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你是我年少的信仰~
“好。”
程弘清点点头,赞成梁女士说的婚前财产公证。
其实说实话,他儿子没什么钱,平时就给他点生活费还有他自己的小公司赚得那点钱,还没之前给了林桉的股份的零头多。
财产公证也是给女方的一个保障了吧。
程弘喝了一口酒,才想起来今天只给他儿子找场子的。
“程奕他……”
程弘清还想说些什么,但是转头看见他儿子……
笑得一脸腻歪,看着那个女孩……
程弘清有点怀疑自己之前的想法了……
程奕看起来……乐意得很。
默默咽下自己准备好的话,程弘清对林爸林妈笑笑,
“程奕是的确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孩子。”
梁女士也笑着应和。
林桉又是一口大虾,抬起眼看了程弘清一眼,
不错哟,总算说句好听的了。
……
……
……
一顿饭,林远海对这个传说中的男人很是热情。
因为,每个男人年少轻狂的时候,都有一个偶像。
程弘清这个名字,不只在上京商圈,在整个华国,都曾风靡。
林远海年轻的时候吧,在大社会风气的传承和影响下,也曾浅浅踏足过商圈。
怎么说呢。
年轻时候,没有太多专业知识,智商也不太够的林远海,那时候倒是做一行,行一行。
在不太景气的街边开一家餐厅。
很快附近就开始规划商业区,本来被所有人都不看好的餐厅一下子就火热起来,林远海很快就赚了第一桶金。
在所有人都以为林远海要把餐厅越开越大,开到全国连锁,成为餐饮巨头的时候,林远海没过一年,就宣布店铺转让。
在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林远海去开了个洗脚城。
那时候洗脚城的接受度还没这么广,在大家议论纷纷,带着有色眼镜看他的时候。
林远海竟然把洗脚城开出了个名堂,一下子赚个盆满钵头,甚至在海市的商圈都引起关注。
于是,不论是有点闲钱的小老板,还是背后坐拥万千家产的大老板,都纷纷开起洗脚城。
当时海市的洗脚城产业,全国闻名,不过这个“创始人”又转行了。
林远海去开始搞房地产了。
你说他有上门商业嗅觉吧,人林远海还真没有,做生意就是讲究缘分,看对眼了就做。
你说他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吧,那到也说不过去吧,林远海做起生意啊,那可是百发百中!运气能好一次,难能好个几次三番呢?
刚开始做房地产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劝他。
刚起步先投个百来万试试水,那时海市的房价也就几千一平,百来万能买好几套了;别一股脑的就把钱全砸进去了,万一呢?
凡事都得讲个万一不是?
林远海年轻的时候虽然看着可爱憨厚,不过做事还真是一根筋。别人越劝,他越是倔。
刚从洗脚城赚的几千万,全拿去买房。
你说他买就买吧,他买的房也让人着急。
别人鸡蛋还分几个篮子里放呢!
可是林远海买的地,全集中在一块。
所有人都替他着急,这可是一大笔钱呐,全买了河西那块地,连草都少长,那有人住那块去。
林远海倒是不慌不忙在那里盖房子,把整片地方都改成筒子楼。
大家都唏嘘啊,说林远海真是赚钱赚糊涂了,还真以为自己是财神爷了不是?指哪富哪呢?
后来的一个新闻震惊了所有曾对林远海的做法感到鄙夷的人。
华国最高政府批下来的文件,要把海市河西那片区域,作为经济试验区开发。
一大批一大批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用热血和希望去丈量,去浇灌。
林远海的筒子楼,一下子无比抢手,价格越炒越高,利润翻了好几百倍。
再说在所有人都没反应的时候,林远海又把钱拿去买郊区的地,买山
反正就是那时候被人不看好的地块,林远海只要买了,就会变得很值钱。
林远海一下子跻身海市上层圈子,成为新贵,尽管很多人都对这个赚钱比吃饭还容易的年轻人有点不放在眼里,但都不得不承认林远海的确有资格,也有本事配得上“海市新贵”这个称号。
林远海自己不知道别人有多么羡慕他,他打小就运气好。
上学迟到的日子班主任永远请假,考试的时候猜得题几乎都对,高考的时候运气好考了个二本,没想到入学第二年二本升一本,被他白白得了个一本文凭。那时候的大学生可不多,他那个一本学历已经够看的了。
不过林远海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好羡慕的,他自己倒是有个佩服的人,那时候大名鼎鼎的程弘清,被老一辈的人称作“华国第一商人”。
他不仅年纪轻轻把自家产业做强最大,他在对外贸易经济上作出的贡献更大,涉及的邻域也很多,几乎是“全,强,新”三个方面样样都行。
林远海很佩服这个和他年纪相仿的男人,一直把他视为自己事业上的榜样。
“程先生,你知道吗?我年轻的时候可佩服你啦!你和欧国打得那场商战,真的是为国争光”
林远海有点醉了,脸上红红的,把手搭在程弘清的肩上,一直说个不停。
旁边的梁静初又觉得好笑,越觉得有点丢脸,干脆不关他,就当不认识这个人,自顾自的吃饭,和林桉程奕聊天。
程弘清听过无数过这种夸他的话,很多人都会借他二十多岁和欧国因为立场原因合作失败,自立门户的那场项目,来夸他的商业头脑,夸他技术过硬,夸他给华国争气
听过越多奉承的话,程弘清越是能看透一个人的虚伪。
很少能从一个人眼里,看见这么纯粹又热烈的赞赏了。
程弘清酒量很好,喝了很多也没醉。看着林远海说得又是着急又是诚恳,结结巴巴又激昂顿挫,也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年轻的时候,也听说过‘海市小福娃’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