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知有蔷薇涧底花
我遇见夏含川的那天,是上元节。
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推搡之中,我撞上了一个厚实的胸膛。
他规规矩矩的轻轻抱住我,笑道:“小心。”
我站好,抬起头看他,对上一双似水的眸子,黑色的瞳孔中,倒映着街边灯火,身边的一切仿佛一切都静止了,我看着他笑,说了声:“多谢。”
我叫柯云蔷,是江堰有名的才女,但是柯家却是大齐有名的皇商。
我的父亲名为柯兴曜,和皇宫做的是酒、茶叶、蜀锦和蜀绣的生意。
虽然是商人,但是父亲的长相气质多为正气,好多次都被人错认为官员。
我的母亲名叫蒋吟秋,也是商人之女。
母亲打的一手好账,对于经商之道也多有巧思,所以嫁给父亲之后,柯家的生意也蒸蒸日上。
母亲的长相端正秀丽,眉目如画之中透着大气。
母亲御下极严,家中妾室大多都是女儿,我上头有嫡亲的三个哥哥。
大哥哥名叫柯云轩,现已经十岁有八,在水祺书院上学。
大哥哥的长相也多像父亲,七分正气。五官深邃,剑眉入鬓,眸若星辰,干净利索的气质,线条如雕刻一般,身姿挺拔。
二哥哥名为柯云格,现是十岁有五,也在水祺书院上课。
二哥哥的容貌多像舅舅,“外甥像舅”的俗语也不是没有根据。
二哥哥眉清目秀,面如冠玉,肤色白皙,鼻若悬胆,似黛青色的远山般挺直,一双丹凤眼犹似秋波流动。最爱一袭白衣,不浓不淡的眉下,狭长的眼眸似潺潺春水,温润得如沐春风,薄薄的唇颜色偏淡。
三哥哥名叫柯云晶,现已经十岁有三,他并不在水祺书院上课,因为他太过顽皮的缘故,母亲请了先生和我一起在家中学习。
三哥哥的样貌就多像母亲,脸上多是浩然之气,两道剑眉斜插入鬓,一双杏眼顾盼生威,鼻梁高挺,薄唇紧闭,穿着藏青色的长袍随风飘拂,说不出的洒脱,俊秀,好一位翩翩少年郎。
我还有两个庶出的姐姐,大姐姐名叫柯云瑶,是柳姨娘所生,现是十岁有四。
柳姨娘的长相平平无奇但是身上有一股书卷之气,大姐姐受柳姨娘的影响,也甚爱读书。
柳姨娘是没落秀才家的女儿,在家中还算老实,母亲对她还算宽和。
我和大姐姐也一向井水不犯河水,相处还算融洽。
二姐姐名叫柯云萱,是丽姨娘所生,现在是十岁有三。
丽姨娘是别人送给父亲的小妾,姿色艳丽,性格嚣张跋扈,颇得父亲欢心。
二姐姐长的多像父亲,只有三分丽姨娘的容颜,故而丽姨娘对二姐姐不甚上心。却是想再为父亲生一个儿子。
我的名字是父亲早逝的知己所起,我总是听别人说起他。
他叫王半介,是父亲这辈子遇见的文采最高,最清廉的官。
当时江堰总督诬陷他贪污受贿,王半介被捕入狱,抄家的时候,在王半介的小院子里士兵挖地三尺,只搜出来一件官服,三件破旧的春衣,还有十几文钱而已。
父亲喝醉了总是痛哭,说好友的俸禄本就不多,还要供贫寒学子读书,家里的东西全被他典当了。
这样天大的好人却被贪官诬陷至死,父亲想起来他每每痛哭流涕。
听父亲说,母亲在怀着三哥哥的时候,王半介和父亲碰杯的时候笑道:“兴曜兄,我这辈子没有一儿半女,尤其喜欢女儿。嫂子这胎要是个姑娘,能否让弟弟起个名字啊。”
父亲笑呵呵的说:“尽管取来。”
王半介慢悠悠吟着诗:“‘与客东来欲试茶,倦投松石坐欹斜。暗香一阵连风起,知有蔷薇涧底花。’兴曜兄,就叫云蔷可好?”
父亲说王半介最喜欢的就是蔷薇, 他常常在父亲耳边念叨:“蔷薇性凉、苦干、微涩。有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解毒功效,还有助于睡眠。”
“百丈蔷薇枝,缭绕成洞房。香云落衣袂,一月留余香。”
“兴曜兄,江堰的蔷薇一盛开,弟弟我就能感受到极致的温和。希望的我小侄女温柔又坚韧,一生无忧,远离苦难。”
“兴曜兄,你是个心中有丘壑的人,弟弟这辈子能认识你,值了。”
“兴曜兄,不必花费金钱救我了,万一连累了你,嫂子和小侄子们可怎么办?”
