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祖国助我成女帝 > 第130章 福星

第130章 福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两个月前,身处各地、各行各业的名师教授们被征召到首都。

    国家还给差旅费和课时费,自无不可。

    名师教授们本以为是给什么重要人物授课,可现实与他们所想的大相径庭。

    想当初,签了保密协议,知道具体的任务时,教授们是懵逼的。

    任务要求很奇怪,编录一些对他们来说很简单、很基础的教材和课程。

    更奇怪的还在后头,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教材编撰后,他们满头雾水地抱着各式各样的衣袍被推进换衣间,再由化妆师打扮。

    给教授们戴上假发套,有几个男性老教授还粘上了长及腰间的白胡子,好一派仙风道骨之姿。

    被推到镜头前的时候,整个人不自然极了。

    给谁看呀,要这样录?!

    这个问题自然不会问出口,教授们都是人精,签了保密协议的事儿,哪能乱打听,国家有什么要求,照办就是了。

    别说,教授们本来就底蕴深厚,气质极佳。

    扮上之后那仙气出尘的样子,真·神仙无疑!

    录制的课程,就是要传送给秦仪君去开专业学堂的。

    先前的几门课也是这样录的,剪辑后保存在定制的平板电脑里,只有播放视频的功能。

    秦家筛选出的近百名人才,正在弋江城秦家老宅旁专门买下的三进院子,还有城南庄里,用这些平板自学。

    对他们来说,是少主特意请了神仙,用仙术留下影画授给他们这些凡人学识!

    没有人会不珍惜这样的机会。

    如今的城南庄,已经具备农科院雏形。

    这些年秦家或换或买,陆陆续续把周边的地块都拿下并入庄子里,现在的城南庄占地面积已达到两百多亩。

    里面搭了大大小小的玻璃房,除了研究杂交水稻等高产粮食,还培育着几十种后世常见的瓜果蔬菜,为秦仪君登位后的“菜篮子”工程做准备。

    刘德江这些年沉迷于基础教育和扫盲,还带出了几个徒弟,刚开始觉得红薯丰收是做梦的康励就是其中之一。

    刘德江的徒弟们又散往各处,教人识字算数。

    年后统计了一番,南阳州里秦家所属的庄子,平均识字率为百分之三十。

    城南庄的识字率更是高达百分之八十,除了六岁以下的幼儿和四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几乎所有人都学会了三百常用字!

    在普通百姓会写几个字儿便能拿来夸耀的时代,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

    庄户们识文断字的好处也渐渐体现了出来,每种作物的种植要诀不再需要管事的一遍遍口述,领一本主家发的册子回去,照做便能种得收成满满。

    能写会算以后,许多庄户自觉成了“文化人”,开始讲起了礼义,说话间骂娘粗鄙之词都变少了。

    最开始还对“开民智”的做法存疑的秦峥嵘,终于理解了孙女儿口中的无知使人愚昧,文化提升素质。

    而且从一万个识字的人中挑出可堪培养的良材,可比从一百个中挑要容易得多!

    要不是秦仪君当初坚持要让庄子上的人习字,也挑不出近百个老师预备役来。

    秦仪君的人才储备计划顺利进行着,与此同时,女真反叛、契丹国乱的消息,以及秦仪君与靳承安大败契丹逃军,俘虏主帅耶律德谨的战报,终于送进了皇宫。

    先到京都的,是蒙鳌派出的驿卒。

    按道理这样的大功劳,都会抢着往京都送急报,好在皇帝面前邀功。

    而秦仪君说到底属于蒙鳌阵营的人,这种两军共立一大功的情况,各自呈上的战报都会有所偏向。

    一件事儿用不同的笔法写出来,差别还是很大的。

    靳老将军知道孙子做的“好事”后,嘱咐战报上原原本本写,不可有所偏颇。

    又特意晚了小半日才派出驿卒,好让蒙鳌那边的战报先行呈上。

    自家孙子得罪了人,做爷爷的还能怎么办,给他擦屁股呗!

    原本以靳家的地位和靳老将军的身份,不必对秦仪君如此小心。

    战功抢了就抢了,秦家不过是商户出身,能拿靳家如何?

    但经此一事,靳老将军意识到了秦家的不简单。

    靳承安麾下皆是他安排的精兵,但在围剿耶律德谨时,秦家侍卫才是主力,甚至无一阵亡。

    其战力竟强于他军中精兵!

    而且他当时向秦家买的药物粮食,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秦仪君轻松应下的样子,没有丝毫为难。

    皇帝知道,他数次夸赞的仁商秦家,财力雄厚、手眼通天,还有如此战力吗?

