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蒙古大军出门忘记看天气,小鬼子,算你走狗屎运
【大元帅忻都迫不得已,只能撤军回国。第一次东征r本,因为意外台风,而结束。】
【在彻底征服南宋之后,也就是七年后。】
【不甘心的忽必烈,又发动了第二次东征r本战争,那一年他65岁。】
【元军这次入侵r本的规模要远远大于第一次。兵力达到了15万之多,大小船只,将近5000艘。】
【可战争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海上的飓风,再一次不给面子。】
【元朝第二次侵略r本战争又失败了。】
大元位面。
燕京王宫。
晚年忽必烈。
“该死的台风,”
“若非这台风,那区区倭寇岛国,早就是朕的囊中之物。”
“刘秉忠何在?”
忽必烈这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大元开国名臣,阴阳占卜,奇门遁甲之术,无一不精的刘秉忠,刘大人。
若此战,有刘秉忠在的话,战况,绝对不会是这样。
忽必烈的喊声,没有得到回应。
“你们怎么都不说话,刘秉忠何在?朕要发动第三次东征r本计划。”
这时候一位须发皆白的大臣走了出来,面露为难之色。
“回陛下,刘秉忠大人,已经病故。”
忽必烈虽然此时已经70高龄,但他身体彪悍,丝毫不输一般成年男子。
“找!找,精通阴阳风水术士。朕势必要拿下r本群岛。”
忽必烈当即下令,全国上下,召集风水术士。
但突然又大臣出言劝阻。
“陛下,我大元常年征战,国库早已空虚,百姓已经开始积怨,此时攻打r本实为不妥。
还望陛下三思。”
那位汉臣劝谏后,又有掌管国库官员,管理民生官员,相继出言劝谏。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这r本岛国,当真是踩了狗屎运,两次都因为飓风才击退大元强敌。
这叫祈都的统率,也是愚蠢,要是本将军的话,
肯定在第一次的时候,就直捣黄龙,不给小鬼子任何喘气的时机。”
大秦,咸阳王宫中,大将军王翦横刀立马,威武霸气。
他抬头看向天穹,眼看元军二次东征,又宣告失败,他气得牙痒痒,同样作为名将,王翦自诩当世第一,
“王翦,孤,已经命李斯开始批量研发火药,等李斯等人研发出‘震天雷’之时,就是我大秦出战百越之地。”
“彼时,孤,可再次欣赏大将军的风采。”
嬴政自发现原来炼丹方士,用的的黑粉,便是后世口中所说的火药,他十分兴奋,因为受到忽必烈的刺激,嬴政也想把大秦疆域版图,进行再一次扩展。
而火药武器,震天雷,的研发,就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末将,定不辱使命。”
大将军王翦,虽然年过半百,但威风凛凛,杀伐之气丝毫不减当年。
“要是朕东征r本,就不会有台风作祟了,毕竟朕有整个大汉的气运。”
“想当年,朕带着2万兵力,就把王莽42万大军打得四散逃亡。区区r本岛国,根本不再话下。”
东汉位面,刚刚跟阴丽华经历一番腥风血雨之后。
刘秀抬头看天,却已经发现忽必烈第二次东征r本又失败了,而是还是因为在海上遇到了飓风。
刘秀气的牙痒痒,这忽必烈也真是运气背到家了。
在战斗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居然因为飓风,导致败北。
“这忽必烈差一点点运气啊。”
“若是朕东征r本的话,肯定会让我大明第一阴阳风水师,刘伯温随军出征,
那样的话,便能趋吉避凶,避开台风的时间,再发动侵略岛国战争。”
“只可惜时不再来,这忽必烈败的憋屈,只怪时运不济。”
大明位面,应天府,王座之后,朱元璋龙袍加身,
他在看到元军明明在战斗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本可以杀入岛国内陆,但却因为还是飓风,再次失败。
而且本次出征兵力达到了15万之多。
属实可惜。
就在朱元璋为忽必烈感到可惜之际,
天穹之上,天道之音再次响起,天幕之上,真人影像继续播放。
【忽必烈为了此次东征r本,可谓下定决心。】
【为了凑齐战船,忽必烈要求高丽国王在半年内,为他造好2000艘战船。否则就是兴师问罪。】
【高丽王,只好用平底船代替v字形的海船。导致整个船底没有一块完整的船板,都是由小木块拼凑二成的豆腐渣工程。】
【这也导致了船只的整体结构强度不够。风浪一拍打,就直接散架。】
【结果跟第一次东征r本一样,先是轻而易举的打败了r本。但由于日本在沿海外修建高大石墙,导致元军,根本无法登陆。】
【元军又遭遇了那该死的飓风作祟,飓风摧毁了军队的三分之一战船,大约有6万5千的士兵藏身大海。】
【元军死伤一片,好不容易上岸的元军,此刻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最后无奈被r本人屠杀。】
【第二次东征r本,又以失败告终。】
【忽必烈当时,也是极为不甘心,准备发动第三次东征,但当时大元对越南发动战争,陷入泥沼,又因为常年征战,导致国力空虚,】
【最后东征r本的第三次计划,由于时间推移,最终不了了之。】
【此后,元军又攻安南,击缅甸,讨伐爪哇,开启了攻城略地模式。】
【与此同时,对内计划,忽必烈不仅推举孔子为国民偶像,还修葺孔庙,重建官学,重用汉人官员。】
【中国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就是被忽必烈招入官场的。】
【而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此时来到元朝,阅尽东方盛景后,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由郭守敬等人修编的《授时历》也横空出世。】
【这部历法将一年定为3652425日,与地球公转的视角仅仅有26秒之差。可以说与华夏如今的公立相差无几。】
【但是他的出现却要比公历早了300多年。】
【按理说,此时百姓应该安居乐业。】
【可在忽必烈治理下,元朝居然爆发了400多次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