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恩怨情仇皆过往 > 第 31章 提出分家

第 31章 提出分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里条件越来越好了。

    爷爷奶奶一起努力,挣了不少钱,眼馋的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大伯母一个人在屋里想,用什么法子可以将爷爷奶奶的积蓄骗过来。

    经过一夜的苦思冥想,她有了鬼主意。

    第二天,天刚刚亮。

    大伯母将众人叫在一起,并叫了村干部过来,还有村里一些有履历的长者。

    村长闻言震惊,一脸的不可思议,“什么!你要分家,你想好了吗?子涵他媳妇,你昨晚是不是没睡好,开始说胡话了。”

    “娘,村长,还有各位叔叔伯伯,你们听我说。家里现在吃的、用的,都没有及时分清楚,各自用起来,谁家出力多都不清不楚的,眼看老三家是不是越来越有钱了,肯定是他们拿出来的少,占我家的东西多,才富起来的。”

    被她的虎狼之词吓到了,几位老人都觉得荒谬。

    其中一位长者,拍打着桌子,发出疑问。

    “子旭媳妇,你说你三弟家占你家便宜,可有根据啊!我可是听说家里大部分开销都是子旭家出的钱财,而且子旭有固定工资,他媳妇也有能力做东西变卖钱财。你家除了子涵有能力挣点钱,你好像没有收入吧!”

    大伯母见外人对家里事情摸得清清楚楚,支支吾吾半天,扭捏的说道,“伯伯,你是不知情啊,他们家挣得钱全花在自家孩子身上了,所以他根本拿不出其他的钱给家里置办东西,大家都同意我的请求吧!这样谁也不要占谁的便宜。”

    外人见她都这么说了,也不好说啥,只等老太太发话了。

    大伯母见老太太眉头紧锁,害怕自己婆婆拆台,说出不利于她计划的话语。

    于是,抢先一步做出动作,走到老太太身边,在老太太耳边说了半天悄悄话,说的老太太喜笑颜开,眉头渐渐的舒展了。

    老太太看着大家质疑的眼神,解释道,“各位辛苦你们过来一趟,为了我家这点小事情,麻烦诸位了。就听子旭媳妇的,听她的意见,分开过吧!”

    说完转头盯着我奶奶,眼神里没有刚刚那般柔情,问我奶奶赞不赞成。

    我奶奶看了看爷爷,“我都听子旭的,他同意我也同意,没有任何意见。”

    经过大家的调解和见证,大伯母如愿所偿。

    断官司的人前脚刚离开,她迫不及待的开始搬东西,什么好的桌子、柜子,和其他物品都往自己屋子里搬。

    当时家里院子超级大,于是为了公平起见,他们分了一半院子,我们家分了另一半。

    大伯母觉得外院地理位置更好,而且靠近巷子外边,有什么事情可以很快得到一手资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外院。

    晚上,大伯母向自家男人邀功,男人夸她聪明能干。

    在男人称赞下,大伯母上头了,更是觉得自己智商高,其他人都是二比,被自己耍的团团转。

    大伯母问自家男人,什么时候有时间,在院子中间砌墙,和老三家分开,不想让他们看见自家院子里的情况。

    大伯敷衍的回答,会加快速度的,尽早完成她的心愿。

    她听后高兴的很,结果失眠了,一晚上没睡着。但是这都不重要,因为终于有自己的家了,有独立的院子了,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按理来说,分家她啥也不是。摸着良心讲,她吃的用的全是我家的,离开爷爷奶奶的帮衬,她生活才不会过得顺风顺水的。

