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 章 一边学习,一边工作 第四节继续学习写作知识(续1)
五明继续写读书笔记:
在写作领域,素材的积聚方法多种多样。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种途径可供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重视观察与体验,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那些生动鲜活的素材。特别是对于文学创作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关键。毕竟,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里,本身就蕴含着无尽的文学艺术素材。这些素材以其最原始的自然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尽管可能稍显粗糙,但却充满了生命力,丰富多彩,而且是一切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的基石。从这个层面上讲,它们的魅力让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学艺术都相形见绌;与此同时,它们更是所有文学艺术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宛如一座蕴藏着无尽文学艺术资源的宝库,亦如一座永不枯竭的永恒“泉眼”,为每一部文艺作品的诞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支持。那些令人赞叹不已的杰出作品,无一不是深深植根于生活这座巨大的“泉眼”之中!正如同那句名言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
其次,深度探寻间接材料同样至关重要,也就是从书籍报刊、影视资料以及其他各类途径获取的二手素材。尽管这些素材或许已被他人进行过处理和整合,但其仍旧具备相当程度的参考价值。借助对这些间接材料展开的深入研究及剖析,我们能够拓宽自身的视野,汲取来自各个领域的知识与经验,进而为个人的创作赋予更为丰富多元的灵感源泉和构思路径。
其三,积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虚构和幻想来构建独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想象力就像一双翅膀,可以带我们穿越时空,翱翔于无尽的想象空间之中;而创造力则如同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新奇的灵感和想法。当然,这种虚构并非完全脱离现实,而是建立在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之上的。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升华和超越,是作者心灵深处的映射与写照。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大胆地放飞自我,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让奇思妙想在笔下自由流淌。通过合理地运用想象和创造,我们能够赋予故事中的角色以鲜明的个性特征,让他们在读者心中栩栩如生;还能编织出扣人心弦的情节线索,引领读者进入一个个充满惊喜和悬念的奇妙世界。如此一来,作品便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总之,在聚材的道路上,我们需将上述三种途径融会贯通,不断充实自己的素材宝库。并且,要根据实际创作需求,巧妙地选取和运用这些素材。唯有如此,方能创作出兼具深度、广度及魅力的佳作,博得广大读者朋友们的欢心与认可。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时刻保持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持续从日常点滴中汲取创作养分,令自身的创作源泉生生不息、永不干涸。”如果你无法触及这个独一无二的“源泉”,不能更进一步地深入到生活之中去获取“原料的矿藏”,占据“源头活水”,那么你将完全无法下手!你将会连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对于社会生活来说,如果想要获得它,所能依靠的就是观察和体验。而所谓的观察,就是要用我们的眼睛去“看”。既需要从远处“观看”,又要近处“体察”,对每一件事情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只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时时刻刻小心谨慎,关注各种各样的事情,多看多学,才能够更好地开始动笔写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无论面对什么事情,如果不经过精确且深入的观察,那么就很难下笔去描述它。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经告诫过他的弟子们:“一定要详细全面地观察所有你们想要描绘出来的东西,投入大量的时间并全神贯注地沉浸其中,如此一来才有可能找到那些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注意到或者讲述过的方面。”契诃夫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主张:“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眼神犀利、永不停止观察的人”,让“观察”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甚至进化成本能般的“第二天性”。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当有人询问他的“职业”时,他竟然诙谐地回应道:“哈哈,我呀,可是个‘研究人类内心世界的观察员’呢!从这件事情就能够看得出来,观察到底有多么重要了呀!它不仅可以做到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全面观察;而且也可以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点或者某一个方面进行着重地观察;甚至还能够将两种或者更多种不同的事物放置到一起来做对比式的观察哦。然而,不管最终选择使用哪一种方法来进行观察,都务必要牢牢记住这样一点:那就是必须得用我们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才行,切记千万不可以戴上其他人的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世界哦!否则的话,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将会被蒙上一层虚假的面纱,从而导致我们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呢。
体验,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的行为。它并非仅仅是用眼睛观察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我们沉浸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应该深入到其底层,亲自动手尝试、亲身经历、摸爬滚打。正如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所言:“唯有凭借亲身的体验,我才能成就一切;单凭想象编织故事,绝非我应所为。”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体验对于个人成长和认知的重要性。
通过全身心地投入,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细腻。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酸甜苦辣,都能在体验中得到最直接的感受。这种感受不仅来自于外在的刺激,更源自内心的共鸣和领悟。当我们用心去体验时,我们会发现平凡的日常也蕴含着无尽的美好和意义。
此外,深入到底层的体验还能让我们获得更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在尝试和经历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正是这些挑战塑造了我们的坚韧性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摸爬滚打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机会,让我们不断学习、改进,并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
因此,让我们积极拥抱体验,勇敢地投身于生活的洪流中。不论是旅行中的新奇冒险,还是工作中的挑战任务,亦或是与他人的交流互动,都可以成为我们获取丰富体验的途径。通过亲身实践,我们将开启一扇通向无限可能性的大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记住,真正的智慧和成就源于亲身的体验,而非空想和空谈。让我们行动起来,用体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如果没有亲身体验过,没有切身体会过,屈原又怎能写出《哀郢》和《离骚》这样伟大的诗篇呢?杜甫岂能写出《三吏》《三别》这样震撼人心的作品呢?同样地,如果没有亲身经历,曹雪芹大概率也是无法创作出那部传世巨著《红楼梦》的吧!
