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元始混沌丹
就在宣和帝与陈安之研究丹药问题的时候,叶平早已经踏上了前往大西北的路上。
只是与其他历史上就位的将军们不同,叶平并没有一路骑马前行,而是坐在了马车里。点上了温热的火炉,手中还捧着一本有关于西北风土人情的书。这是早年一位章太玄门下弟子所写,虽然不是什么畅销书,却将地理等介绍的极为详实。
“这位丞相是真的有学识,只可惜一直没有什么代表作,也算是有些尴尬。他的弟子倒也有很多能人,不然仅仅是凭借他的权势,还不足以让其当上西北总督。有点意思,虽然时空不同,但仿佛这里的大秦,和我那个年代的大秦颇为相似。”
叶平感觉到了些许的劳累,将书本合上之后,若有所思地望向了窗外。
大秦起初一直采取的是休养生息的战略,很多年以来并没有对天玄产生什么威胁。
但自从这元朔帝继位之后,就展现出了特别的雄才大略,非常有胆识。
经过了一系列变法活动,大秦也彻底走上了变强的道路。只不过这个国家有个问题,那就是太过依赖于法度,有些近乎于暴政。大秦信奉剑道,是少见的一个国家修炼者都同一属性的国家。其中最强大的当然是要属皇家书院,其次便是军队了。
大秦的铁骑强者无数,若不是陈安之镇守,恐怕他们早就突破了大西北。
而且根据书中所说,两国边境并非是一直相安无事,大秦经常会组织小规模的进攻。
叶平叹了口气,前往大西北果然不是什么摸鱼的事情,搞不好还要打仗。
他现在对这些没有任何兴趣,想的大都是如何参与到紫微道院的试练之中。
若是能够得到粮种,那不止天玄的百姓会填饱肚子,天下人也都不至于饿死。
叶平总算是知道为何天玄的人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原来宣和帝一直在与大秦交战,所以连年赋税严重,很多百姓都需要上交粮食,不然也不会导致家里的总不够吃。更重要的是,他认为人族的内部矛盾容易解决,但人族整体的危险却还没有过去。
那就是地窟生灵,这么多年来几个国家之间连年交战,不少强者死在了战场之上。
若是能够将他们集合在一起,共同对付地窟岂不是美哉?
等这次前往驻区之后,一定要尽可能地扭转目前的局面,不能够再如此征战下去。
他对于宣和帝一直想要统一三国没有什么兴趣,因为他真正在意的是天下百姓,是人族的未来。若是还没等统一,地窟生灵就反攻他们,那还谈什么国家?人都没了,还有家吗?叶平摇了摇头,他不知道为何那些野心家们会看不到这点。
其实也不是宣和帝他们不懂,也正是因为有李淳风、伏天穹之流,才让皇帝们想得更多。
以为有了他们在,地窟生灵就不敢越雷池一步,就能够放下心来经营自己的事业。
就在叶平思考这些的时候,忽然间感受到了气息一阵波动,手中便多出来了一个东西。
看到此物,叶平骤然激动了起来。没错,这便是治疗陈安之的奖励。
经过了这些天的酝酿,陈安之的身体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于是叶平的奖励也到账了。
“居然是一枚元始混沌丹!没想到啊没想到……陈安之居然也得到了准王传承,果真如此,不然他的实力也不会如此变态!这枚元始混沌丹,便是他在传承之地所得到的宝贝。我就想着,若是他没有什么机缘,在噬骨尸毒的作用下,恐怕坚持不了几年就死了。”
望着手中散发着浓郁威压的丹药,叶平的眼中闪烁着极为浓烈的色彩。
有关于元始混沌丹的信息,青囊宝典早就同时传输到了他的脑中。
与此同时的,还有陈安之一直到六品境的记忆。这么多年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叶平开始消化起来。原来当年陈安之得到准王传承,还是与宣和帝有关。是宣和帝特别为陈安之准备的,而得到传承之后,陈安之则一举突破到了七品境,后面的事情就不知道了。
更重要的是,说来也是无心栽柳,陈安之许多关于战斗的经验,也进入了叶平的识海中。
由此他认识到了元始混沌丹的重要性,这是进行突破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保险。他并不急于在眼下的时候使用,可以如陈安之一般,在七品突破八品的时候使用。或者在有需要的时候,提前服用后突破到七品境,以面对有可能的危险。
有了这一层保险手段,叶平的心态也更加的从容不迫了。
接下来的几天,叶平一直在研究陈安之的记忆,倒是也乐得清闲,也没有什么人打搅他。
林家的八兄弟也被安排到了带去的人马之中,谁也没有感觉到他们有什么不正常的。只是感觉他们平日里不愿意说话,是叶平最为亲信的存在。他们也没有刻意隐藏自己的战力,当大家都知道叶平的身边有几个战力高强的五品境仆从时,也对他高看了一眼。
叶平还特别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做“山林八人众”。
叫什么林家八兄弟太过招摇,还是这样更好一些,而且风林火山,也代表着一种信念。
“大人,前方不远处便是大西北的军队所在地了。这支军队是神武公的麾下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名为‘神火’。皇上的意思,是让我们先在这里适应一段时间,随后便前往主力王牌军‘雷霆’。大人在这段时间,也好感受一下边境的气氛。”
一个中年人骑着马来到叶平的窗边,沉声说道。
叶平颔首,此人名为锦尚,也是江陵此前一直提拔的重要亲信。
靖安司内能人异士无数,锦尚的修为虽然不高,但处理各种事务却信手捏来,井井有条。
有这样的人在,叶平可以放心去做很多事情,不必事事躬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