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回到1973做暖男 > 第46章 雪中送炭

第46章 雪中送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还真让方明说对了。

    仅仅十来分钟,四只小狍子又蹦蹦跳跳的跑了回来,还是在刚才的位置排成一排。

    “噫!刚才不是6只吗,怎么少了2只?”罗晓光自言自语。

    方明调侃道:“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你有时定好的事说不定还临时变更呢,难道就不允许人家狍子临时上个厕所串个门什么的?”

    罗晓光笑的肚子疼。还上厕所呢,用不用再给它擦擦屁股搓个澡?“快别说了,再笑我就要尿裤子了。我只是可惜少了2只,少换不少粮食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见好就收吧我的罗晓光。”方明嘲讽道。

    看到方明调侃,罗晓光佯怒道:“好你个小妹夫,竟敢直呼你大舅哥的大名。看我不把你和狍子绑在一起……”

    “嘘!”方明作了个手势,指了指狍子。

    狍子应该是嗅到了诱饵的香味,内心可能还在感谢这两个新认识的朋友,为他们准备了这么好的美餐,便都不客气地抢食起来。

    结果可想而知,四只小狍子一个接一个成了梦中睡狍。后来又飞来两只野鸡,也陪着狍哥进入温柔乡。乐得罗晓光连连惊呼:“这还买二送一呢!”

    两人本来是想狩猎野猪的,没成想先做了一单傻狍子生意。虽未如愿,但也算是满足了。尤其是方明,大话没算白吹,心里自然多了一些安慰。

    狍子个头不大,一个约在50斤左右,两人一个背篓里放一只,剩余2只捆绑起来,砍了一根粗壮的松枝,两人抬着下了山。

    到了山脚,两人将抬着的狍子装进麻袋,背篓中的狍子野鸡用青草盖上,一同装上架子车,拉着回家。

    虽说那个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无论什么朝代,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有嘴的地方就有上中下。处处还是小心为宜。

    两人像保镖护主一样,左躲右闪终于将猎物拉回了家。

    如同班师回朝的将军,两人受到全家最热烈的欢迎。一家人笑逐颜开,帮两个人搬运货物,打洗脸水,七嘴八舌问东问西。

    许秀英当然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儿子,村里的民兵连长,终于雪了几年前的耻,村民们再也不会埋怨他拿着工分打不到猎了。当然她知道这主要还是女婿的功劳!

    罗洪奎的笑虽没挂在脸上,但内心的喜悦并不比老伴差。

    眼看着周围村寨的不少社员外出乞讨,生产队的活计没人干,罗洪奎也一直担着心,总怕同样的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大队,但又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

    女婿吹大话说是可以狩猎换粮,他当然巴不得能够成功。

    但事情总是有顺利和失利,这是唯物辩证法。幸运之神不可能永远只光顾一个人。他和其他大队干部一样,希望中交织着更大的担心。

    还好,女婿又一次给他长脸了。罗洪奎比拿了奥运金牌还要兴奋,只是脸上还是往日的严肃样。他得端起架子,表现出遇喜不惊、遇忧不愁的良好心态,为全家树立一个坦然处之的硬汉形象。

    中午,许秀英做了一大盆炖菜,豆腐粉条炖腊肉。她知道狩猎很辛苦,回来多少都得犒劳一下。

    等全家人都上了桌,许洪奎吩咐道:“老二家的,你早上不是说他们打下猎物,你要给他们满酒吗,怎么没有表示呀!”

    二嫂马寒月这个激动呀!她早就想拿酒去了,只是怕公公不乐意,一直不敢动作。现在老爷子下了命令,这还有什么说的。马上“哎……”了一声,起身就去拿酒。

    “爹,今天没猎到野猪,但也不错,弄到4只傻狍子。我妹夫就是厉害,我算是服了他了。”

    饭桌上,罗晓光绘声绘色地向爹和一家人描述妹夫抓获狍子的全过程。

    “大哥,妹夫的本事我可是比你领教的早,我们那天的收获也比你今天的大,三四百斤野猪肉啊。”老二罗晓峰怕自己被边缘化,急忙抢过话头,噎了大哥一句。

    “争什么争,争来争去你们都是给方明打下手,什么时候你们自己也能像你妹夫一样,再炫耀也不迟。”

    马洪奎的两句话,让兄弟两个闭了嘴。

    “方明,野猪肉我知道,好吃,还能卖个好价钱。不知这狍子肉怎么样?能不能也卖个好价钱。”

    马洪奎虽然打小就生长在向阳寨,但华北的狍子毕竟不如人家东北那样遍地都是,还真没吃过狍子肉,也不知道肉值不值钱。其实他还是担心到底能换回多少粮食。

    “爹,狍子的肉很好吃的,细腻又鲜嫩。比猪肉啊、驴肉啊、鸡肉啊都鲜,人家满族火锅,讲究山珍海味,狍子肉就是其中之一。”

