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流放后,我靠农学知识带娃基建 > 第62章 签订契约

第62章 签订契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四名工人对视一眼。

    已知道每日能赚五个铜板,让他们走是万万不可能的。

    拿人钱财,替人办事,苏娘子也没诓骗他们,这样的好差事,跟天上掉馅饼没区别,他们对契约没有异议。

    以大壮为首的汉子跃跃欲试想要签契约。

    苏溱便让他们进屋,拿出早准备好的契约,递给赵暮,“这是你们的赵管事,她说的话便是我的意思,你们万不可轻怠她。”

    苏溱这是要给赵暮立威,赵暮跟她不同,还没在人前显过眼,加之眉眼温温柔柔的,生得又淑气漂亮,旁人见到她的第一眼反应是好看漂亮,不会生出敬重的心。

    这跟赵暮天生养尊处优有关,苏溱昨日提点过赵暮,以后管事就要说一不二,要是工人坏了规矩,要罚就罚,要开就开,要将规矩做出来,他们才会认真办事,不会胡来。

    四个汉子和周二郎看到故意板着脸的赵暮,眼中都闪过惊艳,而后又看到几个孩子身后还有一个沉着脸的明锦,未施粉黛却同样好看的扎眼,纷纷惊叹苏溱家中的娘子竟都生得如此好看。

    “看什么?你们签了契约,你们在村子里也是这么看其他娘子的?”赵暮沉下声音,端的是一副美人含怒的模样,气质冷若冰霜,看上去唬人的紧。

    实际上赵暮是有些手脚发虚的,从前在东宫,她面对的都是些地位低下的宫女公公,现在管理的确是实打实的男子。

    要是他们不服管可如何是好?

    不能怯场,苏妹妹能游刃有余跟外头男人交谈,她也可以。

    赵暮暗暗咽了口口水,“我先同你们说说契约上的条例,那是你们要遵守的,当然契约不仅仅约束你们,也保证了你们的利益,例如第十二条,工坊要按时给你们发放薪资,若你们上工途中出现意外,工坊要给你们请大夫,付医药费用。”

    赵暮逐条逐条将契约上的条例讲述出来。

    一些基本的迟到早退,扣罚工资,工人们都能理解,甚至觉得工坊太仁慈,都给了每日五个铜板的高薪,上工懈怠,竟也只是扣扣薪资不是打骂。

    不过到后面,工人们听到违者次数太多,或者故意挑事,被开除后要上黑名单,今后不仅不能再进工坊,连豆腐坊也不收他们豆腐皮了,若是情况严重,工坊还会拿上契约上县衙要求赔偿。

    工人们心有戚戚,死死记着只要签了契约,得踏实干活,还得把嘴巴牢牢闭上,就是说梦话也不能说他们在工坊干活的事情。

    契约的后面部分,就是工坊对工人的义务和保护,这让工人们听得心头火热,尤其是若是受伤,工坊不仅出钱请大夫,他们修养还每日可以拿基本薪资,即便是身子坏了残了,工坊还会看情况拿钱赔偿,不让他们吃亏。

    工人们见识不多,但不是不知道外头一些跟着老师傅做事的学徒,每日被人当牛马差遣,还不给吃饱饭。

    不仅如此,那些师傅只是要个省事的劳力,还不会尽心教你手艺,跟在老师傅身边,能学到多少全看你能偷多少手艺。

    若是一不小心残了病了,那更是直接通知其家人将他拉回去。

    这样的事,他们听老一辈人说过不少。

    可苏娘子这个工坊,竟这么看重他们的身子。

    工人们恨不得现在就按手印,发誓效忠苏溱。

    “咳咳——”苏溱轻咳两声,给赵暮使了一个眼色。

    赵暮心领神会,压低声音,“我叫到名字的过来按手印,其余人不要吵闹,你们的籍贯,家庭情况,住址都报给我,我需要记录,若是有个什么急事,也方便找你。”

    闻言,包括周二郎在内的工人都乖乖噤声,等着赵暮一个一个点名,配合朱里正落实工人情况,编订成册。

    朱里正从未见过这样招工的,复杂又有序,却格外妥帖,挑不出错。

    等字都签完了,苏溱单独叫来周二郎,同他说了基本的薪资,还有工作方向。

    周二郎毕竟年幼,让他去撞榨油机也没多少力气,苏溱还怕把少年给累坏了,她给周二郎开每日三个铜板的薪资,暂时先跟她跑腿练练口才和见人对事的反应,将来可以让周二郎往业务方面发展,工资也会跟他的业绩挂钩。

    最主要的是,周二郎这人有牵挂,孝顺,还有点敢拼搏的创性,年纪又小,很好塑造。

    苏溱不介意带一带他。

    周二郎听得一知半解,只知道苏娘子让他干的活跟那四个青壮汉子不同。

    契约一份一份签好,苏溱才跟他们细细讲了工坊制作豆油一事,告诉他们负责的岗位还有榨油的基本流程。

    工人们听得吸气,苏溱却不再多说了,她带着工人们到院子围墙外头,绕着小村的平地走了一圈。

    “这些时日,我要围着山脚建一道半丈高的围墙,避免有人进来,需要你们多出一些力,在这围墙内,我会造一个宿舍,供你们吃住。”

    苏溱又指指土墙围起的院子:“今日挖井师傅回来,你们先跟他一起挖井,我屋子里头要起个土灶。”

    “土灶?”工人们听得云里雾里,土灶是什么?

    自打苏溱有记忆起,爷爷都是烧火在土灶做饭,一个水泥砌的灶头,外头还贴着白色的瓷砖,灶头能放两口铁锅,铁锅下面是两个烧火的灶膛,平时一个铁锅做饭,一个铁锅烧菜。

    那饭菜滋味有着柴火的气味,比起她念初中后,父母用燃气煮饭香多了。

    在苏溱眼中最合理的,还是土灶上头还凸起了一个部位,拿开盖子灌入水,煮一顿饭,可以烧开好几次热水。

    冬日里拿来洗脸泡脚最舒服不过了。

    这个时代苏溱还没见过这样的土灶头,或许其他繁华地区早有了这样土灶,但李翠花家每日煮饭,还只是在屋中围了一个空间,将陶锅悬空吊起,下面垫几块耐火的石头粗糙得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