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只是觉得菊花有点紧
来人穿着朝服,中衣的袖口纹着金线,气质出尘,身材高挑,一双狐狸眼上挑,薄唇紧抿,唇边微微上勾,带着点笑意。
他发尖上还带着朝露的水汽,看向顾与的眼神却直白的很,让人无处遁形。
侄儿?
顾与蹙了蹙眉。
太子的胖老爹一共就三兄弟,其中一个夭折,一个去封地安享晚年去了。
面前人看着三十岁左右,年龄根本对不上,怎么可能是“太子”的叔叔?
只是听闻,先皇一次领兵上前线时,曾中了敌人的圈套,差点折在里面,还是当时的护国将军冯之勉带着一支精锐部队杀入敌阵,将先皇救了出来。
那时先皇感恩,破例与护国将军结为兄弟,将之封王封号,改姓为顾,世代延续爵位。
这么分析下来,面前这个人极可能是当年那个护国将军的儿子,如今的安王,顾双楠。
顾双楠见顾与怔怔盯了他半天,眉眼间带着柔和的笑意:
“侄儿可是不认得我了?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那时候软软小小的,可爱极了。”
顾与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小时候的事情谁记得,就算是太子原身,也那时候的记忆也很模糊了,再说,顾双楠就比他大个几岁吧,那时候的他还不一样是个小孩子。
“当然认得您,安王殿下。”
顾与不卑不亢地朝后退了一步,与他拉开一小段距离,脸上是一副模式化的微笑表情。
顾双楠狐狸眼一眯,忽然低呼了一声:“别动!”
顾与被骇了一跳,当真梗着脖子不敢动了。
对方伸手在他的发间,捻起几根发丝碾磨了几秒,抽回手的时候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在顾与的耳垂上轻轻摸了一下,弄得他后背汗毛直立。
“干嘛?”
顾与警惕地看着眼前人,眉毛皱得夹得死苍蝇。
“侄儿为何如此紧张,我只是拿掉你头发里的叶子而已。”
说着,顾双楠还抬起手,晃了晃手中鲜嫩嫩的绿叶,以证明自己没有说谎,可言谈表情之间,却带着星星点点的揶揄。
有病!
顾与缩着脑袋盯了他一眼,目光又不敢太毒,毕竟这人虽然年轻,但是跟胖老爹是一个辈分的,不能像怼顾成或者李志昌那样。
可怨气压在心底,就有点闷。
“安王还是称呼本宫为太子好了,作为天子的臣子,在这种正式场合不适合称呼得这么亲昵不是么?”
顾双楠眸子里闪过一抹极快的寒光。
像根针似的。
随即,目光又渐渐钝化柔和,嘴角的笑意未变:
“太子果真是长大了,变得不可爱了,以前小时候还会拉着我的衣角让抱抱。”
顾与 :“”
“不过 ”
顾双楠朝着顾与靠近了一步,在他的耳边轻道:“与儿可是越长越好看了,让人瞧了心痒痒。”
靠,你大爷的 !
顾与几乎是被这句话震惊地后退好几步,差点站不稳。
耳边传来顾双楠的轻笑声,震得他胸腔都在微微的颤动。
“太子殿下可真不经吓,开个玩笑罢了,至于这么紧张么?”
顾与瞳孔缩了缩,瞌睡都被这个狗日的给吓醒了。
他紧张倒是不紧张,只是觉得有点惊吓,而且莫名的菊花有点紧。
哪里有人会往这方面开玩笑的,尤其是皇室里的人,不可能不注重自己的名节。
这个顾双楠,怎么看怎么像个弯的。
“安王还请注意言辞!”
顾双楠绷紧了唇角,眼底带着探寻,目光慵懒地往顾与身上落:“太子殿下反应这么迅速,看来病是真的好了,如此甚好,甚好 。”
顾与总觉得这人话中有种耐人琢磨的意味,果然,下一秒就听见顾双楠道:
“近日坊间传闻太子殿下好男风,本王闻言后还真有些高兴呢,如今看来,不像啊。 ”
顾与简直想踹上面前的人两脚,无奈还没有付出行动,就听见太监在里面高声叫上朝了。
一场对话不欢而散。
顾与是揣着一股子闷气走的,反观顾双楠,一双眼睛笑得弯弯的,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顾与站在最前侧。
文武官员各站一边。
听着一些无聊的奏折。
顾与目光迷离,听得打瞌睡。
忽得,听见皇帝cue他:“太子,对于李爱卿的奏折,你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嗯?
什么?
顾与瞌睡骤然转醒。
有种上课开小差被老师点名起来回答问题的感觉 。
抬眼时,看到满朝文武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
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他根本没听清刚才的奏折讲了什么,只能厚着脸皮 ,硬着头皮问道:
“奏折上说了什么?”
众臣哗然。
议论纷纷。
“太子殿下的病刚好,就让他来上朝,是不是太难为人了?你看他都还不太清醒啊。”
“说的是啊。”
“啧,我看不太行,这么多年都没上过朝,听说也没有去宫里温书,脑袋里面装的都是吃喝玩乐那套吧,能说出什么来?”
顾与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怀疑他的工作能力。
他冷着脸皱着眉,跨着步子到那大臣面前,垂着头俯看着对方,冷笑一声:
“那就请徐尚书重复一下刚才的奏折,本宫看看能不能答上来。”
皇帝坐在高台龙椅上,捻了捻胡须,没有插话的意思,反倒是靠在龙椅上,优哉悠哉的看戏。
徐开明见皇上没有偏袒任何一方,也不怵什么,直接道:
“刚刚李将军汇报了与苏木接壤的山陵州现状,民心不稳,地区贫瘠,李将军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朝廷直接派军驻守,实行强压政策,毕竟那地方与外族相连,不实行高压政策,那些刁民不会老实,不知道太子殿下有何高见?”
顾与眯了眯眼睛,沉思了片刻。
众臣一部分等着看好戏,一部分忧思成虑,还有几个幸灾乐祸的。
没人相信顾与能够补充出什么来。
“山陵州几十万的人口,治理起来当然不容易,光是把情况搞清楚就不容易了,要想真正的把这片地区治理好,不花功夫去了解光靠镇压如何能行?本就民心不稳,用这种粗暴的手段,只能让百姓更加反感朝廷,更加反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