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鬼灯笼
我明白她的意思,就赶紧对付了几口。
她站在瀑布洞口,活动着手脚筋骨,看的出她很紧张,我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她没有反抗,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跳下瀑布是死死活,只能听天由命!也许我们此生见到的最后一人,就是彼此。
我们不知道瀑布的落差,从瀑布口跳下去是很危险的事,因为谁也不敢保证,瀑布下的水潭究竟有多深,有没有暗流和水蛇,而且如果正下方有一块巨石,那我俩就相当于肉饼。
水的流速很快,我们跳下去的瞬间,会失去平衡,就像飓风中的一片树叶。人一旦慌张起来,大脑就会出现缺氧错觉,身体就会用大量吸气,来减缓颅内压力,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呛水死亡。
如果我们像失控的陀螺,被水流冲击崖璧上,那无异就是小葱拌豆腐。
我们站在瀑布口犹豫了很久,才终于下定决心。
跳出洞口的瞬间,仿佛有万匹战马践踏,那股巨大的水流压力,就像几十吨的打桩机,挤压着身体的每寸骨骼和内脏。
我失去了平衡,身体就像一只陀螺,在水流中高速旋转,那感觉就像用十倍速坐过山车,周围是处于“真空”的状态。
我们两个冲散了,感觉就像压在五行山下的孙猴子,连一丝动弹的力气都没有,那一刻我慌得差点尿了出来。
很快我就被水流裹挟着冲进水潭,身体下坠至四五米深的潭中,整个过程可能也就几秒钟,但感觉就像过了几万年,实在有够折磨。
很快我就踩水浮出水面,刺目的阳光,就像是几万瓦的探照灯,我眼前一黑,差点昏了过去。
我眯着眼往岸边游,就看见李莎已经爬上岸边,她站在树荫下,正在拧着长发上的水。
我找了两片树叶搭在眼窝,身体也累到了极限,像是一只脱力的死狗,死在岸边的泥里。
我缓了好长时间,就感觉有人踢我。
“走吧!太阳快要落山了!”
我实在不想动弹,但还是勉强撑了起来,有时候人的身体极限,确实能强大到难以想象。
我看着附近的山谷,很快就认出这是李家洼村附近,因为我和老王收货的时候,曾经路过过这里。
当时这里就是个小水坑,没想到,它变成了大水潭。
我想应该是最近山里雨量充沛,地下河暴涨的缘故。
我浑身都有些酸疼,躺着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一动弹起来,就疼的有些要命,我寻摸着找根棍子弄个拐杖。
“屁事真多!”
“砰”的一声响起。
一个黑色的大箱子,犹如一枚炮弹砸进了水潭里,溅起的水花能有七八米。
我好奇的看着那里,同时也看了看瀑布的顶端。
那箱子的分量很重,只有一个箱角浮在水面,怕是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彻底沉下潭底。
这箱子看着和老五当初描述的差不多。
我想瀑布的上游,连接着某座古墓的排水渠。
地下河暴涨倒灌进墓室,把箱子给冲了出来,然后这口箱子一路漂流,顺着河水一路向下,最后落到了这里。
李莎在一旁脱着鞋子,看来她是想捞上来看看。
这种事怎么能让女人来呢。
我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很快就拖着箱子,游回了岸边,那箱子很重,我俩费了很大的力气,才终于把它拖上岸。
箱子的制式很普遍,可以用来装银子,也可以装被褥嫁妆之类的,在古代属于家中必备。
箱口封着很厚的一层密蜡,铜锁是完整无损的,我看出那是唐朝常用的一种款式,不免有些好奇。
山里还有座唐墓?
箱面的黑漆保存完好,只有边缘位置,有轻微的磕碰痕迹,这箱子要是拿到市面上,肯定也能卖个好价。
我寻思着找两根细枝,在不破坏铜锁的前提下,把它打开。
“砰”的一声,铜锁应声落地。
李莎潇洒地把石块丢进水里,然后她就想去翻箱盖,但箱口封着很厚的密蜡,粘性十足,她打不开,然后就很生气的踹着。
我看的目瞪口呆,你是李逵吗?
我刚用树枝把密蜡清理干净,她就直接把我推到一边,一脚就把箱子踢开了。
箱里铺着一层干草,那蜡的保护作用很好,大部分的干草还是干的,她刚把表面的那层干草拨开。
“啧”她有些疑惑。
一张惨白的大脸,从干草里露了出来,眼神恶毒,他透过干草的缝隙,正往外窥探着。
我倒吸一口凉气。
李莎只是有些惊讶,但并不以为然,她继续拨着干草。
很快一张比例失调的死人巨脸,就完全浮了出来。
他的死人脸,还抹着很夸张的腮红。
像一个超大号的猴屁股。
那是张画在纸面的丑陋脸庞,我这才反应过来,怪不得箱口要用密蜡封着。
李莎翻起一个纸角,就把那张巨脸提了出来,一阵山风掠过,那张死人脸就往我身上扑。
我感觉有些恶心,就往一边去躲,刚抬腿就被绊倒了,摔了个狗吃屎。
“哈哈哈”李莎忍不住笑了起来,她的笑声很甜。
那是一个灯笼形状的物件,就像一个大号的纸袋子。
“鬼头灯笼,这是用来吓唬盗墓贼的,这些应该是备用品,还没有固定竹架。盗墓贼中了机关,这些人头灯笼就会引火上升,一来吓唬人,二来引燃墓顶火油。”
“哦”李莎小心翼翼地折着纸,看样子她是想要带走,“好东西!到时候我的殡仪馆,就可以搞个促销,烧一送一!”
“集齐十个灯笼,赠送一次铲骨灰体验!”她说的很认真。
我叹口气,还真是有点商业头脑。
那箱子大概装了几百张灯笼纸,铺的很瓷实,但根本没法带走。
这可是好东西,市面上根本就没有,不说别的,拿出去就直接能当孔明灯卖。
两人沿着满是杂草的山路前行,再次见到阳光的感觉,实在太舒服了。
我恨不得直接躺地上打滚,然后再学几声狗叫。
李家洼离东山不远,我们刚到公路边,就碰见老乡赶牛车进城卖木炭。
立秋了,这是要为过冬做准备。
那人看着七八十岁,眼睛炯炯有神,看着像是退伍老兵。
他抽着旱烟,口音很重,虽然没能和他沟通成功,但我们也搭上了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