    将此事挂在心上的靳老将军,思虑了好几天,总觉得秦家不像表面上这样,只是个心怀家国的商户。

    “蒙,秦……”

    靳老将军口里喃喃着这两个姓氏,心中升起一丝念头,却又飞快闪过。

    应该只是凑巧吧?

    京都,隆庆后殿,两鬓斑白的建隆帝安睡榻上。

    “何事?皇上才睡了两刻钟。”

    佝偻着背尽显老态的于诤抬手拦住温小泉。

    他同皇上一起长大,比皇帝还大几岁,今年已满六十了,早年习武路子不对损了寿数,因此看上去格外苍老。

    看着义父浑浊的眼睛和干枯如鸡爪的手,温小泉在心中叹了口气。

    人上了年纪,不但外表会变,心思也会变啊。

    义父从前真拿他当亲儿子般看待,这几年像是格外不喜欢他在皇上面前露脸,另收了一个义子不说,还常找各种理由支开他。

    即使他作为隆庆后殿的首领太监,皇上在此处时他是应该随侍左右的。

    皇上也是,这些年精力愈发不济,晚间睡不安稳,午歇却越来越久,有时候要睡足一个时辰才会醒来。

    也不像以前那样勤政了,颇有些得过且过的意味,不像从前,即使被世家掣肘,也会尽力而为,心忧百姓。

    然而他只是一个太监,是没资格在朝政之事上说三道四的。

    温小泉按下杂乱的心绪,小声对于诤说:“义父,是蒙大将军那边的急报,好消息,生擒耶律德谨!”

    于诤闻言,面上一喜,忙接过他手里的战报,推门进屋走到榻边,轻轻唤道:“皇上,军情急报!”

    见没反应,又轻唤了几声,建隆帝才悠悠转醒。

    “何事?扶朕起来。”

    于诤连忙搀着手让建隆帝靠坐在床上。

    边扶边说:“皇上,是好消息,蒙大将军那边有捷报!”

    “哦?”

    建隆帝未睡醒便被叫了起来,此刻神情困顿,还没反应过来。

    换了玻璃窗后,每个窗户都装了帘子,皇上歇息时会把帘子放下来遮光,此时殿里光线十分昏暗。

    温小泉跟在后面,见皇上起来了,叫宫女去打水来,又动手把帘子掀开绑起来。

    帘子一拉开,春日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来,整个屋子顿时亮堂了,不必再点烛火。

    建隆帝在宫女的伺候下擦了脸,终于彻底清醒过来,坐在榻边打开急报一看,忽地站起来大笑出声。

    “哈哈哈哈哈,契丹乱了,还俘虏了主将!福惠那小丫头,真是朕的福星啊!”

    “恭喜皇上!想来蒙大将军不日便能击退蛮夷了!”

    于诤笑眯眯地立在一旁,心里却有些不舒服,话语间往蒙鳌头上扯。

    听这意思,皇上是觉得此次捷报和秦家那小丫头有关系。

    真是被秦家的谄媚给迷了心,这捷报明明是蒙大将军传来的,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在战场上能做什么?

    秦家擅钻营,时时讨好皇上,让皇上极看重福惠县主。

    又和他的义子温小泉来往过密,连带着皇上都越来越倚重温小泉了。

    这宫里的太监是分三六九等的,一旦他不是皇上面前最得脸的太监,日子可就没现在这般好过了。

    人都有自己的心思,温小泉如今看着是对他极孝顺,一旦越过他去,还会这般敬着他吗?

    于诤认为不会,所以想着暂且将温小泉摁下,又收了一个姓李的小太监做义子,试图制衡。

    不过那小子眼看着是个没本事的,不得皇上青眼,还从没近身服侍过。

    看来得想办法让小李子在皇上面前露露脸了,于诤想。

    温小泉听了建隆帝的话,则是心下微惊。

    这里面还有仪君的事儿?

    他接过急报时,只听说是擒获了耶律德谨,可没说福惠县主掺和其中啊!

    具体的情况,也就只有看了战报的皇上才知晓。

    “恭喜皇上!莫非此战还有福惠县主的功劳?”

    “没错,是那丫头在给靳老将军送马料的途中,和靳家小子路遇被女真人追杀的耶律德谨,当机立断上去奇袭,竟成了!”建隆帝语带笑意。

    和契丹西夏打了八年,没想到那两国竟同时乱了。

    秦家小丫头去捐粮草,捐了个契丹主将回来,喜从天降,是他的福星无疑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建隆帝感觉浑身舒畅,批了一下午的奏章都未觉疲累。

    用了晚饭后,建隆帝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外头又呈上一份加急战报,这次是靳老将军的。

    打开一看,两封战报的内容如出一辙。

    怎么,靳老将军这次不为他那孙子邀功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