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方 案
这天九点整,枫林卫视三十楼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台里上下所有高层都聚集在此,等待冯国梅书记宣布改革实施方案的征集情况。冯国梅神情严肃地翻阅文件,众人屏气凝神,一丝响动都没有。
过了良久,冯国梅开口道:“经过一周的征集,我们只收到了一份改革落地实施方案。”
众人哗然,又在意料之中。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心照不宣地摇头叹息。这块硬骨头,谁都不愿啃。
冯国梅道:“虽然只收到这一份方案,却涵盖我们改革中提到的各个方面,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它重新设计了电视台的人员架构,明确各个部门与岗位的职责,并力求打破原有的僵化体制。它调整了组织架构,优化工作流程,实现跨部门和跨项目的协同合作,它创新了运行机制,将业务进程数字化和系统化,不仅精简了环节,更实现了工作的高效精细化管理……”
“……在薪酬制度上,它取消了原有的无差异化工资,实现岗位与表现挂钩。新的考核机制立足业绩与贡献度,使得人人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下施展抱负……”
冯国梅滔滔不绝地介绍这份方案的具体内容。
“这份方案,在专业度与可操作性上,都达到了我们一直追求的高标准。”冯国梅最后总结道。
会议室里再度沸腾起来,大家深以为然,如果真能按照这个方案落地实施,枫林台定会如虎添翼,走出困境指日可待。
就在这时,冯国梅意味深长地看了众人一眼,停顿了几秒钟,她看向在座的各位,“我现在要公布的是,这份方案的作者,一个你们非常熟悉,也是我们台里最优秀的人才之一。”
众人面面相觑,墙上的钟滴答作响,谁也没有头绪,脸上尽是疑惑。
“这个人就是——裴语迟!”冯国梅声音中透着激动。
她的这番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呆住了,无数惊疑的目光投向冯国梅。紧接着哗然四起,有人带头拍手叫好。
副台长王福海听到是裴语迟提交的方案,顿时脸色一变。他想起上次在改革动员大会门口与裴语迟的寒暄,当时他根本没有把裴语迟放在眼里。没想到病假还没结束的裴语迟,不仅参加了改革会议,甚至还动了参与管理的心思,提交了这份重要的实施方案。
王福海脸上先是一滞,随即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记起之前所有的轻视和漠视,这会儿仿佛都打在了自己的脸上。王福海感到难堪极了,他万万没有想到,一直被他看轻的裴语迟,竟要成为这次改革中的关键人物。
王福海强打起精神,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但眼底的惊惧已然昭然若揭,不能再大意下去。他才30岁而已
他当然知道,改革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但如果真的被裴语迟撞对了方向,成功推动了改革,那对裴语迟而言,无疑是一次真正飞升的机会。
但很快,他又冷静下来,这些年改革已经说了不知多少次,至今还停留在纸面上,看来这小子低估了局里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以为凭一时热血就能改变现状。
王福海心里不禁冷笑,一边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周围其他人的表情,一边思索着,裴语迟怕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当初更有能力的人都无能为力,他一个外行人凭什么改变局面?
王福海摇摇头,年轻人血气方刚,总是这样,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就能改变世界。
简直是笑话!他悄悄抬手捋了捋发型,脸上浮起一丝得意地笑。
等他在这场博弈中撞得头破血流,给自己挖的大坑填不上的时候,倒是可以瞧瞧这不自量力的小子,要怎么在这场改革大戏中出丑!
想到裴语迟如此的不知深浅,必定是要栽跟头的,王福海甚至有点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期待。
……
而这份报告,展现出裴语迟对改革工作的深刻理解,的确是一次最有力的证明和推荐。
一个原本身处主持人岗位的非行政人员,愿意从光鲜的台前走到枯燥繁琐的幕后,去尝试一个改革者的角色,这股勇气在一众人面前顿时显得可圈可点。
裴语迟不畏权贵,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在许多只会低头认命的同僚面前,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众人都明白,改革之路荆棘重重,裴语迟的选择绝非易事。
这时,作为台长的顾长林,环视了大家的反应,片刻后,一抹会意的笑容在他的嘴角绽放开。
他拿出一份关于裴语迟的工作成绩,这是裴语迟入职枫林卫视以来所参与策划和主持的节目,大型活动汇总报告。
报告中详细列出了裴语迟在各项工作中的参与度与贡献度,以及这些节目和活动的收视数据和与以往数据的对比。
在场的其他领导看了这份详尽的报告后,都沉默不语,无话可说。裴语迟的工作成果和收视业绩,已经让所有人无从质疑,这个年轻人的才华与潜力,早已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尤其是收视数据的对比,更是让所有人瞠目结舌,裴语迟参与策划的节目和主持的活动,无一例外地取得了较以往更高的收视率,有的甚至还创下历史新高。
面对如此详实而令人信服的报告数据,其他领导们只能选择默然,并暗自思忖要提出质疑并非易事。毕竟,这样出色的工作业绩与过硬的专业能力,已充分证明裴语迟完全有资格和实力担当改革工作的重任。况且在当前形势下,谁又能拿出一份比这更优秀的方案,并有勇气挑起这项艰巨的任务。
大家深知,改革并非一朝一夕。这次改革的难度,就如同要给整个机构进行一次换血和重塑。