缺少了亲身的“体验”与切身的“感受”,生活便仅仅只是一个客观存在且不断发展变化的物体罢了。倘若不能将“主体”深刻的感悟融入其中,那么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精彩纷呈、绚丽多姿,都不过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无法真正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唯有通过亲身实践和用心感悟,我们才能领略到生活的真谛,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无尽魅力和力量。这种亲身参与的过程,不仅能够让我们对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可以激发我们内在的创造力和潜能,从而创造出更多美好而有意义的事物。并让其流动着作者的满腔热血、澎湃心跳以及不朽灵魂,赐予它前所未有且独一无二的深刻含义,那么“生活”将永远无法蜕变成名副其实的“艺术”!所以不难看出,不管是直接亦或间接的“体验”,对于文学创作来说皆是积攒素材的不二法门。恰如老托尔斯泰所言:“生活是货真价实的事物。人们所切身体验到的点点滴滴都会深深烙印在他们心灵深处,化作弥足珍贵的记忆。我们无时无刻不依赖这些记忆赖以生存。”说白了,所谓的“创作”,站在某个特定视角审视,实则就是作家对生活“体验”的一场美妙“回忆”。总之,“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亲眼看到过,那就如同一道无法跨越的铁门槛一样。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仔细观察,才能真正打开创作的大门!
其次,对于新闻文体(比如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以及应用文体(例如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简报等等)的写作而言,调查和采访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文体需要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作为支撑,而这些都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材料。通过深入调查和广泛采访,可以获取到第一手资料,从而让作品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能不断挖掘新的线索和视角,为创作提供更多灵感和思路。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积极开展调查与采访活动,并将其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之中。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作品内涵,提升作品质量;也有助于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都是它们“聚材”的重要途径。
“采访”,即调查、访问,这是一切新闻作者的“基本功”、“看家本事”。“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意思就是说,记者要腿勤脚快,要奔波、出没在一切新闻的“现场”。“报告文学的生命在于奔跑”,写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写报告文学,要“六分跑三分想一分写。”所谓“奔跑”,就是开动双脚,去进行大量而深入的调查、访问活动。这在整个写作活动中要占“十分”当中的“六分”。气力,是报告文学的“生命”所在!这就充分揭示了调查、访问的极端重要性。至于“调查报告”、不管是撰写“调查报告”还是其他类似的应用文体如“总结”和“简报”等等,都绝对不能离开“调查研究”这一重要环节。毕竟,正如那句名言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且所有的结论都是基于对实际情况的深入调查而来,绝非凭空想象或主观臆断得出的。因此,开展细致入微且科学合理的实地调查显得尤为必要。如果你正在写一份“调查报告”,那么你怎能不好好地去展开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呢?同样,如果你要写的是“工作总结”或者“情况简报”,你又怎能不先去了解具体情况并从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教训呢?
不仅如此,各种文体的写作都需要进行调查和采访。实际上,任何关于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科学等领域的论述作品,都离不开这种严谨细致且科学合理的调查研究。因此,我们的调查工作应该面向基层,而非凭空想象。与此同时,我们也坚信万事万物都是处于运动状态之中,并不断发生着变化和进步。基于此,我们所开展的调查活动也应具有长期性。当下需要我们去展开调查,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需要继续从事相关调查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够持续不断地认知新的事物并获取新的知识。”这段话从“认识论”的高度出发,将调查、采访的深远意义阐述得淋漓尽致、清晰明了!
总之,在某些特定的写作目标下,于特定的范围和时间段内,有效且重要的“聚材”方式之一就是:新闻、应用文体以及有规划的调查与采访工作,有目的地搜集写作素材,确实行之有效。
第三点,阅读书籍并从中学习,从书籍报纸杂志中获取写作所需的材料。人不可能每件事都直接依靠个人经验来解决。如此一来,从书籍、报刊中汲取知识和信息、获得间接经验,便成为另一种重要的“聚材”途径。尤其对于学术著作、辩论文章、考证文章、杂文以及知识小品等文体而言,如果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书面资料,那将成为一个极其严重甚至可能导致“致命”后果的弱点。
所谓“聚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多”。我们应该向“韩信将兵”学习,追求“多多益善”的境界。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普通的“文章”写作,同样也适用于更具艺术性的“文学”创作。表面上看,“多”似乎仅仅是对“数量”的一种要求,但实际上,它也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所在。毕竟,如果没有足够的“数量”作为积累,又怎么能谈得上“质量”呢?比如说,要写出一百行的精彩报道,就需要先储备两倍甚至更多的素材才行。假如只用一百行的素材去填充那一百行的报道,那么这样的作品必然会显得肤浅而缺乏深度。想要写出有深度、有内涵的报道,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素材来支撑,可能需要用到两千行甚至更多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挖掘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价值,让读者感受到报道的魅力与力量。两千行与一百行,就是“二十比一”:这就是他所主张的在“新闻”写作中材料“数量”与“质量”的一个比例。这个“底”垫得很厚实,很必要!其实,不仅写“报道”如此,写各类“文章”包括文学创作都需要这样。需要有大量的故事,方能获得少量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