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半个盛唐3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几幅图,最后再来总结。”
“首先是月夜渡湖,是文中的这个部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几句有什么样的意境特点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标一下重点字词:飞、照、送。“飞”“送”两字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飞”可见速度之快,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
““送”拟人手法写出作者前往天姥山的急切。“照”字写出了明月与人如影随形。山清水秀,猿声阵阵,追慕谢灵运的脚步,梦里神思飞扬,飞渡镜湖,飘到了天姥山。”
“这里给你们补充一下,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于政治,但到了刘宋时代,他的试仕途地位收到了威胁,很不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带着僮仆们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派遣政治上的不满。”
“提到谢灵运,也表明李白对前贤的追慕和仰望。李白也有徜徉山水,鄙弃俗尘的愿望。这幅图景中,通过明月,镜湖,荡漾的绿水,猿鸣这些意象,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意境,可看出此时作者的心情激动欢快愉悦,急切想要到达天姥山。”】
李白对于后人怎么分析自己的诗并不在意。
只是没想到能分析得这么详细,仿佛把他整个人都拆开了,仔仔细细观看他的内里一样。
饶是一向豁达的李白,都有点不自在起来。
但是对于谢灵运,他大方的推崇起来。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我们来看看第二幅图描写的又是什么呢?”
“第二份图描写的句子是这几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这一部分是白昼山景。穿上谢灵运的专用登山梯子,仰慕谢公的才华,追随谢公的脚步。
青云梯,写出作者勇敢攀登山峰。“海日”“天鸡”这些意象写出天姥山的高峻。
天鸡是神话传说天上的鸡,可见李白对于仙界的向往,也为本诗增添浪漫色彩。
李白登山之后,见到了冉冉升起的红日,听到天鸡的啼叫,这些景致让作者心里大为赞叹,通过这些意象,营造了壮美奇绝的意境,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看到了从未见过的风景,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南朝谢灵运直观感受到了李白对自己的仰慕。
抚摸着胡子,欣赏了一下李白的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
“诗风绮丽梦幻,这后生也是一个喜好游玩的人,如果他也生在这个时代,我必定也要与他交往一番。”
旁边的人附和:“如果真是这样,谢公就可以多一个知己了。”
“哈哈哈,他知我,如今我也知他,就算隔种数百年,我们也仍是知己。”
【“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幅图,黄昏山景。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在山石水花之间游玩了一天,流连在天姥山的美景中不可自拔。“千岩万转”说明山的石头奇形怪状,作者已经找不到道路,可以看出此时的李白已经产生了迷茫,不知该走向何处,心情可想而知是茫然的,不知所措。”
““迷花倚石忽已暝”正在迷茫之际,不知不觉间,天气忽然暗了下来,黄昏到来了。迷茫的心境加之黄昏的到来,天色暗沉,让人心中不免一惊。”
“美景吸引作者,作者因此沉醉其中,殊不知接下来的景物却带来了惊恐。“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殷”是震响的意思,“栗”和“惊”是使动用法,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乃至峰峦都为之发抖。
再加上青云欲雨,水雾缭绕,一层层的雾气弥漫开来,更加加剧了心里的恐惧之感。
通过以上这些意象,我们可以看出黄昏山景给人惊恐和恐惧之感。这些意象营造了离奇险怪的意境。”】
北宋,苏轼也在跟苏辙讨论李白。
苏轼:“李太白不愧是狂士,从这这首诗就可见一斑啊。”
苏辙却有不同看法:“从李白的诗就可以看出他的为人,华而不实,好事喜名。”
苏轼却说:“人生在世,都是俗人,谁不爱名呢?”
【“然后就是第四幅图了,夜晚仙府。从“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一直到“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里,都是描写的夜晚仙府。
“天空深不见底,金银台上,日月照耀,金碧辉煌。神仙驾着祥云,身着云霞般华美的衣裳,纷纷而来。虎鼓瑟,鸾是凤凰,吉祥之鸟为神仙拉车,仙乐阵阵,车声辚辚。”
“一派其乐融融,富丽堂皇,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画像,这简直是梦寐以求的乐土,这是作者梦游的高潮。”
“这是作者从未见过的仙人集会盛宴,可想而知此刻的心情一定是震撼的,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能够目睹这仙人盛会也是多么的幸运呀。”
“这一神仙境界在诗歌中作为意境,表达了诗人的人生理想:追求光明脱俗、自在逍遥、快乐无拘的生活。”
“这一神奇瑰丽的神仙境界又与前面熊咆龙啸的阴森恐怖之境与后面“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屈辱之境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反衬出诗人当时阴郁与沉重的心境。”
“梦醒嗟叹。梦醒之后苦闷犹存,不得不返回人间。烟霞盛景消失殆尽,可叹人生就像这一闪而过的虚幻一样变化无常。”
】
这诗描写的神仙境界浪漫又瑰丽,秦皇汉武这些想求长生的皇帝就很喜欢。
虽然又是一个对现实不满的诗人,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
这些流传后世的诗大概都是表达不满的,这些诗人大多数都是仕途不顺的。
自古以来,一路顺利扶摇直上的才是少数,所以这些诗能引得更多人的共鸣。
才能更加容易流传下去。
但是李白这诗写得是真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