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营造一个圩市的设想
庞丽萍(安大嫂)和路凤英(和嫂子)同志的担忧是多余的。
身为小卖部经理的滕祥秋同志焉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放心,我们的滕祥秋同志是一位修炼者,境界可是达到了练气四层哦,修炼的又是五行功法,一些粗浅的小法术还是能施展的。
仓库和门市他都布置了恒温结界。
放在结界里的货物保鲜期可是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虽然不及空间院子的倒座房仓库,但短期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霉变和毁损的。
况且,仓库与货架上的货物看似很多,但只要小卖部的名声传出去,在这个物资短缺的年代,很快便会有人上门来将它们买空。
这点,滕祥秋还是很自信的。
在这个卖方市场的年代,有资源,都不需要上门推销,求买的人海了去了。
说不定,不几天,大队后勤科都会来留守处调物资呢。
大队部的职工与家属可是有上千人,而且地质队与其他行业比起来,可是高工资人群,那消费能力,可不是一般单位能比的。
小卖部第一天开业,在尖背山这个山旮旯里自然显得冷清。
留守处才几个人啊?
又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请人来观礼。
留守处包括单身户现在增加到8户人。
后勤科下放(凌智明他认为胖科长丁叮晓就是针对他,他认为自己来尖背山留守处看仓库,就是下放)的职工叫凌智明。
当时不甘不愿地来尖背山,只他一人来此,家属留守在城里的队部,不愿意搬来。
得知小卖部食堂可以向留守处职工家属平价开放,而且不收粮票,另外还可以凭全家人的粮本定量不收票供应同等定量的粮食或副食品,这么好的福利,他可不想放弃,连夜就将在队部的家搬到尖背山留守处来了。
有便宜不占不是王八蛋不是?
他家是四口之家,父母在农村,没有在一起。
家里自己和老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男孩5岁,女孩3岁。
尖背山留守处人口从26人增加到29人。
诺大的一个原部队医院所在,才住29人,人口显得太少了点。
滕祥秋暗暗地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一些盘算。
凌智明的老婆叫霍小田,24岁,1米7几的个子,又黑又瘦,苗条有型,模样倒是标志,只是营养不良,养好也是美女一枚。
与凌智明结婚后,随队农转了非,是专职家庭妇女。
后勤科偶尔有些活需要临时请人干时,都是叫的队上家属。
她有时也就在队上打些零工,补贴些家用。
由于凌智明工作吊儿啷当,又不服丁叮晓管教,常与丁叮晓顶撞,因此,后勤科有临时的活计时,丁叮晓故意不安排或少安排他的家属干,矛盾就越闹越深。
这次发派到留守处看仓库,他对丁叮晓是很愤怒的,认为这是丁叮晓对他的打击报复,实际上也的确是,丁叮晓就是将他发配到尖背山留守处看仓库。
但让凌智明没有想到,他一到留守处就遇上滕祥秋要办小卖部,而且在尖背山留守处的职工家属能够享受到一份好福利,于是连夜就将家从城里搬到尖背山来了。
不仅如此,好事还接着有呢!
滕祥秋见留守处又搬来一家,其他家的家属都安排进了小卖部,凌智明的家属当然也不能区别对待,于是和郝大奔商量了一下,把他老婆霍小田也安排进小卖部做售货员。
在滕祥秋的计划里,售货员相当于销售人员,只要勤快,多多益善。
因为,他接下来的计划不仅仅是搞好一个小小的小卖部,他是想要充分利用遥夏公社甚至青梁县农村的错开的圩市优势,在尖背山这里也营造出一个圩市来。
这里每一个人口比较多的生产大队,每10天都会有一个赶圩天。
(或者农村的农民,认为城里的工人都有星期天,他们农民自然也要个休息日,圩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就是农民的休息日,非双抢期间,10天休息一天不过分吧?)
的确,圩日这天,生产大队非双抢期间,大队干部一般不强制安排社员上工。
大家想买些什么东西或卖些农产品,可以去圩上解决。
农村圩日,一般人口多的生产大队可以单独安排一天做圩日。
人口少的或相对集中的几个自然村,也可以合起来定一天为赶圩日。
一般的圩日是每十天一个。
但每处的圩日一般不安排在一天,有的地方安排农历逢三、有的安排农历逢六,有的安排农历逢九,一四七,二五六,三六九,都有。
从一个县来看,几乎天天都有圩天。
所以滕祥秋也想学着当地的供销社,在赶圩日的时候,到圩上去摆个摊,借口也很好听,为农民伯伯服务,说得正式一点,就是为人民服务。
真正的目的就是借着圩日这个自由贸易的机会,把他空间里生产的货物和变异手机1分购平台上买的适合这个时代特点的商品卖出去,既赚了巨额的差价,又丰富了这个时代老百姓的生活。
为人民服务,还真不是一句漂亮的宣传语,而是含金量很高的行动。
对于一个修炼者来说,这应该算是修阴功吧?