“兴曜兄,没想到弟弟要先走一步了。”
“哥哥,这是我第一次叫你哥哥,罪名已经定下来了,哥哥不要来看我了。”
我听说王半介死的那年,他才二十六岁。
没有子嗣,没有妻子,只有一个对他不离不弃的老哥哥。
我知道父亲这辈子也忘不了这个弟弟,他喝多了总是望着院子里的满院的蔷薇泣不成声,痛不欲生。
母亲也总是看着我的脸叹气:“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啊。”
我没见过王半介叔叔,可是认识他的人都说我长的像他。
越长大越像,有时候在镜子里,有时候在湖边,反正就是在能看到我相貌的任何物体上,我总是仔仔细细看着自己的脸。
是的,我长的不像母亲也不像父亲,不像家里的任何一个人,独独像父亲魂牵梦萦的王半介。
两道秀眉如纤美弯月眉不画而翠,美目流盼,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自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
桃腮带含幽兰辞未吐,悬胆丰鼻下朱唇点点,启齿之间,贝齿洁白如玉,笑靥如花,生得形容袅娜纤巧。
面若银盘脸色晶莹,肤色如雪,秀雅绝俗,自股轻灵,鹅蛋脸儿上有一个小小酒窝,甚是清秀绝丽。
我出生的那一天,王半介逝世了整整三年,于是这十年来,我从未过过生日。
母亲总是说我年少老成,因为我很少生气,也没有什么情绪波动,永远都是一副淡然静娴的模样。
三哥哥常打趣我说:“妹妹应该是丞相家的女儿才是。”
因着我的相貌和性子九分像王半介,父亲对我也总是偏袒。
我吃的用的穿的戴的,全都是家里最好的,月例银子也是别人的三倍还多。
我不喜欢吃的东西,从来没有上过桌子。
我不喜欢的人,只见一眼,我就再也看不见。
我不喜欢的花草,全家都不许种。
我说要上学,父亲就专门请了先生授课。
我说要学武,父亲也是一边心痛着一边请最好的师傅。
二哥哥总是惊奇:“父亲这么宠你,你竟然还在正路上走着。”
确实,父亲对我宠爱已经到了极致。
后来我听说了“断袖”一词,就去问大哥哥:“父亲和王叔叔是不是断袖啊。”
大哥哥气的要打我,而父亲听说了,还是轻轻放过,只罚了我半个月的月例银子。
大姐姐对我循循善诱:“妹妹,世界上的感情要么亲情要么友情要么爱情,但有一种感情超越了一切,叫理解,叫知己,叫做俞伯牙与钟子期。”
我没听说过“俞伯牙与钟子期”,就问大姐姐:“什么是俞伯牙与钟子期?”
大姐姐说:“从前有一位名叫俞伯牙的琴师,琴艺高超,非常有名,但能真正听懂他琴声的人却没有,因而深感落寞。
有一天,伯牙乘船游览,思绪万千,又弹起琴来。忽然,岸上有人叫绝。此人便是钟子期。
钟子期是一个樵夫,家境贫寒,但他很爱读书。他能听出伯牙琴声所表达的韵味,无论伯牙演奏什么曲子,他都能给出最准确的评价,他所言所感,正是伯牙内心所思所想。
伯牙称子期为知音,二人相约来年此时此刻,在此相会。然而,第二年,伯牙如期赴会,却未能等到子期。经寻找,才知子期已因病去世。
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曲毕,将琴摔碎,并发誓终生不再抚琴。”
我还是不太明白,就去问了别人。
先生说:“知己之情,是世间最美。向往的人千千万万,遇见的人寥寥可数。”
大哥哥说:“知己之情万分纯粹,只需彼此心灵相通,你知我,我懂你,便可相携同行,一路相伴。”
二哥哥说:“知己就是有人陪,有人懂。”
柳姨娘说:“小姐,有一句诗叫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您现在还小,长大了就会懂了。”
我九岁那年的生日父亲喝的酩酊大醉,他痴痴的看着我说:“弟弟,要真的是你投胎转世了。哥哥一定好好待你,不让你再受半分委屈。”
我不懂何为知己,也不懂父亲的伤心欲绝,但是想到王叔叔只活了二十六年也不免伤感。
他一定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先生讲课的时候说到“壮志难酬”,我就想到了他。
那个我只从别人口里听说来的王半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