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章 党争
崇祯设法努力确保自己的语调平和,持续向朱慈烺发问:“烺儿,你觉得袁崇焕是否宜受惩罚,或者应该对他宽待一些呢?”
这一问话让整个宫殿再度沉默。王承恩默默地站在一旁,静观局势。
这时,京师解围之后,最引人瞩目的议题之一就是袁崇焕的案子。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案子,牵涉到众多权益。
而周皇后也微微一愣,尽管她身居后宫,但也略知朝堂上的争议。大臣们争论不休,而年幼的朱慈烺无法参与其中。如果他言辞失当,不管袁崇焕最终的命运如何,都可能受到牵连。
周皇后感到为难,她匆匆说:“陛下,这里是后宫,依照祖训,后宫不宜插手朝政,而且烺儿还幼小……”
崇祯摆手示意周皇后不必继续言谈。周皇后颇感为难,但也不敢反驳崇祯。
朱慈烺稍稍犹豫,将手中的食物放下,谨慎回答:“这个……儿臣不敢妄下结论,应由父皇作出决策。”
崇祯微微皱眉,追问:“这是你真实的想法吗?”朱慈烺则在内心里不断抱怨:“这崇祯实在过于刁难!”、“我幼小无知,你却如此盘问!”、“袁崇焕的生死问题,不应该由你决定吗?”然而,他没有表露这些不满,只是回答:“父皇,这是我内心的愿望。”
崇祯略显古怪地注视着朱慈烺。他内心感到兴奋,因为他居然能窥视到儿子的内心。然而,他渴望更深入地理解朱慈烺的心思,尤其是那个唆使他的人。
因此,崇祯继续发问:“烺儿,如果非得由你选择,是杀还是不杀呢?”朱慈烺内心充满了不满:“这崇祯实在难缠!
”、“明明不了解,却提出那么多问题!”、“袁崇焕到底应该如何处理,你自己内心难道没有答案吗?”然而,他没有表露这些不满,只是简单地回答:“杀吧!”
崇祯强忍着口角不受控制的颤抖,思绪纷纷飞舞。
崇祯的面容变得相当难看。坦白说,这位逆子的观点似乎有一些道理!只是,袁崇焕私下与后金协商,还将毛文龙置之死地……这多少让人怀疑他是否把朝廷置于心头!将来难免会引发兵权的争夺!
这的确是一个复杂的局势。难以确定这位逆子心头是否还有其他打算。
崇祯努力克制内心的疑虑,继续探询:“烺儿,如果朕不打算除去他呢?”
【卧槽,崇祯,你在跟我开玩笑吗?】
【你不想清除他?如果没有首辅支持袁崇焕,或许他早就在城门口丧命了!】
【你还问我应该怎么办?】【若不打算除掉他,必须让袁崇焕付出代价,重新调整边境防线,与他的亲信保持距离,同时安排其他大将镇守关宁啊!】
【或者,考虑一下卢象升,他的天雄军实力雄厚,调派他前来,然后你可以召回祖大寿他们,融入京营,这难道不更合适吗?】
【对了,孙崇宗已经复职,正在收复滦州,或许可以考虑用他替代袁崇焕,担任蓟辽的督师!】
【崇祯,你的决策真的难以理解!】
朱慈烺内心嘲笑着,但表面上说:“父皇,儿臣无从知晓。”
而站在崇祯身旁的人听到了朱慈烺的言辞。不得不承认,朱慈烺的观点确实有道理!不杀袁崇焕,也必须减弱他的兵权!
政治一直都是一场权力的交换,若袁崇焕希望保住性命,就必须放弃一部分兵权,如果他不同意,那就意味着他可能怀有背叛之意!崇祯已经下定决心,只是关于将卢象升的天雄军调至关宁的问题,还需要深思熟虑。毕竟,大明的骑兵数量有限,将铁骑调至京畿是否有些浪费,还需认真权衡。
然而,孙承宗替代袁崇焕的设想,崇祯已经有了计划。这让崇祯情绪愉悦。他哈哈大笑着说:“烺儿,朕明了!”
“你真是朕的好儿子!”
崇祯的欢笑表达了对朱慈烺的高度赞赏。而朱慈烺则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这崇祯真的有毛病,你懂个什么,懂个屁!】
【朝廷里有那么多人要杀袁崇焕,你以为为了什么?只是政治斗争罢了,成基命要保袁崇焕,周延儒想要提升,他们不会停止追求让你除掉袁崇焕,再加上阉党余孽在一旁点火而已?】
【你以为朝廷里没有聪明人吗?】
【当然有,肯定有人看出后金在离间朝廷和袁崇焕,逼迫你崇祯清除袁崇焕,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要他丧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