    但是这个女人聪明就聪明在,她在众人面前抢先说明她和子涵会扶养老太太,会尽心尽力伺候婆婆,生病了也会不离不弃,让老太太安度晚年。

    老太太见大媳妇态度诚恳,说的那么动听,被哄的一愣一愣的,高高兴兴答应了大伯母说的。

    这样一来,太奶奶的那部分财产和物品他们也霸占过去了,包括爷爷奶奶上交的工资也都拿走了。

    所以分家对大伯母百利而无一害,她既分到了一大半的院子,又得到了老太太的嫁妆和百宝箱,一时间,看上去年轻了好几岁。其他人看见了,都要夸几句她越活越年轻。

    大伯母以为分开住了,我们家情况会变糟糕,意想不到的是,我家越来越有钱,买的东西都是上好的。

    这些天老有媒婆上我家说亲。

    “你家二丫头年纪大了,该出嫁了,和她一样这么大的孩子们,都有孩子了。你们作为父母的应该上点心,为孩子的终身大事着想。”

    媒婆为了那点介绍费,苦口婆心的劝我爷爷奶奶。

    说什么夫家条件也挺好的,虽然那男的他爹是外地来的,但是在我们这边也呆了一段时间,大家可以先见见面。

    将男方夸上了天,小伙子能吃苦,踏实能干之类的。

    经不住媒婆小嘴劝说,我爷爷奶奶终于松口了,同意先见见面,考察一下再说。

    二姑姑也知道媒婆来家里的事情,充满了期待。毕竟和她一起的小伙伴早早嫁人了,她羡慕极了,一直在等家里人记起她,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这天终于盼来了。

    很快,双方家人吃过饭,见过面。二姑和那男的也偷偷看过对方了。在双方家长的支持下,没多久就结婚了。

    宴席当天,来了不少钱亲朋好友。大家见二姑姑婚事办的风光,家里给的嫁妆那么多。有羡慕的,有妒忌的,还有怨恨的。

    家里亲事刚办完,有人上门借钱,爷爷给借出去了。

    其他子女觉得不解,家里条件虽然好了,但也是爷爷奶奶辛辛苦苦劳作的结果。为啥白白借给他们,而且借了不一定会还。

    但是大人压根没有将孩子的话放在心上,他们还是自顾自的这样做。

    一传十,十传百的,好多人都知道了爷爷奶奶大方,有上门来借粮食、借粮票、借钱,各自借的人越来越多。

    和爷爷奶奶关系好的,关系一般,甚至关系不好的都借了点什么回去。

    关键他们心里清楚这些人有借无还,但是他俩觉得都是一个村的,借给他们无所谓,不还就不还。钱没有了自己再挣,东西没有了买,抱着这样的心态借出去了一批又一批。

    有更离谱的是,邻居家儿子结婚,他爸找我爷爷奶奶借了彩礼钱,借了吃席用的所有东西,相当于他儿子结婚花的用的,吃的穿的都是我们家的东西。

    关键这还不满足,邻居家三天两头过来借米面油,一会说调料没有了,一会又说借点布要给儿媳做衣服,总之能借的都借了个遍,借走了就没有东西的痕迹了。

    另一个邻居也一样,三天两头拿着米袋子来我家装半袋米,或者今天装了面,明天过来拿着油罐子装油。

    一个个嘴上说的好听,说是借,就是要,明晃晃的来乞讨。

    天天这样下去,爷爷奶奶也烦了。开始拒绝有些人了,见爷爷奶奶变了,开始道德绑架,强迫妥协。

    甚至有的人不达目的不罢休,赖在我家不走了。爷爷奶奶啥时候松口,他们啥时候走人。

    见其他人用的方法奏效,有的直接拿着包裹住在我家,吃我家的用我家的,狗皮膏药一样赶不走。

    没有办法,找村长爷爷帮忙,终于在村长和其他村干部的努力和施压下,这些人终于消停了。

    离得远的村民是安静了,但是近点的邻居还是没完没了的,吃的那些就算了,就连锄地用的工具也借过去,或者在家里没人时,进我家偷东西等。

    最后,家里人对他们的不要脸行为都习惯了,甚至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每次见到王婆、张婶她们,孩子们都问她们今天要什么,麻利的给她们找过来。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