当然,顺带着把尖背山留守处小卖部的牌子打出去,让世人知道这里可以买到他们所需要的生产材料与生活物资,吸引老百姓来这里购物,引来人流,渐渐地在这里营造出一个集市来,甚至造一个市场出来。
所以小卖部不怕售货员多,而且现在小卖部有一辆中吉普,流动摆摊很有优势。
这计划似乎有些大,难度也不是一般的高。
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路远行则将至,事难做则必成。
何况他还是个挂逼,两世加在一起有上百年的人生经验,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有句名言说得好,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地上便有了现在的路。
同样的道理,尖背山本来也没有圩日,来这里买东西的人多了,这里自然便会有圩日的热闹与繁荣。
市场是不是这样形成的,他不知道,但他知道后世,只要一个小区居住的人够多,附近没几天肯定会围绕着小区出现各种小市场和商店。
留守处这里的房子这么多,不缺仓库与门店,有机会把通往山下的沙土路好好修一下,有资源,引流不成问题,把这里建成一个不错的物流之地,还是很有可能的。
那怕某一天,政策不允许了,这里也可建个黑市。
扯远了,他一个萌新修炼者,顾忌那么多干什么?
朝着目标干就是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就是了。
树挪死,人挪活,遇事变则通了。
考虑得太远,事就不要做了。
开业的第一天,营业额就是留守处的家属买的饭菜票,食堂卖出去的饭菜,门市部日用品,家属们买了一些,但量都不大,因为是在家门口吧,随时都可买到,家属们便不像往常赶圩一样,遇到好东西,恨不得花光所有的积蓄,全囤了下来。
所以营业额不算大,但总算是开张了。
不多,不多,也有百来块钱,小卖部的账上终于有了进项,开局不错,出纳员贾蕙博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毕竟她手上真的有钱管了。
第二天是一个星期天,恰好是遥夏公社所在地遥夏镇的圩日。
这是个出摊的好机会。
滕祥秋一早让茅建新与贾蕙博好好准备,从仓库中提了两百斤大米、一些日用百货和一些糖果、饼干、麦乳精、水果罐头、烟酒等装上车,中吉普的运量有限,各种商品都尽量带上一点,看看市场反映怎样,如果销路好,还可接受预定,让客户来尖背山提贷。
货物装好后,滕祥秋让茅建新开车,带上贾蕙博、霍小田,出发去遥夏镇试水练摊。
车还没发动,穆钰玲(小妮)喊着“姐夫姐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喊着要跟着滕祥秋去镇上玩,她长这么大,还没有去过镇上呢!
小丫头自跟姐姐来到滕祥秋家,有些粘滕祥秋啊。
腾祥秋也没有多想,便把她拉上中吉普,坐在自己身边,小孩子,让她出去多见见世面也好,成天窝在一个小地方,格局太小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小丫头初长成,跟她姐姐一样漂亮,穿的虽然是旧衣服,但却没有补丁,而且整洁朴素。
滕祥秋当然有能力让穆家姐妹穿上新衣服,但那样子太打眼了。
1分购平台上,有那1分购一大捆的旧服装。
这些旧服装,平台上的信息说的是某平行空间的慈善机构募捐给贫困地区贫困户的,因为一些人的不作为,导致大量的捐赠堆在某个仓库角落里发霉变质,成了老鼠窝。
1分购平台将其收集,利用平台空间,将它们发往其他平行空间,使其物有所用,以圆捐赠人的善义。
滕祥秋花了1分钱购得一大捆,让她们姐妹挑选适合他们穿的,重新浆洗消毒(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这些服装平台收集上架时就做过消毒防疫处理),有破损的,拆了,做成袼褙,纳成鞋底子,自己做新鞋。
从1分购给姐妹买旧衣服,也给了滕祥秋一个启发。
遇到适当的机会和场合,他也可以向现实中贫困户捐赠一些这样的1分购旧衣裳。
唉,要做和想做的事还真是太多了,这样会不会影响自己的修炼呢?
自己做的这些算不算蝇营狗苟?
滕祥秋眉头皱了皱,有些把握不住。
在线等,急呀!
小丫头见滕祥秋没有嫌弃自己,非常高兴,姐夫真好,于是朝滕祥秋身边挨了挨,滕祥秋爱抚地摸了摸小丫头的头发,叮嘱道:“坐稳了!”
