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物资换牛马
皇帝的话语如同一阵轻风般飘入耳际,但却仿佛带着万钧之力重重地压在自己身上。
众所周知,战争离不开充足的粮草供应,而每日所需的巨额银两更是无法想象。
然而,眼前这位有时有些胡闹的皇帝竟然不顾国库空虚的困窘,执意要在此时发动战争,收复河套地区。
他似乎被某种执念所驱使,完全无视现实的困境和可能带来的后果。
其实朝廷上绝大部分文官的内心都是不怎么同意的,觉得时机还不到。
只是有些人,为了拍皇帝的马屁,站在了他那一边,支持皇帝出兵。
都觉得现在边军加上圣卫军已经有能力抵抗鞑靼骑兵,甚至还能杀回去,把他们赶跑,不让他们再来叩边骚扰,这样就已经做够,何必还要再去招惹。
在文官们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王道,天天打打杀杀,那有违天和。
亏的大军这次出征击溃鞑靼人,让河套大部分地区轻而易举的回到大明手中,让自己和皇帝的脸上都好看。
要不双方战事胶着,后勤跟不上,就算是再厉害的军队,也打不了胜仗,被拖垮。
那后果就是他们君臣都得被文官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穷兵黩武从来都不是一个圣明的君主所为。
兵部下命令,让他就地驻守屯田,想办法解决一些粮秣问题,顾士隆他还是很认同的。
现在这么多人离开边关,深入草原,时间长久,后续的粮草肯定供应不上,朝廷也没有那么多的粮草供应。
所有他为了开垦也想了很多方法,但人力终究还是比不上畜力,于是他就想出一个主意。
原本想着派快马去请示的,后来收到皇帝派人传信说会来草原腹地看一看。
皇帝的压力,他也很清楚,只要自己能解决大军粮草问题,朝廷那些文官们再有意见也枉然。
顾士隆满是风桑的脸上皱纹密布,看上去苍老了许多,不过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矍铄。
这几年来,他一直远离京城,统率着几十万军队不是征战就是在征战的路上。
离开原来养尊处优的生活,几年军旅生活更加的让他神情强健。
看向皇帝,几次都是欲言又止,脸上的皱纹更加的多,纵横交错,只是双目有神。
朱厚照眸子里闪过几次疑惑,这顾士隆平常在朕面前一向是有话就直说的,从来不会遮遮掩掩,拐弯抹角。
今天一个便秘的样子,难不成这军中还有谁给他出了大难题不好向朕提及?
“顾卿,有话就说,可是军中有为难之处,是沾亲带故的那些爷联合起来让你难堪,还是朝廷来了指手画脚的指令?”
顾士隆一拱手,垂下眼帘,不敢迎上皇帝的目光。
嘴巴张了张,却没有声音出来。皇帝说的很轻松,他也知道说的是哪一些人。
在杀了长宁伯周瑭之后,还真没有一个人敢在自己面前炸刺。起码表面上没有,吩咐下去的事情,不敢有懈怠,被收拾的服服帖帖。
那些人也知道,如果没有天子的首肯,当场斩杀伯爵,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谋反。
他顾士隆的强硬,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加上几年来连续的打胜仗,这就是他的倚仗,让那些勋贵认清事实,不敢在他面前摆谱,显威风。
朱厚照见他这个样子,哈哈笑了起来:“老顾啊,这可不像是你的作风啊!”
“有什么就直说,别婆婆妈妈的!”
顾士隆见自己装模作样的也表演了,如果在不识好歹,过份的话,真要让陛下恼怒起来,自己可是兜不住。
“陛下,都不是您想的那些。这不是开垦少牛马,臣以为可以去和鞑靼人用物资交换。”
说完有些忐忑的看向朱厚照。
犹豫良久,还是给皇帝说了。
物资交换牛马,先不说吉蘘兄弟同意不同意,就算是同意了,肯定会要用武器去交换。
换过去的刀枪箭矢,那到时就会用来对付明军将士。
这个主意就是一把双刃剑,能利己也能伤己,就看如何抉择,去权衡利弊,考虑其中的得失。
这个事情如果传回朝廷,不用说,口水能把他淹死。
能想象得到,雪花般的弹劾奏折能堆满几箩筐。
说他资敌,说他里通国外,说不得还有人说他手握兵权,想在河套自立为王的都不在少数。
他顾士隆其实可以稳稳妥妥的按照朝廷旨意。按部就班,要打就打,要撤就撤,完全不用担任何的风险,他的功劳这几十年来已经无人能比。
可他内心不愿意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要对得起皇帝的知遇之恩,收复河套,击败鞑靼人是每个大明将士,西北老百姓们的心愿。
让边境再无战火,背上一些骂名算什么,顾士隆不在意这些,他对手中的军队有信心,打败鞑靼只是早晚的事情。
自家父亲清廉了一辈子,死后都还是前任英国公张懋筹的钱财入殓。
他袭爵后也是体恤士兵,并以清白著称,老年才得到皇帝赏识让他统领大军。
他想要的就是青史留名。
如今有机会,当然要争取,屯好田,练好兵,趁此机会,击败鞑靼,那他就真正的是功成名就,到时由侯升公也未尝不可。
“物资换牛马?”
朱厚照反问了一句,紧接着问道:“能换来战马?”
“朕已经下了旨意,让朵颜三卫,还有罕斤部在秋季前送5万匹战马入关。”
顾士隆深了一口气,摇头。
皇帝没有发怒就好:“陛下,战马应该是不可能的,吉蘘兄弟没有那么愚蠢。”
“只要吉蘘兄弟敢给换战马过来,他们要什么都行。只要有足够的马儿,臣有把握把他们兄弟追得上天入地,封狼居胥都不成问题。”
“现在当务之急需要的是能拉犁的驮马还有耕牛!把春耕忙完了,开垦尽量多的田地,再来说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