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好好好,你这么讲道是吧! > 第16章 行政建制细化

第16章 行政建制细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力行社惠农区行政小组组长兼任惠农区区长,副组长兼任副区长。力行社小组成员都为修士,政府公务员可以是有文化的普通人。

    惠农区政府公务员由即将举办的公务员选拔考试产生,因为这些百姓中也有一些想要搏一个出路的秀才、童生,至于举人现阶段不可能。

    职能部门组成参考现代,区政府:

    1政府办公室-负责牵头拟订全局工作制度,督促各处室贯彻执行年度工作计划;负责文件收发、归档、管理;负责公文核稿及政务信息报送;负责局内会议组织工作,督办会议议决事项。

    2技术局-负责技术发展相关事务,鼓励技术进步等行为。负责收揽全区所有手艺人统一管理、补助、培养。

    3民政局-负责管理专项社会事务方面的工作。

    4统计局-负责搜集全区一切有用或没用的信息。

    5建设局-负责全区的工农业建设事务。

    6交通局-负责全区交通道路的建设审批与维护。

    7国土资源局-负责登记全区所有国土资源。

    8人事局-负责全区所有人事调动、人员奖惩。

    9劳动局-负责全区劳动关系调节、节假日补助。

    10审计局-审计政府人员信息和全区百姓的人员信息。

    11发展规划局-负责提供参考性的发展规划项目书。

    12财政局-负责全区政府管理进账支出资金。

    13教育局-负责统筹全区的教育资源,规划学校、组织教育活动、开展文化节日。

    14民兵局-负责统计征调训练全区的民兵,在战时为军队提供预备役。

    15水利局-负责全区的水利工程建设。

    16治安局-负责维持全区治安环境,打击违法犯罪。

    17农业局-负责全区的农业相关工作的开展。

    暂时就这么多,正式运转之后再修改遗漏,现在人口较少不会出现太大差错。

    连姗暂时不考虑县一级的建制,作为惠农区和乐民区的上级政府-月潮县现在只是名义上存在。

    连姗委派胡耳朵、羊莹玉负责两区的政府组建工作,监督地方选举的公平性,一手督办由白老爷子组织的公务员选拔考试,组织开垦荒地,种植由力行社提供的作物种子。

    这样近千人就安置完成了。连姗催促弗拉基米尔等人迅速开展第二次吸引移民行动。

    ——————————

    科举的本质实际上是历代王朝选拔官僚的一种制度性安排。通过这种制度,源源不断的选出官僚。让这些人才为己所用,用以维系自身的统治。选出来的人才通过授予一定的官职参与国家的管理。同时给与通过选拔的人以特权,保持士子对于朝廷的认可和支持,也可以使庶民对这些阶层保持仰视和敬畏,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其中。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文科和武科,文科相对于武科而言,又称进士科,登科者均称为进士。清代文献中未标明者,一般指文科,文科是科举考试的主体,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之一。应试者必须经童试取得生员资格,然后经历乡试、会试、殿试,直至金榜题名。殿试后有朝考,用于选庶吉士。朝考后,除一甲进士及新选庶吉士外,其余二三甲进士由吏部依甲第名次分别授以官职。

    童试,即童生试、童子试,也称小考或者小试,民间又称为考秀才,是童生进入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童试严格上来说并不是科举考试的一级考试。由于明代推行“科举必由学校”之制,遂将学校教育纳入科举的轨道。除个别身份特殊的读书人,一般未经入学的读书人均无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童试分为县考、府考、院试三个阶段,一般三年两考,与生员的岁、科试并行。考试的童生由县而府,录送学院,时人谓,略寓三升之意。

    童生试的应试者一般均为未曾入学者、无功名的读书人,不论年龄大小,统称为童生,或称文童儒童,未冠者又称为幼童。一般需要符合是本县(府属之州、厅同)人,且非优倡皂隶之子孙,本身无刑伤过犯,又无父母之丧,可于试期公布后赴县署礼房报名,当堂亲自填写姓名、年龄、相貌、三代履历,取本县同考者五人互结,并指认本县之廪生保结。

    县考录取之后是府考。府考在县试之后一或两月,考官为知府,或者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府试也是考前一月出示考试时间及相关事宜。其他均与县试略同,区别是考试的条件比县试好,考试纪律比县试要严格。府试录取第一名称府案首。

    府考之后是院考,院试是童试的最后阶段,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也称督学,俗称大宗师,地位略低于巡抚,一般在布政使、按察使之前,为主管一省学校政令的长官。因学政别称提督学院,学政曾称提学道,故又称道试。院试以府为单位,学院亲临各府,故每省各府院试时间均不同。

    院试录取者即为生员。童试实际以院试为主,考试规范和纪律比县试、府试更严格。第一名称院案首。若县、府、院三试皆第一者称为“小三元”。新生入学,均为附生,待岁、科试,考列优等,可递升为增生、廪生。在学者统称为生员,又叫痒生,美其名曰茂才,又称博士弟子员、诸生,俗称秀才。生员是一种终身的资格,也是科举中获得的最低级的身份。