    狍子肉确实好吃,只不过吃之前得把狍子肉浸在水里,起码泡一天,把血水泡出来,吃起来才没有腥膻味儿。

    在过去,狍子是皇家猎苑的主要狩猎动物,也是皇族贵人最喜食的野味佳肴。

    古时就有“食狍肉成仙”的传说,实际上是说狍肉营养保健价值高,常吃狍肉,身体强健,延年益寿。

    聊到能不能卖到钱,方明告诉老岳父,这么好的肉,一般人是买不起的。但国营饭店,政府机关食堂,还有一些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还是消费得起的。

    国营饭店靠着这个还可以装点自己的门面,吸引更多的就餐者。

    还有就是,狍子的皮毛有防潮的作用,所以,剥下来的皮经过加工还可以做成皮衣皮褥子,这也是一笔收入。

    “爹,不用担心,这4只狍子,我粗模地估算了一下,大概齐能值个七八百块。下午我准备去一趟镇上,把这个事再敲定一下。

    这次分粮我觉得应该按人头分,不要按劳力或非劳力的标准来划分,让人人都能享受到大队的关怀。

    按照七八百的价格,我也算了一下,大约能买到1000斤白面,1000斤小米和3000斤玉米面。

    全村按200口人计算,每人可分发5斤白面,5斤小米,15斤玉米面。这样吃上个把月还是不成问题的。这些天如果能再打到些野猪什么的,再淘换些荞麦面,红薯什么的,应该能接续到秋粮下来。”

    罗洪奎没想到,姑爷竟把事情做的这么到位,还省去了大队会计的大量工作,再一次对姑爷有了新的认识。

    “这么多的东西太显眼,怎么拉回来,可别惹出麻烦。”罗洪奎担心道。

    方明早有考虑,告诉罗洪奎,自己可以雇两辆拖拉机,今晚趁天黑把粮食拉到大队部,大队部也趁天黑把粮食分发到四个生产队,再由生产队分发到各家各户。

    他提醒岳父今天下午大队部就可开会研究今晚接货的事。

    ……

    红旗镇。

    齐永年的四合院。

    “来!方老弟,品品这个,这可是正宗的明前龙井,我花费了大气力才搞来两斤,味道确实不一般。还有这天顺斋的酥皮点心,不愧是百年老字号……”

    方明没想到,今天这4只傻狍子还成了齐永年的“及时雨。”

    最近,红旗镇猪肉供应异常紧张。

    因为粮食紧缺,多少人家无米下锅,靠野菜谷糠度日,所以养猪的集体和个人都相对减少,生猪供应不上。

    因此,公社食品公司每天最多只宰杀两头猪,有时甚至就一头,这缺口显然太大了。人们拿着钱,拿着肉票却买不到肉成为常态,即使到黑市上想花高价也未必有货。

    齐永年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一个要为父亲祝寿,一个是儿子结婚。都找到齐永年,希望到时能帮忙解决肉的问题。

    齐永年当时答应的挺痛快,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有任何问题。谁知就遇到生猪收购不上来的窘境。

    今天上午,朋友还登门询问肉准备的怎么样了,说是这几天就要请客,来落实一下。没想到齐永年这里却出了差错,急得朋友捶胸顿足。

    这请柬全发出去了,没有肉,摆一桌子素菜,这让客人怎么下筷子,这人可丢大了。

    朋友要齐永年想尽一切一切的办法给解决一下,说是不用考虑钱,即使高出正常价十倍八倍也能接受,只要能搞到肉。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齐永年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上午就发动手下的兄弟全公社寻找生猪,还有一部分人盯着黑市上的摊贩。只要是交换肉的,一斤不嫌少,五斤不嫌多。可一上午只从黑市上只收购回来2斤猪肉,收购生猪的消息一点也没有。

    真没想到方明雪中送炭,可是解了齐永年的燃眉之急,他怎能不感激,又怎能不好好招待。

    “齐哥别客气,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能帮到齐哥,也是我方某的荣幸。不过,昨天告诉齐哥为我备的货备好没有?”

    “老弟不是说了吗,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这句话我也给你还回去,一点问题没有,都在仓库放着呢,随时可以提货。”

    “那太好了!”方明饮了一口茶水,接着道:“还要麻烦一下齐哥,我今晚想把粮食运到向阳寨,你能否给租借两辆拖拉机。

    先从你这拉上1000斤小米,3000斤玉米面,再从我仓库装上1000斤白面送到村子里。账咱们最后再算,多退少补。”

    狍子肉,解决了齐永年的大难题,雇拖拉机的事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请老弟放宽心,就是手抬肩扛,我今晚也给你弄回去!”

    “那就多谢齐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