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昭愍太子?
百里疑出宫后,又去了慈恩寺。
在慈恩寺的后山,有一处小小的精舍,布置成禅房模样,里头常年点着两盏长明灯,正中央供着两个牌位,香烟缭绕间,模糊了上面的字迹。
此刻,百里疑就端坐在蒲团上,阖着双目,不知是沉思还是打坐。
一旁是寺院住持空悬大师,他拈着手中佛珠,正喃喃念着大悲咒。
在一室静谧之中,窗格忽然一声轻响,七律的声音传来:“王爷。”
百里疑睁开眼,即便是在寺庙中,他眼底还是一片冰冷,如万年不化的坚冰。
起身开门出去,“何事?”
“陛下刚从秦家出来,就下旨让五城兵马司并大理寺协办北蛮细作一案,从今日起大索京城。明明是王爷的情报……”
“不出意料。不管是陛下还是秦家,都不会放心让本王来查的。也好,那几个偷偷潜进京城,想找秦云楼购买军械的北蛮人,这回一定也跑不了。要是大理寺真审出什么来,秦家和太后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王爷英明。秦太后此番,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一出行刺案,本是冲着皇后去的,不想王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仅如法炮制在太尉身上,还顺带救了乔家一次。”
他一提皇后,百里疑眯了眯双眸:“七律,本王交给你一件差事。”
“王爷但有所命,属下无不遵从。”
“潜进凤鸣殿,将皇后一言一行记录下来,每五日呈报给本王。”
“啊?”
七律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种听墙脚的任务。“王爷是觉得,皇后她有问题?”
“不,本王只是觉得,有趣。”
有趣?这是什么理由?哪里有趣?
百里疑并不多解释,只道:“本王今日看过,皇后身边有个宫女会武,不过远远在你之下,你去潜伏,不会有人发现的。”
七律苦着脸:“可是……”
“嗯?”
“……属下遵命。”
七律走后,空悬大师从里面走出来,“王爷。”
“主持,今日本王还要在此叨扰一晚,有劳了。”
“王爷虽身在佛门,心却不得安静。恕贫僧多言,您本该如大鹏展翅,羽翼横绝,却始终被往事困在原地,便是地下的先人见了,也为王爷忧心啊。”
说完后,见百里疑只是垂着眼眸并不言语,空悬长叹一声,还是走了。
夜半时分,还是在这间禅室,百里疑终于等来了他想见的客人。
“你来了。”
来人的脚步停在门口,“劳王爷久等。”
“不必多礼,定国公。”
百里疑转过身,看着独自前来的乔兴邦。
对方一抱拳:“今日之事,多谢王爷筹谋,老夫不胜感激。”
“国公太客气了,本王早说过,帮你是有条件的。国公漏夜前来,想来已经带来了本王要的答案。”
“是。”
乔兴邦上前,从怀里掏出个长条形的紫檀匣,恭恭敬敬地弯下腰,双手捧着举过头顶。
“这是当年……岑妃留下的东西,她当时交待,有一日王爷主动问起时,再将此物交还。”
百里疑接过匣子,却没有急着打开,只是握在掌心,来回抚摸。
乔兴邦起身,也看见了对面供奉的牌位,他过去上了三炷香,看着并排而立的两个牌位,一个写着“故先母岑氏之灵位”。
而另一个,则写的是——“故昭愍太子百里璋之灵位”。
……
一直等到后半夜,乔兴邦才拖着疲惫地身躯回了家。
结果一进院子,却发现乔致平正等着他。
“爹,您回来了。”
“二郎?你怎么不睡觉,专门在这等我?你大哥了。”
“大哥已去休息了,是我不放心,才想等您回来。爹,您是去见摄政王了?”
只短短几个时辰,乔兴邦却仿佛憔悴了许多,他疲惫地摆摆手,沉默着进了屋。
“你怎么知道的?”
“爹,摄政王可不是什么活菩萨,太尉里通外国的事,他有千百种方法可以处置,为何要帮咱们家呢?儿子才想着,是不是爹答应了他什么条件?”
乔兴邦却不答反问:“二郎,爹知道你聪明,读书也多,你可知道……昭愍太子?”
“昭愍太子……”
乔致平博闻强记,自然知道,这昭愍太子是懿仁太子之嫡子,是太祖之嫡长孙,讳百里璋。只是后来英年早逝,三十岁不到就暴病而亡。
“爹为何提到他呢?”
“只是想起一些往事,你若有空,爹可以给你讲讲。”
乔致平坐到对面,恭敬道:“爹请说,儿子洗耳恭听。”
“从什么时候说起呢,哦,就从太祖起兵开始吧……”
建立大烈的太祖皇帝,本是一个乡野农夫,读过几年书,学了些拳脚功夫。若无意外,他本该一生如此,娶妻生子,终老乡里。
可世道不太平,连年天灾加上前朝的苛捐暴政,让他全家失了土地,成了流民。看着家人一个个饿死、病死,这个少年为了活下去,去投了义军。
当时民不聊生,朝廷昏庸,四处都有人揭竿而起,战乱频频。
在经历十多年的战争后,太祖从一个小兵成为了将军,并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势力也越来越大,俨然成了一方诸侯。
但直到二十八岁,他才有了自己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懿仁太子——百里平毅。
太祖欣喜若狂,且自儿子打出生后,原本焦灼的战事变得势如破竹,在百里平毅十二岁那年,太祖一路攻破京城,坐上龙椅成了皇帝。
他登基当天,只下了两道圣旨,第一是定国号,大赦天下;第二道就是封自己心爱的长子为太子。
懿仁太子为人仁爱大度、博学多才,朝野上下无不夸赞,都认为他是最优秀的储君。太祖也对他寄予厚望,极为关爱,可天有不测风云,只是一场天花,就夺去了懿文太子的生命,死时年仅三十二岁。
太祖老年丧子,悲痛欲绝,可伤心过后,还要面对重新册立继承人的问题。
除了太子以外,嫡出皇子还有三个。此外,太子还有个年仅七岁的嫡子——百里璋。
到底立子?还是立孙?
太祖思虑了许久,考虑到自己年迈多病,国赖长君,才立了二皇子百里平城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宗皇帝。
但在同一天,太祖还下了另一道册封圣旨:立百里璋为皇太孙。
两年后太祖病重,临终前还放心不下,让百里平城发誓:百年之后,要传位给自己的侄子,也就是皇太孙百里璋。
“当时,除了太宗,太祖还召集了几大重臣前去作证。太宗当着众人发誓后,太祖当即写了传位诏书,言明继位顺序,然后把这份‘二传诏’密封在了玉匣内。
在场的大臣中,就有你爷爷,还有,岑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