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帝国双璧---大汉的兴盛与衰亡1
他根据沐沐姑娘的言语,将刘邦拘到咸阳里,
天幕说吕雉有大才,始皇帝已经将吕雉放在李斯的手下学习,
他不在乎男女之别,只要吕雉有才,真的能接下挑战,
始皇帝不介意让吕雉爬的更快,谁让她是沐沐姑娘点名赞赏之人呢!
唐 贞观年间
唐太宗李世民也舒了好长的一口气,天幕终于出现了,
这几个月他们通过天幕透露的信息加紧地建设大唐,
水泥路的配方真的不是吹的,坚硬的最强的勇士使出最大的力气都不能用肉体砸碎!
程国公这个憨憨在第一条水泥路建成之后,竟然卷起铺盖在上面躺了一晚上,
第二天他躺的地方一点痕迹也没有,
长安城内一座座水泥房子已经拔地而起,
军队上的精锐已经装上了马镫和马鞍,战斗力果然提升了一大截。
贞观臣民都期盼着天幕再一次出现,东瀛小国也已经被拿下,银矿果然很多
但是,等待了七天又七天,天幕迟迟不再现,贞观臣民们长叹,
觉干活都不得劲儿了,时不时地要到外面看一眼天空,
万里无云啊这样的好天气,天幕为什么还不出现呢?
他们只能在陛下旁边蹭蹭回放,陛下的功德值可真高,竟然怎么花都花不完
哎,太羡慕了,
这功德值还引起贞观臣民的反向内卷,大家都想做的更多,做的更好,
要不然就自己的功德值最少,
那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丢人现眼嘛!
天幕在七个月之后可算是出现了,原来沐沐姑娘所指的七天是七个月啊,害的他们白白担心了一下。
“也许在沐沐姑娘那边就只是过了七天而已!”
“您是说,我们这边一个月等于那边的一天?”
“哎,不无这种可能啊!”
汉武帝刘彻看到天幕的出现激动的喜不自胜,他真的在倭国找到了银矿,天幕虽然不怎么搭理他,
但刘彻还是单方面认为沐沐姑娘最喜爱的就是汉朝。
这不,自己想要打匈奴缺钱,沐沐姑娘就天降银矿;害,就是嘴硬心软的小姑娘嘛,他刘彻懂的懂的!
只不过桑弘羊说不能大批量地将银矿投入到民间当中,汉武帝刘彻虽然不太懂,
但桑弘羊能赚钱,他还是比较听取桑弘羊的意见,
虽然花起钱来有节制不怎么痛快;
但是,手里有钱不花和手里没钱不花,那完全是两码事,就很有底气!
猪猪的手都紧张地缠绕在一块,他特别期待,不知道沐沐姑娘还会给汉带来什么好东西;没有什么好东西也没关系,秦朝说完了不就是该汉朝了吗?
希望沐沐姑娘事实就是多夸夸那个什么千古一帝叫刘彻的啊!
比起汉武帝的紧张加期待,朱元璋对于这又出现的天幕只觉得有些不耐烦。
说的都是些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古历史,这种东西翻翻史书不就行了吗?
而且小姑娘家稍微有点知识就卖弄,一点都不安于室,
这么大年纪了也不相夫教子,真不知道后世是怎么教养女子的!
阴阳协调,男在外,女在内!
这后世之人身为女子,竟然如此恬不知耻,大庭广众之下卖弄学识,真是丢人现眼。
更何况,她的说话直接让大明的女子都开始学坏了,
竟然一个个地想光明正大地走在街上,这成何体统,
女子不安于室,阴阳失调,那国家不国,家将不家。
更有那沿海的百姓竟然对闭海的政策提出抗议,这群刁民听到一点外面的学说,连自己的想法都没有,
就开始吵闹起来,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天幕。
还用银矿吸引无知之人,倭国弹丸之地,哪有我天朝上国地大物博,
天幕上的后世之人实在不知所谓,言之凿凿地误人之地。
若不是朱元璋拿这天幕毫无办法,他早就像“文字狱”那般将这后世之人抓起来扒皮萱草了,
不良居心昭然若揭,竟然动摇大明地统治,罪不可恕!
朱棣拉着太子爷一起去到东宫,
他可不想和老爷子一起听天幕感觉心塞的很,也不想一个人听后世之人讲解,
所以拉上了最敬爱的大哥一起,后面还串着一群哥哥弟弟们。
大家都愿意跟着太子爷,实在是因为自家老爷子不仅脾气不好,还会出言侮辱沐沐姑娘。
沐沐姑娘多好啊,不仅讲的知识很有趣,所带来的东西很厉害;
关键是她还透露出了太子爷的病啊,未来的永乐大帝抿了抿嘴。
他不理解爹为什么一开始明明对沐沐姑娘是感恩戴德的,为什么后来还说沐沐姑娘是小人,特意诅咒太子爷,
什么女子之言不可信之类的。
就算娘很生气,爹也固执的很,更何况大明的百姓造反和天幕上的沐沐姑娘有什么关系啊,
就是老朱家没做好呗,结果爹竟然说都是天幕上的沐沐姑娘让大明百姓不安分。
朱棣不了解,但是他对上他爹,那是一点胜算都没有,所以他最近都不爱往爹面前凑,
只想和太子爷在一起,因为朱棣很喜欢沐沐姑娘,也觉得沐沐姑娘说的很对。
倭寇不安分就应该使劲地把他们打服、打废!
未来的永乐大帝朱棣很是看不上老爹这种窝在家里的做法
“太子爷,以后你上去了,弟弟能去打倭寇吗?”
朱棣摩拳擦掌,他感觉自己体内有股邪气,这股邪气大部分都是冲着倭寇去的,
其实也有一点是对自己爹政策的不满,哎!
爹实在是太固执了,凡是天幕上的东西,他一点儿也不想用,嫌弃出自女子之口。
朱标摸了摸弟弟的脑袋没有说话,但看向爹所在的宫殿又看向那遥远的边界
沿海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呐。
说实话,朱标也很期待沐沐姑娘会再说些什么,他要从中提取更多的消息;
朱标和他爹不一样,他爹未打天下前,思想和经历全部都固定住了,
等登上帝位之后,朱元璋的思想已经完全凝固,
他所认定的事情几乎没有人能改变,最多只能微乎其微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