茅建新发动中吉普,将车开了出去。
茅建新开车还算稳,下山的沙土路,路况并不好,但茅建新很会选路,中吉普并不会很跳。
小丫头仰着头看滕祥秋,看着看着,突然问道:“姐夫,要是我姐和你结婚了,我应该叫你什么?”
小丫头天真的问话,惹得车上的贾蕙博、霍小田格格格地笑了起来,茅建新也强忍着没有笑出声来,但也影响了他没有把好方向盘,中吉普从一个坑里跳了一下,把车上的人和物巅得差点散了架,吓得茅建新赶紧集中精力看路,再不敢分神他顾。
滕祥秋也笑了起来,伸手扶住小丫头,笑道:“傻丫头,我和你姐结婚,我就是你的姐夫啊,你当然就喊我姐夫啊!难道你还想喊我什么?”
小丫头点点头,也不知道他们笑自己什么,不懂就问,有问题吗?
“哦,我不用改口喊你滕哥哥了?”
“哈哈,小妮儿啊,叫我姐夫和叫我哥并不矛盾啊,你想怎样叫,就怎样叫,只要不失了礼貌就行。”
穆钰玲与滕祥秋的对话,只是路上的一个小插曲,给几人增加点娱乐而已。
尖背山到遥夏镇二十多里路,中吉普很快就到了。
星期天,又是遥夏镇的圩天,来赶圩的人还是很多的。
滕祥秋他们来得还算早,选了个挨着供销社摆摊位置不远的空地,将中吉普停在了那里。
茅建新从车上拿下一块木牌,木牌上写着“113地质队尖背山留守处小卖部便民服务点”,斜靠在车门边。
贾蕙博和霍小田两人从车上抬下一张小桌子,放在车后板前,并从车厢里搬出一些小件的商品陈列在桌上,大件的,如大米则拿了一袋放到了桌子边,并打开米袋口,露出里面雪白的大米。
滕祥秋像一个甩手掌柜,站在一边看着他们摆弄。
用小汽车来摆摊,这特殊的摊位一下吸引来许多购买者。
围得人太多,有些人不自觉,还在人群中乱挤。
滕祥秋只得出来维持秩序,让客户们排队按顺序购买。
穆钰玲开始觉得好玩,还帮助滕祥秋一起吆喝,维持秩序,但一会儿就觉得无聊了,跟滕祥秋说她要赶圩去了。
滕祥秋叮嘱她不要跑太远。
不过,他也不怕她在圩上走失,他现在练气四层,神识可达方圆4公里,只要在4公里范围内,他随时都可知道小丫头的一举一动,根本不怕她走失。
从身上拿出五毛钱,嘱咐她,看到什么想买的,自己买,钱不够,回来再找他拿,吃饭的时候,记得回来这里集合。
小丫头拿着钱,蹦蹦跳跳地走了。
摊子上的东西非常好卖,一个小时后,带来的大米、日用百货全部售磬,糖果、饼干、麦乳精、水果罐头,烟酒等也卖得七七八八,所剩不多。
摊位前的人一见心仪的货品卖断了,剩下的烟酒等高档货,他们好些人也消费不起,便散了好些人,只留下少数人还在那里排着队。
此时轮到一个穿着中山装干部服的中年人,他并没有买东西,而是向贾蕙博问道:“同志,我是对面供销社的主任宣爱国,我想找你们领导谈谈,行吗?”
贾蕙博朝滕祥秋一指,道:“喏,那位便是我们的经理,有啥事你可以找他。”
宣爱国离开排队的队伍,朝滕祥秋走来,伸出手,对滕祥秋道:“同志,你好,我是对面供销社的主任,我叫宣爱国,我想找你谈谈。”
腾祥秋也伸出手,和宣爱国握了握,道:“你好,宣主任,我叫滕祥秋,是我们地质队尖背山留守处小卖部的经理,你有什么事吗?”
宣爱国看了看立在中吉普门边的招牌,又看了看滕祥秋,心里道,这经理够年轻的啊!然后指了指中吉普上的商品,对滕祥秋道:“你们不愧是国营大单位,资源渠道就是多,我们能不能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地谈一谈呢?”
滕祥秋不愿与他绕弯子,直白地说:“是的,我们地质队后勤保障较为可靠,资源渠道也有一些,协作单位大多是大单位,所以能搞到一些好东西,如果条件合适,我们也可以合作合作,都是为人民服务嘛。”
宣爱国听了大喜,笑道:“那真是太好了,走吧,到我的办公室坐坐,很近的,就在对面。”
滕祥秋心里暗暗高兴,第一位大金主,这不就来了嘛,真是旗开得胜!
对贾蕙博和茅建新交待了一番,便随宣爱国朝供销社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