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青山行(四)
接下来的几天,周文新整个人处于昏昏沉沉的状态。她随身带了感冒药,吃完之后一直在犯困。
出游的时候,她体力渐渐有些跟不上了,经常落在队伍后面。常媛媛见状,就搀扶着她,两个人一起往前走。
周文新对常媛媛有了新的看法。之前在学校的时候,她觉得常媛媛跟自己不太一样,不是个‘好’学生。但现在,她觉得,常媛媛有很多优秀品质,比如乐于助人。
她笑着说:“媛媛,谢谢你。没有你,我估计坚持不下来。”
常媛媛回她:“文新,这些天你精神不太好,是不是感冒了?那天回去之后,韩昊还冲我发火了,让我别走哪儿拍哪儿。”
周文新看着常媛媛,安慰道:“没关系,有纪念意义的话,可以多拍几张的。”
经过一座古桥时,阿杰给她们讲了个美丽的传说。
大意就是逃婚的男女义无反顾地走过那座桥,桥便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于是很多情侣会在桥上拍照留念。
常媛媛想了想,对周文新说:“文新,再帮我拍张照好吗?”
周文新点点头,回她:“好。”
下一秒,她把镜头对准桥上的常媛媛和韩昊。常媛媛笑容明媚,把头轻轻靠在韩昊肩膀上,而韩昊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镜头的方向。
摁下快门的同时,周文新发现自己流泪了,她心想:应该是感冒又加重了。
后来,阿杰带团去了镇远古镇,不用再爬山涉水,周文新感觉轻松不少。
古镇的每一块砖石都有浓厚的历史感。周文新走在石板路上,看到一位卖橘子的女人。她穿着少数民族服饰,静静坐在自己的摊位前。
周文新走向她,问道:“请问,你的橘子怎么卖啊?”
那女人用不流利的普通话回答她:“十块钱三斤。”
周文新向她买了十块钱的。称足三斤,那女人又给她添了其他水果,笑着把整袋水果递给她。
周文新拿到手后,感叹道:“好沉啊,都不止三斤了吧?”
那女人回答:“自己种的,多给你们拿点。你喜欢我们贵州吗?”
周文新点点头,说:“喜欢,景色很美,是一个可以放松的地方。”
那女人笑着说:“可以告诉你的朋友们也来。”
周文新回她:“好。”
她去过的其他景区,物价都是市价的两倍或者更多,也碰到过缺斤少两的小贩。但是这里的人,淳朴自然。他们总会问:你喜欢我们这儿吗?喜欢的话,要常来。周文新就被这种简单直接的生活状态感染了——直到他们到达千户苗寨。
去苗寨之前,阿杰给他们讲了一些关于苗族的知识。他说:“据说苗族是蚩尤后裔,被黄帝打败后,最终来到西南繁衍生息。现在有56个民族对吧?其实细分下来,远不止这么多。拿苗族来说,又分为白苗,青苗,黑苗等。他们的习俗也各不相同。比如青苗就擅长种庄稼,而黑苗就擅长采药行医。我们要去的千户苗寨,就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了。”
到苗寨后,阿杰先带他们去找民宿。他指着一座座带有顶棚的桥梁,告诉他们:“这个叫风雨桥,像桥一样,横跨整条河。上面还建了亭子,可以遮风挡雨。这些桥是有编号的,大家记住,我们的民宿是在22号风雨桥后面。”
周文新放好行李后,和团里其他人一起出发,参加了长桌宴。当地的长桌宴,就是拼了很长的桌子,大家面对面坐着,喝酒吃饭,还会有苗族本地的姑娘,为客人敬酒。气氛很热烈。
因为她们团人数比较少,就和另外一拨人拼桌了。坐在周文新对面的,是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他有些秃头,大腹便便的,戴着副老式的眼镜,一坐下就直勾勾地盯着周文新看。
周文新察觉到那人的目光,就尽量只和旁边的常媛媛说话,也很少动筷子夹菜。
那人依然不依不饶,主动和她攀谈:“美女,第一次来苗寨?”
周文新点点头,说:“对,第一次来贵州这边。”
那人扶扶眼镜,笑了笑,说:“那巧了,我也是第一次来。我姓吕,叫我吕哥就行了。碰到就是缘分啊,咱们还是对桌,来,喝一杯吧?”
说着,他把桌上的酒递给了周文新。
周文新摇摇头,回他:“不好意思,我不会喝酒。”
到这儿,氛围尴尬了起来,常媛媛见状,笑着说道:“吕哥,不带这样欺负女生的啊,要喝酒也是你们男的喝,来,这杯酒你干了?”
吕哥眼睛眯成一条缝,大笑着说:“好,我干了,我干了。”
他故意把“干”字拉长了尾音,然后意有所指的看向周文新。
余下的时间里,吕哥时不时把离周文新远的菜给她换过去,嘱咐她多吃点。
她一次次避开吕哥的目光,只淡淡地说:“谢谢吕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