有这样一位精力充沛,具有魄力,不畏强权的年轻人来主导,或许,真能破釜沉舟,带领大家走出这场制度僵局。
台上,顾长林沉默地打量着台下。他看出众人的心思,
众人默契地避开他的目光。他们都在心里打着小算盘,如何在这场与既得利益者博弈的改革中取得平衡,最好大家都能度过难关。
顾长林看出裴语迟对改革工作的热忱与魄力,能提出这样翔实的报告,看问题如此清晰透彻,裴语迟无疑是此次改革执行的不二人选。
顾长林颔首,语气温和中透着坚定:“裴语迟的成长速度和工作能力令人难以忽视。他提出的改革方案不仅展现出高度和前瞻性,更体现了远大的抱负和全局性的思考。”
冯国梅补充道:“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提出如此详尽可行的方案,充分证明了他的专业能力和不懈努力。这样的努力应该得到重视和肯定。”
顾长林的表情庄重而肯定,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全场:“是时候让像裴语迟这样的年轻人来推动这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改革了。有人曾怀疑他三十岁是否太年轻,我曾经怀疑过,现在,显然年轻是他的优势。”
他突然停顿了一下,扫视全场道:“当年汉代名将霍去病,二十五岁就已经是骁勇善战的大将。尽管年轻,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才能无与伦比,堪比那些老将。”
他缓缓地继续说道:“年龄并不能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裴语迟今天所展现的才华与胆识已经彻底颠覆了对年轻人的成见。他带来的新鲜思维和充满活力的工作风格,将为我们的改革事业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让我们不再限制人才的发展,不再用年龄来拘束他们的澎湃激情与视野。”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在心里忐忑、激动又期待,台长的这番话,无疑昭示了改革的号角终于吹响,而裴语迟,很可能会成为这次改革的中流砥柱。
王福海依然难以置信地看向冯书记,又迅速转头盯着顾台长,想在两人的脸上找出哪怕一丝开玩笑的痕迹。
王福海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小小的主持人,怎么可能担任改革的执行者。
顾长林的话音刚落,会场静默了几秒钟。王福海这才意识到,自己竟有些出神。他慌忙调整坐姿,假装镇定地推了推眼镜。
王福海一直认为,再过两年自己就可以凭借时间和资历顺利接替即将退休的顾长林,坐到台长的位置。如今半路突然杀出个裴语迟,倘若这次改革他一展身手,必能得到上级赏识,这,对王福海未来的升迁无疑构成了巨大威胁。
至此,王福海心中更生出了隐隐不忿,假如被一个年轻后生夺去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机会,岂不是白白等待许多年。
王福海脸上还是得维持一副赞同的姿态,只是若有似无地表达几句意见,把自己的态度表现得稍微低调些。
“裴语迟同志的方案的确挺新颖,后生可畏啊!”王福海微笑着点头,“只是实施起来难度还是较大,需要我们这些老同志给予更多的指导。避免因为过于理想主义而走偏锋。改革还是需要稳扎稳打、按部就班,既不能离开现实基础,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工作中积累更丰富的经验,扎扎实实做事,这样才能让改革达到预期的效果。”
王福海的话显得很是温和,但是听得出来语气中有几分不信任与怀疑的味道。要知道,王福海在这个圈子里也算得上资历老道,他的意见自然也比较受重视。
顾长林微微皱了下眉头,他敏锐地察觉出王福海话语中的弦外之音。作为台长,他必须维护改革的正确方向,不能让王福海的消极态度影响大局。
就在这时,冯国梅机敏地开口道:“王副台长说得不错,改革确实需要扎扎实实地做事,但裴语迟同志提出的新思路也令人耳目一新。老同志们丰富的经验,配合上年轻同志们的活力,改革的效果想必更好。”
她的话化解了场上的微妙气氛,表明了她站在改革一边的立场。顾长林也颔首表示认同,王福海的脸上闪过一丝不甘,但也只能强打精神,把话题引向其他方面。
尽管王福海内心略有不快,但是台下的氛围却逐渐热烈起来。这场意外的“表扬大会”以一种自然流畅的方式,让这位年轻人终于有机会施展抱负,而大家也乐见于此,毕竟在这个圈子里,真正有才华与远见的青年并不多见,而裴语迟的出现似乎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最后,冯国梅书记提请领导班子进行投票表决,全票通过。
并宣布,经过台班子领导会议讨论,决定任命裴语迟担任公司全台改革方案实施工作委员会主任,并直接向顾长林台长汇报工作。
掌声再次响起,淹没了会场。
……
在家休假的裴语迟正在打坐……
小廖来到裴语迟家,兴奋地敲响了门。屋内静悄悄的,过了一会儿,门开了,裴语迟穿着宽松的棉麻素衣出现在门口。
小廖激动地说:“哥,您咋不接电话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台里通过咱们提交的方案了,并且决定由您担任实施工作委员会的主任,负责推进全台范围内的改革!”
裴语迟愣了几秒,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感到意外,他深吸一口气,微笑着对小廖说:“辛苦你了!这次你功不可没。”
“哥,你太淡定了吧,这个好消息你应该高兴一下的!”小廖有些不解。
“高兴也是一时的,真正重要的是后续的工作。”
裴语迟回到房间,坐下来,静静地闭上了眼睛。他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同时,他也感激自己的修行和冥想,它们帮助他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天蓝如洗,白云轻飘。一切似乎都在沉睡,然而藏在表象之下,万物蓄势待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