    乡试是科举取士的第一级考试,旨在选拔参加会试者。因分省举行,似古之乡举考试,故谓乡试,也称乡举。应试者是经考选之录送之生员、贡监生及其他杂项人员。中试者为举人,可参加会试。举人出身者,无论会试取中与否,不必再应乡试,可以按科无限期赴京会试,亦可经截取、大挑入仕。

    生员各应本省乡试,贡监生准应本省及顺天乡试,杂项人员则分别于各省及顺天应试。乡试有入场定额。参加者必须经过资格考试,称录送乡试。资格考试有科试、录科、录遗、大收等项。生员须参加科试,贡监生及杂项人员参加录科,通过者可参加乡试。科试和录科未能录取及因故未参加者可参加录遗和大收,通过者也可以参加乡试。

    自宋代以来即形成三年一考,历代相沿,清廷自顺治二年依明制定以子、午、卯、酉年秋八月举行乡试,丑、未、辰、戌年春二月举行会试。在正常固定时间举行的称为正科。另外有甲科、恩科都属于正科之外临时奉旨加开之科。恩科亦属甲科。皇帝登基、生日等因加开之科称为恩科。停科因政治原因暂停开科取士,谓之停科。

    乡试以省为单位,组织本省生员、贡监生等进行统一考试。一般而言全国统一时间统一场次在各省省城贡院举行。乡试共考三场,初九日为一场,十二日为第二场,十五日为第三场。乡试之考官有正、副主考官及同考官,主考官一律由京官出任。一般为进士出身。清廷对主考官的简派、受命及赴任、路费等都有详细规范。同考官由地方官中选派。负责阅卷工作。乡试中额人数时有变化数额不等。乡试放榜适值秋季,故称秋榜。因乡试取中之举人为科第出身的第一级,也称为一榜或乙榜,以区别取中进士的甲榜。

    ————————————————

    李耀东,今年24岁和家人一起加入弗拉基米尔的西迁队伍,一路上吃了不少沙子,也没怎么睡过安稳觉,风风雨雨都这么走过来了,到达目的地,看到一望无际的湖泊,在沙漠中屹立不干的绿洲。

    心里的担忧总算是散去了,一脸笑容的和家人说道:

    “你看,听我的,现在咱们来到这片人烟稀少的绿洲,开垦出来的田地都是咱们家的,毕竟这的众人缺少丁壮,应该不会太过贪婪,咱们第一批过来的总归也是千金的马骨。”

    他的妻子一脸后怕的回答:

    “要不是咱们跟着大部队,这一路上的苦够人吃撑几顿的,没准运气不好留在路上了。你也是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怕的性子,再有一次肯定不听你的话了!”

    他们6岁的儿子已经懂事了,给父母捶背,一言不发。

    像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他们虽然已经吃上了力行社分配给每一户的粮食,也总归有些埋怨路途遥远的言语,但他们都相信只要连姗不倒,他们就能在这里扎根,只要税收不重就能一步步的发展起来,到时候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相当于老家的小地主级别。

    夜色悄然笼罩大地,百姓一路上疲惫紧张,随着这一晚的安稳睡眠而逐渐恢复,人人心里都在期盼明天会更好。

    第二天家家户户都起的很早,百姓扶老携幼前往官署区域,穿过3米高的城墙,来到壮观的区政府,因为今天是今年的公务员选拔考试,就在官署区域进行。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因为急于组建基本的组织架构,所以笔试部分非常简单,读过书的都能通过,面试就增加一些难度了,面试官会与考生交流几句,确定考生的品行是否端正,能力适合担任什么工作,只有这两项都通过的才会被选为公务员。

    一是读书识字,二是品行良好,三是才能出众。

    当然人力稀缺,有一点才华的就算通过。

    李耀东很幸运,出生于地主家庭,只不过父母为了供他读书科举变卖田产,反正只要考取到功名,这些都能很快的拿回来,只不过他们没有想到儿子考童生、秀才都很顺利一遍就过,等到18岁考举人屡试不中,慢慢把家业都败光,两个老人在儿子24岁乡试再不中时,散了最后一口气,本来两人的身体就不好,引为迁就儿子科举大鱼大肉,自己粗茶淡饭,等着儿子光宗耀祖等来的却是名落孙山。

    这一次他发誓考一个好成绩,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既然在朝廷考不中就来新疆考试。果然他这次顺利通过笔试面试,被主考官羊莹玉认定为本届考试第一名,拥有岗位优先选择权。

    在一重岗位中看花了眼,想起父母苦心支持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科举,头脑一热就选教育局!

    高位上的羊莹玉早就用通识术得知了一切,她能感觉到李耀东这个人心思不坏,学问也扎实,就是运气背了点,属实倒霉,才能也有,科举上卷了这么些年的人教育水平虽然不一定很高,但起码也有一些不是吗?

    作为教育局的成员绝对合适也不屈才,也没有人逼着他选择不是吗?

    整整三天才陆续考完,提前考试的人不管过与不过都被要求在官署衙门之内停留过夜,不得外出,这是为了防止泄题。

    最后勉强把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部配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