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郡主万福金安! > 第102章 册立太子?

第102章 册立太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日上朝,群臣不知那个又开始起头,要求皇上册立新的太子。

    “启禀皇上,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储,懿德太子已逝世一年之久,臣上奏请皇上早日立下储君之位。”一位身着蓝色官服,留着一撮胡子的人一副义正言辞地说着。

    看官服应该是右都御史。

    “臣附议!”又有三位青色官服的大臣站出来。

    李承朗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此事朕自有决断,你们无需再提,无事便退朝,安和王随朕来。”

    见皇上这般说,提出要册立太子的人也不敢逼太紧,于是便高声道,“恭送皇上。”

    李承朗便在朝臣的恭送声中回了崇申殿。

    李承毅紧随其后。

    待李承朗坐在案桌后的龙椅上,又让人给李承毅赐了坐。

    “九弟,”李承朗突然喊道。

    “臣弟在。”李承毅可愣了愣,连忙回神应答。

    “你说朕应该册谁为太子?”李承朗直接问道。

    “这……”李承毅犹豫了一番,“这臣弟不敢妄言,皇兄膝下两位皇子都挺好,只是臣弟与他们年纪相差甚远,平日也不曾往来,不过都是皇兄膝下的龙子,都有过人之处,无论皇兄选择哪一个,臣弟都会全心拥护。”

    “有九弟如此说,朕心甚慰。”李承朗满意地点了点头。

    “皇兄过奖了,不过皇兄还正值鼎盛,立储之事其实也不急。”李承毅一副认真的表情道。

    “你就莫要安慰朕了,朕的身体朕知道,你又不是没瞧见今早朝上那群人,生怕朕死了,还没立下太子。”李承朗想到朝上的事,脸色有些难看。

    “他们也是想着早日立下太子,以安民心罢了。”李承毅小心地回道。

    “安民心,是安他们自己的心吧,朕是病了,不是死了,别以为朕不知道右都御史徐令中早就与那双邑县令联了姻亲。”李承朗冷哼道。

    六皇子的母妃便是双邑县令的嫡女。

    徐令中的嫡次孙求娶了双邑县令的嫡孙女。

    闻言,李承毅没有回话,而是顿了顿才道,“皇兄还是要多注意身子,大盛需要您。”

    “朕的身子,朕知晓,神农谷的人也不知何时才能到京,明泽今年十二了,但是资质普通,母族不显,明辉虽然才三岁,但是聪明伶俐,良昭仪更是江南巡抚吴佩的嫡女,只是年纪终究小了些。”李承朗似乎在思考些什么。

    李承毅见他说起这些,自是不好答话,只能微微低头不语。

    李承朗倒没在意,而是又道,“九弟啊,朕记得你当年也是师从宋道立吧?”

    “皇兄好记性,那时还不是因为太过顽劣,才被父皇赶去清河读了两年书,可惜臣弟就不是读书的料子。”李承毅状似有些不好意思道。

    “哈哈哈哈,”李承朗笑了笑,调侃道,“虽不是读书的料子,但却把你老师的女儿给拐了回来。”

    李承朗摸了摸鼻子,“皇兄就莫要取笑我了。”

    “好好好,不过,说起这个,朕还真有件事,想要你帮忙。”李承朗看向李承毅说道。

    “皇兄莫要说帮忙,上刀山下火海,臣弟义不容辞。”李承毅眼神坚毅地回道。

    “哎,”李承朗摆了摆手,“那有那么严重,就是朕想着你能不能请个庐江书院的先生回来给明辉启蒙。”

    “这……”李承毅有些为难,“皇兄,不是臣弟推搪,而是你也知晓,庐江书院的先生都是自愿去那里教书,而且是经过选拔,考试,他们不求名利,不要钱财,怕是有些难。”

    听到这话,李承朗也眉头紧皱,这些事他自然知道,只不过是想试试,以李承毅这个女婿的身份能不能请动罢了。

    “你尽管一试,若不成便罢了。”李承朗还是不死心道。

    “皇兄切莫如此说,臣弟自当尽心尽力,待会便派人亲自去一趟。”李承毅连忙道。

    “好!对了,今年的科举,进入翰林院里的几位新人,你觉得那个堪为师?”李承朗又道。

    毕竟若是庐江书院请不到,还是要做第二手准备。

    “这……”李承毅自然也明白其中的意思,只是要他举荐的话,实在有些为难。

    “无妨,就当朕与你,兄弟之间闲谈。”李承朗不在意地说道。

    无法推脱,李承毅只好装作认真思考了一番,最后才道,“若要说才学,自然是新科状元,但榜眼出自清河,若要臣弟选,或者就在这二人当中择一。”

    李承朗也点了点头,“嗯,许跃舟的文章倒是写得不错,方子昂听说还是你妻弟的得意门生,对了,慕家那孩子,你觉得如何?”

    随着话锋一转,提到慕云笙,李承毅倒是不知李承朗的意思了,斟酌了几番才道,“我记得那孩子此次名次在第五名?倒是有些真实才学,只不过怕是不及前三位。”

    “嗯,行,那朕再考虑考虑。”李承朗点了点头。

    “那若无事,臣弟先回去派人去清河探探口风。”李承毅准备告退。

    “嗯,去吧。”李承朗挥了挥手。

    李承毅便缓缓退了出去。

    回到王府后,便第一时间回了书房,写了信,快马加鞭派人送去清河。

    朝堂上的事,一般来说是不会轻易泄露,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偏偏今日的事就传了出来。

    如今在街上,或者在茶楼里,鱼龙混杂,各种市井人物都有的时候,就听到了许多的流言。

    比如现在,某座茶楼大厅。

    几个粗布麻衣的汉子聚坐在一起,就谈论起了朝中的事。

    “听说了吗,今日早朝,群臣上书要求皇上册立太子了。”

    “啊?我怎么没听说?”

    “对啊,你怎么知道的?”

    “这可是最新消息,还没传出来呢。”

    “那你怎么会知道?”

    “哎,这不是我那舅舅家隔壁大婶她娘家侄儿一个同乡在宫里当差吗。”

    “宫里当差?当的什么差?莫不是那公公?”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啧,你们管人家当什么差,咱现在说的是太子的事。”

    “切,谁当太子,关我们这等小人物何事?”

    “那倒也是,不过要我说,太子死了,三皇子被贬看守皇陵,四皇子疯了,不就七皇子听说才三岁,不就剩五皇子和六皇子了吗。”

    “不对,五皇子他娘是别国人。”

    “对对对,这样一数,不就剩六皇子了?”

    “六皇子?没怎么听说啊,要我说,反正我们有口饭吃,每日能赚个十文八文,谁当都行。”

    “嘘,可不能这么说。”

    “行了行了,几位客官吃饱了就散去,大庭广众议论这些,莫不是嫌命长了不成。”茶楼掌柜见他们越说越不像样,连忙出来制止。

    随着掌柜的话一落,几人似乎也见到了旁边人对他们扫来的目光,连忙吃完,接着一哄而散。

    没有人留意到二楼包间正有人与他们一般在讨论此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