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祖国助我成女帝 > 第48章 合同工

第48章 合同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没错,秦仪君想把城南庄作为实验田,打造成农科院雏形,里面的庄户,都将会以类似合同工的形式签订契约。

    所需最多的工种,是种地工,就是按照秦家的要求栽种培育各种作物。

    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男子,每月一两五钱银子,二十斤细粮、三十斤粗粮。

    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女子,每月一两银子,十五斤细粮、二十五斤粗粮。

    秦仪君很想同工同酬,但是受男女身体条件的制约,现下种地这种体力活注定男子要比女子出力更多。

    况且即使是女性种地工的工钱,也是丰厚的,足够养活两个人。

    说白了,只要符合条件签了契约,还是干原来种地的活儿,只不过不用再担心年景不好收成不佳,而是有了稳定收入。

    除了种地工,还有记录员、档案员等职位,食堂、仓库等地方也需要有人做事,开的工钱各不相同。

    “其余各个岗位的待遇都写在这里,等会儿管事会念给你们听。”秦峥嵘将一卷纸交给管事。

    “若愿意,所有人需得签三十年长契,且都必须习字。如果一年之内没能学会三百个常用字,契约解除,和不愿意签契的庄户一起,安排到其他的庄子上去,还是像以往一般赁地种粮即可。庄子里以后会设蒙学,签了契的人家,孩子可以免费进学。”

    秦峥嵘说完,留下或一脸懵逼或一脸兴奋的庄户们,与秦仪君和刘德江一起进了屋里喝茶,让管事在外解释。

    那三百个常用字的数量,是根据现代数据统计得到的,大约能覆盖任意一篇文本百分之七十的书面内容,用作日常记录书写完全够了。

    一年学300个字,一天连一个字都不到,成年人只要稍稍聪明用心些,都能达到这个要求。

    年纪小的孩子们有时间学更多知识,则是未来的研究员预备役,等孩子们这一代长成上岗,实验田才能真正变成农科院。

    而对于庄户和他们的孩子来说,秦家给他们提供的这些岗位和待遇,相比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种地、靠天吃饭的日子,已经是跨越一个小阶级了。

    百姓们都分得清好歹,等被团团围住的管事说干了口水,庄户们终于全然懂了,发出一阵阵欢呼。

    更是有那家里有孩子的,知道主家会请先生来给孩子启蒙,还不用他们自己出钱,硬是朝屋里磕了几个响头。

    请教书先生或送孩子去读书,不是这些佃户负担得起的。

    找个好主家赁地种田,等攒够了银钱自己买上几亩地去种,不必再赁田也不必再被主家抽成,一代一代将这些田地传下去,已经是佃户们最大的目标了。

    可现在只要当上了主家说的什么种地工,不但有丰厚的工钱,更是能让孩子去读书,这是天大的恩德!

    万一自家孩子争气,读出个童生秀才的,便能改换门庭,那自家就一步登天了!

    秦峥嵘知道庄户们会有这种想法,但不是他看不起庄户孩子,能做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且庄子里开设的蒙学真就只是启蒙,偏实用方向。要考功名得学四书五经,那就得另去学了。

    若真天赋极佳,秦家出钱让他去学去考又怎样?等考出来了,再过个几年十几年的,不还是得为仪君所用。

    秦家祖父,格局大着呢。

    刘德江啜了口茶,叹道:“这些庄户遇到秦家主这样的主家,真是三生有幸啊!”

    从九十月之后,弋江城里出现了红薯这种新吃食,听闻是神女转世的秦家少主发现的新粮食,亩产五千余斤。

    当时刘德江将信将疑,毕竟亩产五千斤的粮食闻所未闻,更别说神女转世这种噱头,秦家小姑娘确实格外聪慧而已,要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

    临近年关,朝堂派了仪仗来,封了秦家小姑娘做县主,甚至是当朝唯一一个赐食邑的县主,刘德江就知道关于红薯的传闻是真的。

    刚开始秦仪君跟他提来庄子上教书,他以为只是小姑娘自己心血来潮,没想到秦家是想下这么一盘棋。

    在刘德江眼里,秦家是因为发现新粮食,可造福万民,被圣上注意到了,想在这条路上走到底,把这个庄子当做所谓实验田种各种新奇作物,所以才请他来教庄户们习字,给孩子们启蒙。

    这也与那日县主说的,叫他们种地都看不懂册子对得上。

    无论如何,对那些庄户来说,都算是极好的运道了。

    “刘先生过誉,上课的时间就按仪君说过的来,只需教习字即可。只是年纪大些的庄户们学得可能比较慢,还请先生多费心了。”秦峥嵘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恕在下直言,收了如此高的束脩,怎么费心都不为过!”刘德江也是个爽快人,爱财爱得明明白白。

    束脩翻倍以后二十两银子一个月,还包一顿饭,这待遇他极为满意。

    不过他也是没办法,上有双亲,下有四个孩子,全靠他一个人在外教书挣些银钱。

    他父亲以前是个铁匠,为了供他读书,有段时间日夜赶工做活,坏了底子。母亲为了贴补家用也常挑灯做绣活,伤了眼睛,双亲如今都时常要喝些汤药。

    不想办法多多挣钱,是养不活这一大家子的。

    “刘先生方才也听到了,庄户们一年学会这三百字即可,要会写且通晓字义。孩子便照常开蒙,笔墨纸砚秦家皆会供足。”

    秦峥嵘交代完,外面传来管事喊着要大家伙排队的声音,看来已经说明白,要开始签契了。

    签下文书契约,对一些佃户来说其实是件有阴影的事情。

    很多人都是原本有田地,结果被一些无良士绅或威逼或哄骗着签下了卖地契书,失去了自己的田地沦为佃户。

    但对秦家、对秦仪君的信任让他们愿意签下这份契书。

    毕竟他们如今还有些价值的也就这一身血肉,若秦家要骗他们为奴,何必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一百多号人排出了长长的队伍,秦仪君见状,叫添了一套桌椅纸笔,亲自上阵写契书,正好趁机练字了。

    这契书是制式的,修改关键信息即可,于是秦仪君和管事两人中间摆着官府给的模板,拉开了架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