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宁熙帝发现了什么
【我听说过妻管严,还第一次见识到丫鬟管严的。堂堂一个皇子,被一个丫鬟管成这样,因为害怕被丫鬟管,竟然躲到宗仁府来,多好笑啊】
【不知道的,还以为莲香是我四皇兄的老婆呢,哈哈哈哈哈,我是四皇兄可真怂!】
宁熙帝听到这里,眉头都皱起来了。
看来他得想办法处理一下这个莲香了,不能任由她这么胡闹,就算是云汐皇后生前嘱咐过要关照的,那也得她对得起这份关照才是,她可不能得寸进尺。
如果她实在是不配的话,他可以到云汐皇后灵位前请罪,处置了这个莲香,不能让她再害四皇子了。
此时,宗人府思过堂内,四皇子手中的毛笔顿了顿。
他听到一个稚嫩的婴儿声,正在笑话他。
这个声音是从思过堂外面传进来的,她叫他四皇兄,那应该就是他的弟弟妹妹了。
听声音像是一个女婴声,而他就只有一个妹妹小十一,可是小十一现在才两个多月大,怎么就会说话了呢?
再说了,就算会说话,这个声音的穿透力也太强了,直接从墙外穿进来了?他真的听得很清楚啊。
“李公公,你可有听到什么声音?”四皇子把毛笔放下,抬头看向管事公公。
管事公公一脸着急。
“哎呦喂,四皇子殿下,您可不可以不要再胡闹了?您可以先把祖训给抄了吗?您也知道的,不管您完不完成,都不关老奴的事,陛下都不会怪罪老奴,所以老奴催促您,并不是为了自己,是见不得四皇子殿下您又被责罚啊”
管事公公的话,萧礼渊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他只是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幻听,现在终于确认了,他确实是幻听,李公公这是啥没听到呢。
他想,可能是他太害怕莲香了,赶又赶不走,杀又杀不死,怼又不敢怼,毕竟那是他过世的娘亲叮嘱过要他照顾的人,所以他才出现幻听的吧?
“皇上驾到!”易德淼的声音打断了萧礼渊的思绪。
宁熙帝抱着小奶团子进了思过堂。
萧礼渊赶忙下跪行礼。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哎呦,这就是那个丫鬟管严啊,看着也不像是太胆小的样子啊,怎么就被莲香制服得服服帖帖的呢?啧啧啧】
萧礼渊身体微微抖了抖,又来了,他又听到这个小奶音了。
“你平身吧。”宁熙帝有些不高兴地说道。
萧礼渊站了起来。
【哎呦,四皇兄红光满面的,在宗人府吃不好,穿不好,睡不好,气色还能这么好,看来远离了莲香的魔掌,我这个四皇兄心情不错啊】
这次萧礼渊听到的声音更清晰了些,这声音就是从父皇怀里那个小奶团子那里传来的,可小奶团子根本就没张口!
思过堂内的其他人脸上并没有异样,萧礼渊再傻也知道了,他是听到了这个小奶团子的心声了。
他脸上惊骇无比,不过也没有引起他人的怀疑,大家都以为他是突然见到宁熙帝来了,有些惊慌失措。
“怎么这么久了,你还没有抄完祖训?你是不是打算在宗人府待到天荒地老?!”宁熙帝有些不高兴。
他已经从小奶团子的心声中知道,萧礼渊是因为害怕莲香才躲到这里来的,并不是偷懒。
但是哪怕是这样,他也很失望,萧礼渊堂堂一个皇子,他的孩子,而且是云汐皇后的孩子,怎么可以废物到这个地步?竟然对一个丫鬟那么害怕!
萧礼渊也知道自己惹父皇生气了,于是又再次跪下来。
“父皇饶命,儿臣一定会认真抄,努力抄!会早点抄完祖训出去的!”
萧礼渊是真的怕了,虽然他很害怕莲香,但是他也害怕他父皇啊,看来他不能一直在这里躲下去了,今天认个错,赶紧抄完,赶紧离开。
小奶团子要笑死了。
【现在知道害怕了吧?真是个胆小鬼,在自己宫里害怕莲香,到了宗人府害怕父皇,就没有你不怕的】
【但是四皇兄,你可真别怪莲香,莲香一直都是为你好的,她甚至比父皇还关心你。就好像她为什么要搅浑了你和荣国公府嫡女的婚事?因为那荣国公府的嫡女早就和她表兄有不正当的关系了。】
【莲香不希望这个世界上有任何对你不好的事情存在,所以当她知道荣国公府想找你赐婚的时候,就用云汐皇后留给她的一些信物买通了很多人,叫他们去打听荣国公嫡女的事,就打听出了那些腌臜事来了,但是她又没有实质的证据,有也不能说,所以只能到荣国公府跟前去闹】
【还有那临安侯府的姑娘也是,她也是听说临安侯府对你有意思,就用了同样的方法去打听,知道那临安侯府的姑娘喜欢抠脚,还不爱洗手,非常不注重个人卫生,还因此染上了一些病,她不希望你和那样的姑娘结亲,才又去搅浑了那门亲事的,甚至冒着被父皇处置的风险也要去做】
【这些年,她搅浑了你好多亲事,都是因为他打听到那些姑娘有这样那样的不好。唉,我说四皇兄啊,你也真是的,怎么就这么倒霉呢?为什么差点和你结亲的姑娘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这点你还真是连父皇都不如啊,虽然父皇身边有过宜贵妃珍妃那样的奇怪的女人,但相对之下,还是你倒霉一些】
【可惜了啊,你就是不知道莲香姑娘对你有多好,还逃她躲她,啧啧啧……也幸好莲香姑娘手上有云汐皇后给的令牌,要不然她都不知道被父皇处死了多少次了】
……
小奶团子的心声吐槽个不停,萧礼渊的脸上震惊的神色越来越重。
宁熙帝也在听小奶团子的心声,看着萧礼渊的神色,他突然感觉到什么,好像,这个老四也能听到小奶团子的心声?
要不然他无法解释萧礼渊脸上那越来越震惊的神情是怎么回事。
为了验证这一点,宁熙帝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