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即宇宙 > 第28章 夏九渊的老家

第28章 夏九渊的老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9月7日 周四 天气晴,今天是夏九渊回老家的日子,心情格外的好,他没跟家里人说,他想给他们一个惊喜,前几年为生活奔波,挣碎银几两,一年基本上就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一下老家,每次回去也待不了几天就要走,哪像现在,想什么时候回就什么时候回,想在家待几天,就在家待几天,而且,可以给家人买以前不敢买的礼物了。那夏九渊都给家人准备了什么礼物呢?

    1)给妹妹准备的是花为三件套: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手机是大前天抢的花为最新款手机,当时只买到了三部,打算爸妈妹妹各一部,夏九渊自己还没有,没关系,自己后面再买。

    2)给老爸买一辆车,回家后再带他到市里,喜欢什么车,随便选,哦,对了,他还不会开车,不会开车,学吗,反正,夏九渊知道老爸喜欢车,要不然也不会对各种汽车如数家珍。

    3)给老妈买了些首饰,在机场临时买的,原本是想回去把老家的房子修一下,或者扒掉重建,当作送给妈妈的礼物,因为夏九渊知道妈妈一生要强,邻居的房子越修越好,而自己家的房子还几乎跟十年前一样,让她心里难受,但在飞机上,夏九渊觉得这样不妥,凭什么一家子的人,大家共同住的房子,把房子修好,作为礼物,算到了妈妈的头上,当然,对正常人来说,这已经算是莫大的礼物了,但夏九渊现在不是正常人不是,于是,他想起要买些实物作为礼物,下飞机后,在机场店找了家珠宝首饰店,凭自己审美,买了几十万的首饰。

    4)给奶奶的礼物,对的,夏九渊的至亲中还有一位奶奶,今天已经79岁了,听力有点下降,夏九渊买了一副比之前更好的助听器,奶奶现在其实对物质没什么追求,最想要的是想抱曾孙,这个目前夏九渊还无能为力,只能把自己当礼物了,自己这个孙子多在她老人家眼前晃几天,她就会很开心的。

    夏九渊的老家是闽省省会城市胡州市,但更具体的说是胡州市下属的一个县——永泰县下面的大洋镇珠洋村,这是一个龙夏国非常奇特的地方,将来也意义重大,有必要说说。

    先说闽省,闽省是龙夏国的沿海省份,龙夏国地势从西到东,呈三级阶梯,海拔高度原本是从高原到平原依次递减的,沿海属于第三集阶梯,原本应该是平原的,或至少应该绝大部分是平原,但闽省全省几乎都是山地,只有零星的几小块平原,所以导致闽省的森林覆盖率是全国最高的,达到了66,而且这边地处亚热带,水光热条件好,森林中各种动植物种类无比丰富,还造就了一条神奇的河——闽江,这条河长度只有五百多千米,只有黄河的十分之一,但年径流量却是黄河的八倍,得以于高森林覆盖率,这条大河的水常年基本上是清澈见底的。

    由于山多,地形阻隔,战乱年代,这里是躲避战祸的绝佳之地,但和平年代,由于山多地就少(少到什么程度呢,某中原人口大省,一人能分几亩地,而这里几人只能分一亩地),光靠种地可以勉强活,但活不好,又逼出了这个省份的人两个特点:

    1)好移民海外,据统计全球华人来自闽省的有1600多万人,位列第二,第一的是粤省的2000多万,但要知道整个闽省现在的人口才四千多万,而粤省是一亿多人,所以论比例闽省是最高的。

    2)擅经商。闽商有个特点,地域性特别强,就是一个地方一旦某个人某个生意做得特别好,先是他身边的人都跟着做这个生意,最后往往会演变成一整个地区都极为擅长做某一种类型的生意。

    另外,闽省跟还未收复的台省隔海相望,一段时间以来,属于战备前线,故在经济上缺乏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倾斜,但近年来随着国力的提升,龙夏国在处理台省问题上越来越游刃有余,战备前线的概念已没有存在的必要,给与了闽省政策上必要的支持,闽省经济从一度在沿海各省份中相对落后的状态,奋起直追,已经后来居上,论人均gdp已是龙夏国第二了,仅次于江省。

