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逆风,顺水 > 天台乌鸦(三)

天台乌鸦(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16班在南楼四层的最西边。

    黄老师训话,习惯站在教室后门外,因此她说了什么,同学们都能听到。当时除了杨羚洲,每个男生都不止一次被黄老师约谈过,或因为学习,或因为早恋,每个人对待约谈的态度都不一样。

    翔仔是逻辑反驳最强的那个,他总能听出黄老师言语间因果关联没那么严谨的部分,运用时政要闻、课外读物中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看法,对她的话加以反驳,美其名曰,补充。黄老师问翔仔,最近为什么跟理科班的男生走那么近,是不是在做跟学习无关的事情。翔仔顾左右而言他,声称不过是校内偶遇老同学,聊几句天而已。

    面对搪塞,黄老师自然很不满。她提醒到,十二年学习生涯,成败就看高考,高三如此紧要的关头,决不能心猿意马,学习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紧接着,我们听到了翔仔的补充。

    他从我国的人口总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出发,解释了我国推行应试教育的必要性,着重围绕应试教育在学生个性化培养方面的弊端,对使用考分、名次等量化数据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判的方式表示否定。随后,他搬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学科不对口的比率,点明大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对大部分人的实际就业并未起到帮助作用。综上,他认为,读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应当注重思想道德素质为主,科学文化知识为辅,与其盲目学习文言文、三角函数、量变质变、气候地貌等内容,倒不如好好分析自身特质,趁年轻到社会上摸爬滚打、积累经验来得更实际。

    这期间,黄老师会对他的看法予以纠正,但总会被翔仔带入到一个新的论调中。你来我往间,原本的训话渐渐变成对教育模式与个人成长话题的辩论。

    翔仔表述时思路清晰,语速略快,我都能脑补他全神贯注的那副表情。同学们听着门外的对话,就像听相声一般,尤其坐在后排的同学,捂着嘴生怕自己笑出声。训话结束,翔仔走进教室,脸上很少有沮丧的表情,走到后方还小跑几步,回自己座位上时,还不忘撩一下胡逼的头发。

    跟翔仔一比,对我的训话就正常多了。

    黄老师滔滔不绝,我低头不语,脸上流露着对批评的认同和犯错后的自责,但心里却想着,对面楼顶水泥柱上的鸟怎么还不飞走,老坛酸菜里送的小香肠为什么全是面粉,论坛上的美食版块点击量有没有变多。黄老师也知道我漫不经心,她曾在短文中曾提到:

    “还有胡清林,王佳瑜,杨佳伟,谈话时态度特别好,但其实一点没往心里去。”

    不久,郑思远制作了一批贴纸,上面除了有网站名、网址、宣传语,还印了几家大商场的商标,并标注为战略合作伙伴,当然,是经过对方授权的。

    接下来,我和翔仔的工作,除了走街串巷搜罗优惠信息以外,还要出入各个商场小区张贴小广告。我们去过富巷南、学弄、下菱、花园新村、富士花园、裕丰花园,专门找单元楼一二层的台阶张贴。老小区虽然容易进出,但住户以中老年人为主,因此张贴推广收效甚微;新小区管理严格,我俩以访客的身份进入后,总被安保人员尾随盘问,只得悻悻而归。

    这种简单粗暴的地毯式推广,看似速度快、覆盖率高,实则目标受众不精确,转化率低,但受客观条件所限,我们也只能采取这种方法。

    某个周日上午,翔仔、郑思远和我相约去保庆路电脑街逛,主要是想找些门店,请他们浏览我们的网站并提出一些建议,类似现在的用户体验。郑思远为了避开父母的耳目,总是深夜才上线工作,除了上新优惠信息以外,还要拓展论坛版块、填充网站内容,时常忙到凌晨一两点才睡,可以说为网站付出了诸多心血。看完我们的网站后,好几位老板表示,版块混乱,内容杂糅,没有使用欲望。起初,郑思远还能礼貌地倾听,并请对方指出优化意见,但一位年长老板所说的话,让他再也压不住情绪。

    “做这种网站有什么意思呢?广告满大街都是,干嘛到这里看?别做了,浪费时间。”

    郑思远立即反驳:

    “所以说你不懂啊,你不懂我给你介绍嘛,看都不看就否定别人的?”

    “那你别让我看啊,我反正是不会用你们这种网站的,没用的东西!”

    “本来也不是给你这种人用的!”

