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十八节在成都购买书籍(续1)
五明买了一本书后,继续在新华书店选择书籍,经过挑选,五明拿起了一本叫《基础写作学》的书,这本书主要内容有两编。
上编写作总论
“写作”和“写作学”。
“写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写作的“双重转化”性。
学习写作的重要意义。
写作的特点和规律。
写作自身的“特点”。
写作行为的“规律”。
写作“理论”和写作“训练”。
写作“理论”的指导意义。
”写作“训练”的目标及内容。
写作“训练”的途径。
下编写作过程论
写作的准备阶段。
聚材取事材料。
命题炼意主题。
谋篇布局传承。
定体选技技法体裁。
写作的行文阶段。
得其机遇。
贯通文气。
多种表达。
遣词造语。
讲究文面。
写作的完善阶段。
修改润饰。
这本书明确了什么是写作和写作学。
“写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本书里讲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写作”这个概念。用得较多、较普遍的一种,指的就是“写文章”,“搞创作”,“写稿子”。也就是说,它指的是一种行为过程,一种实践活动。
那么,什么是“文章”呢
古人、今人都给它下过不少定义。比如:有人说:“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青色和白色交错,就叫做“文”,红色和白色相织,就叫做“章”。这两个字合起来,都是“文彩”斑斓的意思。所谓“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桔子的颜色不是有青有黄吗它们“杂糅”起来,是多么的色彩斑斓!所以,由此可知,“文章”最初的意义只不过是对有“彩”的事物的一种状写。
《诗经》里说:“厉王无道,天荡荡,无纲纪文章。”周厉王暴虐无道,天下动荡不宁,什么“纲纪”,“文章”都没有了。这里的“文章”,指的是当时的礼乐、法度,由此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文章”的概念和后世的用法还很不相同。
晋人挚虞在《文章流别论》中说:“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宜上下之象”,就是宣示天上、地下的迹象、规则。“明人伦之叙”。这当然只是说些“官话”,“大道理”,封建的意味很浓;但接下去说要“穷理尽性”,穷极事物之“理”,尽抒人物之“性”,“以究万物之宜者”,探索、研究请般事物最恰切、最适当的内容及表现,这就讲得很地道、很精要了。挚虞这个人当时编了两部书,一部叫《文章志》,一部叫《文章流别》,系统搜集并分类编排了他所见到的各种文章,该是十分有价值的,可惜都失传了。但他为后一本书写的“论”却存留了下来。从他给“文章”下的定义来看,应该说标志了“文章”这一概念的初步定型。此后,虽有“文”“笔”之辨,“骈”“散”之争,但那都没有影响到“文章”这个大概念的流行。
近人陈望道先生在其《作文法讲义》中认为:“文章,是一种传达意思的工具”,“用文字传达意思的制作,就是文章。”唐弢同志在其《文章修养》中这样说:“人类大概都有表现的欲望,用文字的技巧来实践这种表现的,这就是文章了。”这两种说法,都比较简略、明朗。
《辞海》给“文章”下的定义是:“今通称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文字为文章。”《现代汉语词典》给“文章”下的定义是:“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和“泛指著作”。这两个定义应该说都是较简明、通俗的。
这本书认为,所谓“文章”,是以文字为媒介,或宣事明理,或表情达意的有篇章组织的信息传递。
有些论者认为“文章”不包括“文学作品”,指的只是“反映客观存在的真实事物的文章”。这是很难成立的看法。不仅和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观点相违背,与传统“文论”不合;而且也不符合理今人们的通行看法,在事实上也很难将二者界划清楚。因此,这种“区分”既不利于对古代&34;文论&34;的继承和借鉴,也不利于各类不同“文章”的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以获得多要多彩的发展,是很难令人同意的。
所以,“写作”是一种行为过程。它是一种借助书面语言完成观念。感情传递的复杂精神产品的制作过程。
“写作”又是一种能力体现。它是一种熟练运用文字,准确,严谨地表述思维的构制“辞采篇章”的技能和技巧。
“写作”还是一种工具、手段。它是一种社会成员同交流思想,传播经验,认识并改造世界及人类自身的重要武器。
这本书认为,人类自从创造并完善了“文字”以后,就开始广泛地借重它来表现思想,倾诉感情。这样,最原始、最初级的“文章”也就应运而生。“文章”写得多了,写得熟了,对“文章”的写作诸同题也就开始了更有意识地探索和总结。于是,研究和论述“文章”写作艺术的学问-“写作学”,也就接踵问世了!
这本书认为,在中国,“写作学”事实上是一门历史相当悠久,传统相当深厚的古老学科。中国是一个文章大国。对文章写作的看重,是历久不衰的一个社会传统风尚。古人习惯而直截地把这种作“义”之学称为“文章学”。
五明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就决定把它买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