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赶路2
白翊青打开房门,东水坐在门口正用树枝逗弄一只毛毛虫。
“”
白翊青扶额没眼看,“东水,烧水,我要洗澡。”
“是,少爷。”
东水起身跑去厨房,想起什么又跑了回来,从怀里拿出一个瓷瓶交给她,“少爷,这是瑞王殿下给你的,极好的金疮药,能去腐生肌。”
白翊青一头雾水,打开瓶盖闻了闻,轻声喃呢:“干嘛给我金疮药?”
“”很快想到原因,噗嗤大笑:“哈哈哈哈哈”
院子太小,所有人都听见她清脆爽朗的笑声。
宁禹阎正坐在靠窗的桌前写信,朝窗外望去,白翊青正盯着他送的金疮药乐呵的样子,被他收入眼底。
宁禹阎寒烈的眉宇舒展开,多日的烦闷突然消散。
堂屋大门口,莫其与莫林望向笑不停的白翊青,莫其轻声说:“主子送瓶金疮药就能把他乐成这样?以后若送他奇珍异宝,他不得敲锣打鼓?”
莫林的手肘轻轻顶了顶弟弟,提醒道:“嘘!这话与我说说就行了,可别往外说白少爷的是非。”
莫其连连点头:“放心放心!”
沈天成坐在堂屋静静的喝茶,听到笑声朝外瞥了眼,轻喃一句:“白家这位少爷有些奇怪?”
他一时也说不上哪里怪。
白翊青进浴房洗澡,东水蹲在门外,眼神锐利观察四周,一副谁靠近他就咬谁的架势。
宁禹阎写好书信起身想去院子舒展筋骨,刚跨出堂屋,东水微微抬起身子,警惕的盯着他。
莫其上前呵斥道:“东水!你这么盯着王爷是大不敬!”
“王爷恕罪!少爷在洗澡,奴才得守好!”
东水抿嘴不语。
宁禹阎哑然一笑说:“放心,本王不会偷看他洗澡。”
东水躬身回应:“多谢王爷。”
莫林目瞪口呆:“真是个憨货,是怎么被选上当白少爷亲信的?”
东水见莫林一直盯着自己,憨笑着问:“我是不是长的很好看?”
“”莫林转身进屋。
‘咯吱’浴房门打开。
白翊青头上披着澡巾,虽然盖住了长发,但额头两侧依旧有不少黑发倾泻在外。
水滴还在落,身上穿着浅蓝色锦袍未束腰带。
休息一天一夜,脸色基本恢复如常,雪白皮肤在沐浴后的显得白透水莹,嘴唇显得更为殷红水润,正一张一合的说:“怎么都在院子里,王爷,可有事?”
“无事。”
宁禹阎发现沈天成也在注视白翊青,莫名起了心火,厉声道:“白翊青!成何体统!去束好发!衣服穿戴整齐!”
“是,王爷。”白翊青笑咪咪的回应,心里却在不断翻白眼。
头发湿怎么绑!
又不是没有穿衣服辣你眼睛!
有躁狂症吧你!
白翊青越想越不爽,关门前大声吩咐:“东水!去煮一大锅凉茶分给大家喝!没日没夜赶路那么多天,难免火气旺盛!”后面四个字,咬牙重点喊。
宁禹阎神情微愣:“”
沈天成惊愕的微微张嘴,转眼看向瑞王,他除了耳朵泛红,脸上并没有一丝恼意。
“天成,可有兴趣与本王下盘棋。”宁禹阎冷幽幽的问。
“是,王爷。”
连下五局,被虐杀五回。
沈天成心里郁闷,王爷果然火气很大,转念一想,也能理解,承王的事确实让人头疼。
担心出门惹人眼,连着五日,除了莫其上街采买菜肉,其余人一直在院子里养精蓄锐。
大姨妈走了,白翊青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飞鹰这时也传信过来,表示送圣旨的人已经到达天昌府。
皇帝命万将军长子万永宁带领两万兵马前去泽海州,暂时驻守泽海。
原本慎王的一万兵马押送去天昌府,等候瑞王前去处置。
白翊青得知圣旨内容后,从心底敬佩这个皇帝。
他没有‘宁杀错不放过’的想法,更没有为了配合承王的演出,而毁掉一万个家庭。
若承王得知皇帝已经知道他要造反,必定会破罐子破摔,带领大军南下。
瑞王依照张志义偷铁的账目上推算,承王手中有近二十万私兵。
万将军的二十万大军驻守在西北封地的出口,承王起兵不会太快攻进京都。
但是,北雁国正在北边叫嚣,目前他们只喊不干,倘若承王与万将军打起来,难保北雁会趁火打劫真的侵犯南岩国。
战争爆发,内忧外患,到时缺的未必是人,而是粮食。
几年前水灾,可谓是祸国殃民。
两个州府的百姓与土地遭殃,这两个州府正巧是产粮食最多的地方,占了全国粮税的四成,皇帝不得已免去灾区三年的粮税。
所幸这几年,南、北边境以及东海边境都很平静,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这才没有出现民间或军队缺粮的现象。
她看过地图,西边群山面积辽阔,再往西便是大海,与现代地图板块不同。
三位王爷的封地背靠群山,属承王的锦阳州地域最广,山中物资最为丰富。
封地说白了就是关王爷的地方,每年皇帝会派监察使去封地点兵,每个封地只被允许养一万个兵。
皇帝不允许练兵场和军营的面积过大,即便最大的锦阳州军营,最多只能容纳两万士兵。
白翊青很疑惑,承王把兵藏在哪里练?
听闻承王去锦阳州时,当地人口也不过二十多万人,这么多的士兵,又是从哪里招来?
次日,瑞王一行人平安抵达天昌府,万文光将军协同子女家眷在城门外等候多时。
“拜见瑞王殿下”万文光一家行跪拜礼。
宁禹阎下马快步上前扶起他:“万将军不必多礼!先回城,与本王说说泽海的情况!”
万文光带领瑞王一行人回将军府。
白翊青环顾万文光的子孙,儿子们长的很板正,让人一看就是领兵打仗的头头。
几个女儿长的正色端庄,见到瑞王相貌时只露出惊愕的目光外,并无其他异样。
子女的行事作风能影射出父母的教养,万家的家风端正,也难怪皇帝信任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