    “小伙子,这么说你一句就沉不住气,还创什么业?赶紧走!”

    我和翔仔见势不妙,连忙拉着郑思远走开,那位老板还在后面喋喋不休,跟一旁看热闹的店员吐槽我们三个。

    回去的路上,郑思远不停发牢骚,责骂这些跟不上时代的老家伙不思变革还打压创新。翔仔也略受影响,一方面是网站没有得到他人的肯定,另一方面觉得郑思远承受能力欠佳,不够忍耐。说实话,自己花时间、花心思做的东西,被别人轻描淡写地否定,确实是件难以接受的事,尤其在血气方刚的年纪,面对这种嘲讽还能忍气吞声的毕竟少数,所以我能理解郑思远的失态。

    翔仔说,这件事无论做得如何,好也好,差也罢,对方在没有全面深入了解前就轻率否定,说明他的意见对我们不具有参考价值。况且,很多人在发表看法前都未经思考,纯粹想用瞎掰扯来彰显自己有见地,因此别人怎么看我们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避免在嘈杂声中自乱阵脚。

    高三,煤渣操场上几乎看不到散步的同学,篮球场也很少传来咚咚的拍球声,周一到周五加上周日返校后的自习,被一遍遍的模拟考和答疑挤满。

    绝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个关头没有比备考更重要的事,因此本着对大部分同学负责的态度,个别同学被战略性放弃也情有可原。我和翔仔继续做着自己的事,商量着高考结束后一块儿租个工作室专心把网站做好。翔仔说,天涯也决定放弃学业,到南京进修发艺,学成后回余姚。这个消息不久便人尽皆知,天涯来校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当时有很多同学不理解他放弃学业的做法,甚至出现了个别尖酸刻薄的言论,引得我和翔仔颇为不悦。

    教室黑板上每天都会刷新倒计时天数,绝大多数同学除了用餐以外几乎整日在座位上刷题,半数以上都牺牲掉了午休时间,甚至有位女同学因为挑灯夜读昏倒被黄老师严厉批评。这样的氛围下,我有种被遗弃的感觉,加上和翔仔跑商务、贴传单、找信息时屡屡碰壁,我对所做的事情渐渐失去了信心。

    工作陷入瓶颈,我们五个碰面时情绪也有些低落,信息内容单一,更新速度迟缓,活跃指数停滞,各类问题纷纷浮现,大家深感压力重大。虽然邵烨伟时常鼓励我们,试图提振信心与热情,但在人员不足、资金匮乏、技术落后这些实际问题面前,大家确实力不从心。于是,我们商量好,高考前先暂停信息收集和商务洽谈工作,等考试结束后,一块儿租间工作室办公,高考后正值暑期消费旺季,会有大量的优惠活动上新,到时集中时间和精力,全面启动网站和论坛的建设。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五个碰面的次数逐渐减少,大家把目光重新聚焦到高考上。

    长期没把心思放在学业上的我,成绩早已惨不忍睹,与其说备考,倒不如说静静等待高考的到来,可我依旧没有紧迫感,轻松自然的状态与奋笔疾书的同学们一对比,显得格格不入,好像自己提前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一样。我喜欢语文和历史,英语、地理次之,对数学和政治最没兴趣。满分150分的语文,我平均能考105,发挥好能到115;数学考试从没超过100分,永远在及格线徘徊;英语笔试加听力,一般能考105分左右;文综只能考170分,超常发挥能到200。我们16班的数学成绩很不错,绝大部分同学能考到130分,文综也不差,平均分220左右,个别同学甚至能考270以上。但很显然,这两门是我的重灾区,光是数学就差别人近40分。

    我深知无力回天,索性彻底放弃数学。英语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需要词汇量的积累,临时抱佛脚也挽回不了多少劣势,因此,我把仅剩的时间都留给了语文和文综。

    高考进入最终倒计时,铺天盖地的试题和考卷渐渐退去,各位任课老师开始坐堂答疑,大家进入到最终的复盘阶段。

    黄老师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调整状态,切勿执拗于某一题某一解,与其钻在不擅长的内容里纠结,不如从容自如地面对那些有把握的题。为了纾解大家备考的紧张情绪,黄老师会时不时跟我们开玩笑。

    “最后一仗啦,打完你们就彻底解放啦。”

    “大学里碰到喜欢的人,要去追,知道吗?”

    “以后有时间,回来看看我嗷。”

    倒计时接近尾声,十二年学习生涯,终于迎来了验收的一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