    再说胡州,胡州就位于上面说的龙夏国奇河闽江的下游,闽江从山里流出来之后,在山脚的地方冲出了一块百多平方公里的冲积扇平原,城就建在冲积扇平原上。

    闽江穿城而过,此城的江景房别具一格,比如上沪的江景房看到的黄浦江江水是黄的不说,因为地势太平,你完全感觉不出水的流动,但这里不同,这里哪怕已经可以说是冲积扇平原了,但倾斜度还是大的,你能看见河水的汹涌流动,楼层低的,还能听见哗哗的流水声。

    胡州虽是闽省的省会城市,但对龙夏国很多人来说,该省论知名度是最早的沿海对外开发城市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夏市,更为知名,论经济在闽南的泉市长期独占鳌头,除此之外,近年来闽北的宁市,因为出了一家世界级的企业——宁都时代,在这家市值万亿的世界新能源电池之王的吸附之下,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车落户宁市,宁市的gdp如同坐了火箭,已经彪到第二名,将来还大有超过泉市的可能,所以现在胡州在闽省的gdp排名位列第三,知名度虽没有明确的排名,但估计是第四,因为网上有视频博主在一个街头采访中问路人,请问闽省的省会城市是哪个,很多人的第一回答是夏市,其次是泉市或宁市。

    龙夏国也有弱省会省份,但再弱,该省会城市在该省综合排名榜眼的位置还是能拿到的,而胡州在闽省都快要被挤出三甲了,小弟混得比大哥好,也不知道是该尴尬还是该骄傲。

    胡州人口850万,面积12万平方公里,下辖五区八县,夏九渊的老家就是胡州下面最穷的一个县——永泰县,夏九渊在老家上学那会儿,这里是胡州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县,现在哪怕脱了贫困县的帽子,也依然是最穷的,原因是这里的山真的是太多太高了,闽省的森林覆盖率是66,而永泰县的森林覆盖了更是达到了768,因为这里到处都是山,永泰穷就是穷在了哪怕想发展工业,都找不到一块交通又方便,又有大块平整土地的地方建工厂的厂房,长久以来永泰最大的商品是绿茶,大片的茶山隐匿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中,呼吸着山野的灵气,茶叶是好茶叶,但苦于本地没有加工厂,茶农只低价卖茶青,然后这些优质绿茶被人收购运往外地的茶厂再加工。

    这说的是以前,现在比以前好,不是永泰的工业发展起来了,而是随着一条高铁线路从永泰过境,并设了站点,永泰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山多山高的地方,多风景奇美之地,永泰被称为胡州的后花园,那真不是白叫,各景区陆续被游客冠以小武夷、小庐山等称呼。现在永泰的经济有点起色了,但夏九渊的老家,也就是永泰县再下面的大洋镇并没有太大起色,因为从县里的高铁站出来,还需要在盘山公路中绕行30公里才能到达大洋镇,大洋镇倒不是没有景点可看了,但是相比于其他景点这里又略微远了些,对于主要是坐高铁来的游客来说,再愿意打车30公里去看某个景点的毕竟是少数。

    所以,夏九渊的老家,他的村所在的那个镇是胡州市下面的最穷县下面的一个特别穷的镇,有多穷用人均gdp能最直观体现,2022年胡州市的人均gdp是15万人民币/人(同期全国人均gdp是9万人民币/人,注意这是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综合后的 ),永泰县的人均gdp是12万人民币/人,而大洋镇的人均gdp只有5万人民币/人。

    接下来又要说夏九渊的老家这个大洋镇奇怪的地方了,大洋镇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38万人,先说地理上的,大洋镇位于横贯永泰县的戴云山脉的中段,该山脉的最高峰,海拔2558米的戴云山就在大洋镇辖区内,一条大樟溪发源于此山脉,一路欢跳最后汇入闽江。

