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 > 第58章 辛弃疾的北伐梦2

第58章 辛弃疾的北伐梦2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词。

    首先是词牌名与题目,词牌名“永遇乐”原本是宋代的宫廷乐,北宋时被文人用为词调。

    题目是“京口北固亭怀古”,首先表明了登临地点:北固亭;“怀古”表明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现在先听一遍这首词的朗诵,你们可以跟着读一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词中的激愤之意,扑面而来啊。”

    苏轼看着与自己并称的辛弃疾的词。

    “北宋,南宋,其中的天差地别,造就了不同的诗风啊。”

    “弃疾,去病,”汉武帝念着这两个名字。

    他问卫青:“仲卿,你说这辛弃疾的名字是不是照着去病取的?”

    “臣不敢断言,但是有五成可能。”

    毕竟去病未来的成就可是武将最高的,后人仰慕敬佩也是正常。

    “朕觉得就是照着去病取的,这可是朕未来冠军侯啊!”

    转而又感叹,“这辛弃疾也是一员猛将啊,如果在大汉就好了。”

    【这首词化用了很多典故,我们来看看第一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意思是: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复存在了。

    这里面提到了的人物,孙权孙仲谋。他继承父兄基业,西拒黄祖,北抗曹操,战功赫赫,先建都京口,后迁都建康,称霸江东,为世人公认的一代英雄豪杰。

    作者以“千古江山”起笔,喷薄而出,力沉势雄,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英雄气魄和无比宽广的胸襟,也说明了作者写诗为文的起因不是囿于一已私利,而是不忍见大好江山沦落异族之手。

    同时辛弃疾对孙权很是佩服。这一句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仰慕和怀念,对统治者的指责,以及想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愿望。】

    孙权想着,虽然他没留下什么诗名,但还是有后人写诗称赞他的。

    “这辛弃疾的词写得不错。”

    【接着看。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意思是: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里是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这里提到的人是刘裕。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师北伐,先后灭掉南燕、后秦建立刘宋。

    而如今,英雄刘裕的居所,也沦落为毫不起眼的“斜阳草树”与“寻常巷陌”,再也不复当年的辉煌与气势了。】

    南北朝在之前提起的时候,大多是负面的形象。

    没想到现在竟然也有英雄人物会被提到。

    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现在自己的成就被肯定,刘裕也觉得高兴。

    他不擅文墨,但是听了这首词也觉得高兴。

    “把这词记载下来。”刘裕吩咐侍从。

    【这是词的上阙,现在思考一个问题。

    为什么辛弃疾在这里要提到孙权和刘裕?

    先来看看孙权和刘裕的共同点。

    孙权在京口建立吴国首都,击退北方来犯的曹操;

    刘裕出身寻常人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率兵强马壮的军队,驰骋中原,何等豪迈。

    他们的共同点:1、都在京口起步;2、都是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再看同样都是当权者,南宋小朝廷又是怎么做的?

    他们偏安一隅,置千百万中原百姓“遗民泪落胡尘里,遥望南师又一年”。

    所以作者由京口这一历史名城联想到与京口有关的历史英雄孙权与刘裕,共蕴含了三层意思:

    一、表达了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给作者带来的无限怅惘的感受:时间一如滔滔长逝的流水,不禁抺去了历史英雄的丰功伟绩,也卷走了风流人物的风采神韵,当年的英雄所留下的也只有荒芜的“斜阳草树”而已。

    二、由于世无英雄,奸臣当道,皇帝昏庸,致使曾经英雄辈出的锦绣江山痛落敌手,中原人民沦为异国之奴,而又看不到收复故国的希望。此情此景,无不激起作者心中翻江倒海般的丧权辱国之痛。

    三、把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困顿与历史英雄人物功成名就、名留青史作对比,表达了对英雄们的追慕与缅怀,羡慕他们都能够大展才华、建功立业,而自己却屡被贬谪,遭遇坎坷,抒发了自己怀才而不能施展、有壮志难以实现的无奈心境。

    悲凉之感、怅惘之情,溢于言表,为全篇奠定了沉郁苍凉的情感基调。】

    南宋朝廷表示,别骂了别骂了。

    知道了南宋就是偏安一隅,皇帝昏庸,官员无用。

    被指着骂的一众大宋皇帝,赵匡胤表现得最激动。

    早就知道大宋后来的皇帝没一个顶用的,他的儿子已经全部被他派去军中锻炼了。

    现在再次看到大宋这些事情,他还是气得不轻。

    被提到的昏庸皇帝宋孝宗赵昚、奸相韩侂胄,两人的想法却不一样。

    宋孝宗赵昚觉得自己很冤,他跟高宗不一样,北伐过,只是失败的代价太大,需要给百姓时间休养生息。

    现在丞相主持北伐,他还没做什么呢,就被骂昏庸。

    韩侂胄觉得,自己虽然是为了盖世功名,但是确实是主持了北伐啊。

    这后人是怎么回事,南宋偏安一隅他们骂,自己北伐也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