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宋的内部繁华----外部屈辱22
【公元1276年,在临安城内举行了受降仪式,宋度宗的长子赵显正式宣告退位;
他的弟弟赵昰和赵昺很幸运地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可能是也寄希望于和康王赵构一样逃亡等待时机继续延续宋朝的国祚;
每个人心里还是抱有一线希望的,
朝廷的文武百官携带着皇室之人一直逃亡,逃到福州,公元1276年’赵显其中的一个弟弟赵昰在福州登位,称之为端宗。
已经危急存亡的时刻了,福州的小朝廷还争斗不休,真是生命不止斗争不惜,让人不知该说什么好;
同年十一月的时候,蒙古军队已经逼近福州了,宋小朝廷危在旦夕;
又一次大逃亡开始了,宋朝的大臣陈宜中、张世杰护送赵昰和赵昺又是乘船向南逃亡,
此时发情况更加糟心,因为连陆地都登不了了,小朝廷只能海上进行。
公元1278年,宋朝的文武大臣逃到雷州,同年四月,赵显的弟弟年仅十一岁的宋端宗赵昰在这无尽的逃亡中不幸去世。
陆秀夫和众大臣一起拥立赵昺为帝,不管小朝廷逃到哪里去,蒙古的军队就像是闻到味就追过来了;
同年,在元军的猛攻之下,雷州失守,大臣们带着新立的幼帝继续逃亡;】
赵匡胤呆愣愣的,他知道大宋已经穷途末路了,也没有什么生气的想法,只是觉得感同身受的悲凉,一代一代又一代,
尽管所有开国皇帝都想过千秋万代,但是,历史就在那边冰冷的从来不会改变、残酷无情;
况且一开始沐沐姑娘就说了宋朝的国祚,宋已经穷途末路没救了;
赵匡胤也不是一个容易灰心的人,但此时此刻他都想劝说另外一个世界的大臣们;
算了吧,认命吧,隐姓埋名的活下去;
已经死了一个幼帝,新立的也是幼帝,那小肩膀如何能承受得起祖辈作的孽;
所有皇朝的皇帝都心有戚戚焉,一旦王朝末路,只能像一个丧家之犬一样被人追逐逃亡;
柴荣想想自己的寿命,又看着跪在底下已经面无血色的赵匡胤,还是将人扶了起来;
【此时朝中的大臣们带着小皇帝已经逃亡到崖山了,退无可退;蒙古族的军队在南宋汉人叛将张弘范的带领下在后面步步紧逼;
对崖山发起最后的总攻,到了这个地步,宋朝的军队已经没有办法绝地翻盘,再也无力继续战斗,宋朝的臣民们已经溃败不堪了。
陆秀夫担心皇帝赵昺如果突围不成反而被元军截获,那么靖康之耻会不会重演,坚决拒绝,他不允许宋国臣民的脊梁被异族再一次的打断;
他也清楚这一次大宋的气数是断绝了,没有任何希望;
陆秀夫回到自己的船上,拿着剑驱使自己的妻子投海自尽,他不允许宋身后还有任何污点】
所有朝代的百姓们都默不作声,这是对王朝消灭的最后一点尊重和悲哀,所有人都知道即将会发生什么,这样的忠诚值得大家的敬意;
【之后,陆秀夫换上自己的朝服,回到大船上礼拜小官家赵昺,哭着对他说:“陛下,国事发展到现在已经一败涂地,没有丝毫希望;
而陛下您是官家,理应为国殉身。德祐皇帝(恭帝)当年被掳北上,已经让国家羞辱至今,现如今这种情况陛下万万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陆秀夫说完之后,将国玺牢牢地系在腰间,然后背着年仅九岁的小皇帝赵昺背在身上,没有给旁人一点的反应机会,直接就跳入大海当中,以身殉国。
大海多么美丽又多么地危险,只是顷刻之间,君臣俩的身影就被海水全部吞噬,就像从来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一样;
在其他船上的文武百官大臣,宫眷,还有将士们听到官家投海这个噩耗,顿时哭声震天,几万人纷纷投海殉国,不愿做亡国之奴。
次日张世杰率领水军余部已经突围出来到海陵山脚下想要救下官家,但是不久就有人带来了陆秀夫背负小皇帝一起跳海殉国的噩耗。
海上浮尸十万,全部都是大宋的臣民;密密麻麻的,让人不觉恐惧,只觉得绝望;
张世杰想要侍奉杨太后再寻找赵氏的后代来登上皇帝之位,意图东山再起。
但是杨太后这一届女流之辈啊,在听闻赵昺投海殉国之后,也赴海自杀了。】
赵匡胤连气都不敢出,此时眼睛里有些泪花,都怪沐沐姑娘讲解就讲解们,竟然还带着视频,那一幕幕就演绎在自己的眼前,就好像见证殉国的发生;
年幼的皇帝懵懂不知所措,但还是随着自己的大臣以身殉国;
而陆秀夫的悲呛与无力让视频外的他们都感到十分的绝望;
风尘仆仆的张世杰听到官家以身殉国的那一瞬间,眼睛里面的战意迅速泯灭,好像一具行尸走肉,灵魂已经不在;
所有人都想为这个饱经风霜的将军擦一擦额头上溢出来但当事人浑然不觉的鲜血;
海上那一具具密密麻麻发尸体,怎么会如此多啊?不战死就殉国,似乎在最后关头,这个一直被沐沐姑娘阴阳怪气嘲讽怒其不争的“大怂”也有了铮铮铁骨;
【不知道张世杰是怀揣着一个怎样的心情将杨太后葬在海边
在这个绝望的时刻,老天爷并没有给众人收拾心情的时间,也无心南宋的军民有多么地悲壮,海上的天气说变就变;
飓风又一次地开始在海上肆虐,手底下的将士们眼见着天色不好,海上凶险万分,连忙劝说张世杰到岸边躲一下风暴。
但是张世杰此时心里实在微凉,他看着在狂风暴雨中犹如一叶浮萍没有任何依靠的宋家船只,拒绝了部下的请求。
一脸绝望的看着不平静的海面说道:“没用了,还是与诸君共甘苦吧!”
他接着有神色模辩地看着远方,瞳孔里的目光也不知道聚焦在何处,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