    大洋镇38万的人口分散的居住在戴云山山脚的山间谷底之中,如果让夏九渊一句话形容他的这个镇级别的老家,那就是世外桃源,只不过此桃花渊隔绝外地的不是什么狭小的山洞,而是崎岖的山路,大洋镇镇政府所在地海拔是1300多米,而永泰县县政府所在地海拔是300多米,两地在卫星地图上看直线距离不过八公里多一点,但通过盘山公路硬是绕成了30公里,其中中间20公里的路段,坡度之陡,弯道之多,转弯之急号称中国的“秋名山”。这一段公路双向两车道,贴着石壁修建的,一边是石壁,一边是悬崖,刚学开车没多久的人,根本就不敢开,但是,其实只要开过了这段险峻之路,仿佛上到了一个高原,路虽然还弯弯绕(因为有很多山包),但总体是平的了,然后再开个五公里,突然眼前的视野豁然开朗,那就是到了大洋镇的镇政府所在的大洋街所在的地方了,这是一片开阔的小山间谷地。

    再说经济上的奇怪,按说人均gdp只有5万人民币/人的地方,应该是很穷,经济凋敝才对,但是你在这里压根不会有这种感觉,这里的物价堪比一线城市,别人在大城市挣钱回老家觉得钱都变大了,花着很爽,但夏九渊回家却没有这种感觉,记得去年同样的一碗粉,夏九渊在苏城吃只要15元,而老家那里却要20元,夏九渊以为是过年期间,从外地回来的人多,这个店家才涨价,结果边上一个一直在这吃的食客说,他们家一直这个价格。更能反应物价的是房价,一个人口四万不到的小镇,房价竟然破万了,均价一万八百多,而龙夏大大小小的六百多个城市中也只有72个城市的房价均价破万,这四万人口小镇把大量的百万人口城市摔在了身后,而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个小镇其实并不穷,而是富着呢。

    5万的人均gdp其实是留在本地的中老年人创造的数据,这个镇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了,而且他们在外面赚的还不少,每当过年之时,镇上出现大量的外地牌照的豪车就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过年期间由于车太多,道路拥堵严重,这个小镇还为此修了个二环路。而且这些开豪车的80的人从事同一行业——建筑业,永泰县被称为建筑之乡,整个县的人,以前所谓的外出打工,就是到建筑工地里打工,20年前这个行业又苦又累,但乘了龙夏国房地产崛起的东风,曾经那些又能吃苦,头脑又活络的人,绝大部分从建筑工地的小工做起,一路升级,差的做到组长、包工头,一年赚几十或几百万,好的直接升级为了地产开发商。

    所以,夏九渊的同学中,也出现了一个奇观的现象,从平均收入来说,收入最高的是那些初中毕业,没再念书就下工地的,其次是高中毕业没大学可上下工地的,最差的反而是上了大学的,上了大学就不肯下工地了,而且,哪怕愿意下工地,也已经有些晚了——建筑行业的红利快到头了。

    所以,有这些青壮年在外地大把赚钱往家里寄,家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那可不是有大把钱花,所以,大洋的物价出现了“畸形”地高,有人咂舌的称之为“小香港”。

    但是,夏九渊的家境在大洋就有点一言难尽了,其实,也没什么一言难尽的,总结起来就一个字:穷,是真的穷。在别人干工地的时候,夏九渊的老爸到北方挖煤去了,挖了几年得了尘肺病,干不了重体力活了,回老家开了一家书店,书店开好了,大家娱乐方式多起来了,原来就不怎么看书的人,就更不看书了,现在书店主要靠卖学生教材勉强维生。这说的是夏九渊为什么没有一个有钱的爸爸,而夏九渊这头呢,又因为书念得太好,没有赶上初中毕业就下工地的春风,也没有吃上高中下工地的最后一波红利,而是上大学去了,四年大学上完,这夏九渊是有些经商的头脑的,一开始刚餐饮也是干得有声有色,眼看以后也可以开豪车回家过年了,然后遇到了三年疫情。

    总之,夏九渊在这次回家之前,他的家人们是生活在一个森林覆盖率很高的沿海省份,曾经发展不咋样,现在发展还可以,但却在省内排名有点尴尬的省会城市下面最穷的那个县下面的一个看着穷但又很富的镇上,之所以要如此详细的介绍夏九渊的老家,因为在夏九渊被西瓜皮砸晕的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在未来这个四万人不到的小镇,在短短几年之内会成为一座几百万人居住的高科技城市,是龙夏的硅谷,是世界的“山巅之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