帮忙了。
等两人收拾完,天已经黑透了,雨势小了一些。煤气灶上煮着小米粥,两人默默无语地翻看着各自的手机,波音上都是关于南省的大雨视频、信息。
张瑞叹了口气,去盛粥了……两人草草吃过饭就上床休息了。
半夜一阵急雨打下,睡梦中的两人惊醒了,张瑞起床趴在窗台向外看,外面什么也看不清了,天地间被雨水蒙住了。
不多会,村里大队部的大喇叭喊起来:“所有村民注意了!所有村民注意了!晚上睡觉警醒些!雨势太大,房子不安全的,先转移到邻居家!地势低洼的村民往二楼上搬了啊……”
李斌早就起床了,走到客厅打开门向外看,院子里已经有脚脖子深的积水了。他转身去了西边放杂物的房间拿出抽水泵,抖开长长的水管,又拿出一套挖莲藕用的连体雨衣穿上,冒着大雨跑到院子里抽水了。
张瑞也睡不着,拿出手机一看,3点多了。看这形势,低处的村庄应该都淹了。这是啥年月啊,三年疫情刚过,这是又要发洪水了?
打开波音一条一条地翻看,受灾情况触目惊心……
隔壁新市和辉市的雨势更大,很多农村的居民已经把一楼的家具往二楼搬,二楼房屋被淹的,已经被救援队转移到学校的高楼层里了。
城市小区里,一楼和二楼的居民有的借住在高楼层的亲戚、邻居家,有的住进了宾馆,还有的就在高层的楼道里睡。
紧挨李斌他们村的东水村和西水村水位线一直在上升,两个老人因为担心猪场里的十几头猪,就骑着三轮车冒雨出去了,再也没有回去……
北山村的一个大型养牛场,因为地势低洼,现在只能看到房顶了,老板失联……
商市留村,两个留守儿童因为房屋漏水严重,在楼顶蒙盖塑料布时双双掉入水中,至今失联……
郑市洪水倒灌,地铁站被淹,整车480人被困地铁站内……
天亮以后,张瑞刚做好饭,李斌就进来了,疲惫地说:“妈打电话说,房子进水了,要和老二一家搬过来,让我去接他们。”
张瑞拧着眉不说话,李斌叹口气说:“我拒绝了,老二家有二楼,搬到二楼就行了,再不行搬到学校里。”
雨断断续续地下着,期间大队干部和救援队划着皮划艇送过两次物资:土豆、白菜、大米、面粉、矿泉水,面包……也多亏两人回家带的看礼多:什么牛奶、酸奶、奶粉、水果罐头、火腿肠……两人才没饿肚子。
张瑞和李斌没有皮划艇,只能呆在家里刷着视频了解外面的情况。整个手机平台都是推送关于灾情救助、捐款、捐物资的……
放在院子里的抽水泵一直往外抽着水,东边的井已经灌满了水,汩汩地往外冒,远处的玉米田已经看不到了……
第16天的时候,雨终于停了,许久不见的太阳升起来了……
第22天的时候,路上的积水都撤的差不多了,地势最低的东水村和西水村的洪水也逐渐撤出了村子,只有庄稼地里还有半米来深的积水,很多大人带着孩子在水里抓鱼……
两人也开始收拾东西,启程回郑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