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吹牛的报道,只有傻子会信
“陈市长,我从济南运来的皮棉,怎么又不着急卸车了?”
“是发生什么变故了嘛?”
苏平有点着急,他拿着话筒,询问陈市长。
“苏平同志,先不要着急,既然皮棉已经到了上海,那就不要着急了嘛!”
“你先到市政府来,我这有好茶,等着你!”
“对了,我这还有一个老熟人,在等着你,他很想你啊,你还是快点过来吧!”
陈市长在电话里笑呵呵的。
好像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胸有成竹。
苏平却是一头雾水,有点搞不明白了。
老熟人又是谁,他不记得在上海有什么老熟人啊。
放下电话听筒,苏平坐车赶往市政府大院。
来到陈市长的办公室。
苏平看到一个人,果然是熟悉的人。
“陈副书记?你怎么也来上海了?哎呀呀,咱两得有两年多没有见面了吧,我还真是有点想你!”
苏平看到陈副书记。
就是在北大荒,主持军垦部,开垦农场的陈副书记。
“哈哈,苏平同志,见到你,我也很高兴,你培育的新品种粮食,可是为国家帮了大忙啊!”
“咱们这次从上海开始的米棉保卫战,就是从山东和东北,还有延安,运了很多的粮食,到北平,上海、西安这样的大城市!”
“你的功劳可算是不小啊,粮食增收,你就是大功臣!”
陈副书记握着苏平的手。
对苏平近两年的工作,赞扬起来。
这个时候,从门外进来一个人,略胖一点,头发少了一点。
“这位就是苏平同志吧,我就是上海的市长,很感谢你从济南运来第一批皮棉,上海会记住你的!”
陈市长走进来,伸出手来,和苏平握手。
“陈市长,没有什么感谢的,咱们都是一家人,支援上海的经济工作,那就是在建设祖国!”
“对了,陈市长,你在电话里说的熟人,就是陈副书记吧?”
苏平握着陈市长的手。
客套几句。
随后,他转身指了指身旁的陈副书记。
“哈哈哈,我说的就是他,不过他现在不是陈副书记了,他可是副总里,财经委员!”
陈市长笑起来,纠正了苏平一下。
故意抬高陈副总里的职务。
“哈哈,对啊,是我叫错了,现在是陈副总里了,陈委员,看我这一张嘴啊,总以为还在北大荒呢,把领导的官给叫小了!”
苏平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笑呵呵的纠正自己的叫法。
陈副总里撇了撇嘴,无奈地笑指苏平和陈市长。
“叫什么都可以,反正都是为人民服务!”
陈副总里笑了笑。
然后,招呼苏平坐下来。
苏平这才想起来正事。
“陈市长,皮棉已经运到上海了,为什么不着急卸车啊?”
“再过一天,我还可以再给你运来两千吨皮棉!”
苏平收起嬉笑,很认真,很疑惑的问着陈市长。
“呵呵呵,不要着急嘛,现在天已经黑了,不着急卸车!”
“我是想着到明天早上,再卸车,然后我联系了报社,我要让记者去现场看着卸车,然后在报纸上报道一下!”
“我就是想要,让上海的那些囤积棉纱的商人,都知道保卫战开始了!”
陈市长笑呵呵的说道。
他的语气里透着一股狠辣的杀气。
“哈哈,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我都没有想到!”
苏平又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
脸上挂出一个嘿嘿的装傻笑。
第二天。
火车站的皮棉,在一众记者的围观下,车站的工人们,把皮棉全部卸车。
然后,卡车大摇大摆的经过市区绕行。
像是示威游行一样。
上海的人都看到了这些棉纱,大家心里全高兴起来。
有的人,还专门从家里出来,跑到街上来,看着运送皮棉的卡车经过。
工人们知道,他们停工的厂子,又可以开工了。
上海的棉纱商会。
杜会长是上海做棉纱生意,最大的一个商人。
从民国时期,杜会长就做进口棉纱。
这一次棉纱囤积,他是最大的一家,也是囤积最多的一家。
商会的其他商人,也都是听了他的命令,才加入囤积棉纱的投机。
“杜会长,你看到了没有,姓陈的不知道从哪搞来了1000吨皮棉!”
“咱们是不是,趁现在这个机会,赶紧把手里的棉纱给抛了吧!”
商会里,一个小商人,有点坐不住了。
他心急火燎的说道。
其他一些商人,也跟着看向杜会长,他们心里也有抛货的想法。
“慌什么!他们只是运来了这一批皮棉,也才不过只有1000吨而已,根本稳不住市场的高价!”
“这一点点货,简直是杯水车薪!”
“咱们这些人的存货加起来,一共有5万吨之多,他区区的一千吨,算个什么!”
“出水才看两脚泥,再等等看!”
杜会长突然严声厉色。
态度十分的自信,对陈市长的第一批皮棉,不放在心上。
拿出十分镇定的架势。
小商人们一看,杜会长是大头,他都不着急。
小商人们也就消停下来。
等到小商人们都离开了商会,杜会长立即派出自己的心腹管家,去打听陈市长的皮棉从哪里来。
下午,坐在商会喝茶的杜会长。
看到管家回来了。
“杜会长,我打听清楚了,陈市长的这一批皮棉,是从济南运来的!”
“然后,我又联系了济南的老朋友,他们说,济南的棉花是一个叫苏平的副省长,组织两个试点县种出来的!”
“说是一共种了50万亩的棉花,亩产量达到了200公斤以上,前一段时间,还上了报纸!”
“这是齐鲁报,还有新华社报,我给你找来了,你也看看吧!”
管家把打听到的情况,汇报给了杜会长。
杜会拿起来报纸笑了笑。
“呵呵,我还以为有什么稀奇的招数呢,这个报道,前些日子,我也看到过,我根本不相信他们的报道!”
“我就是做棉纱生意的,我难道不知道一亩地产多少棉花,他们在报纸上瞎报道,吹牛,分明就是为了稳定民心!”
“也只有老百姓会傻到相信,棉花能亩产200公斤以上!”
杜会长把报纸扔到桌面上。
他根本不相信,济南会有那么多的棉花。
虽说山东是棉花的传统种植区,可是以往年的量来算,还不足以撼动上海市场。
管家撇了撇嘴,有点无奈。
一天后,上海火车站,又到了一批皮棉。
杜会长坐在商会里,管家急匆匆的跑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