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古代写话本 > 第8章 第八话:复写纸与碰壁

第8章 第八话:复写纸与碰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05171231”

    灵舒把这一串超级简略的谱子写在纸上,这是她在现代时最喜欢的歌的旋律,在下方,她写上歌词。

    而这些代表现代些许印记的纸张,已经堆了一小叠。

    她将这些纸小心翼翼的锁好。

    拿出一张白纸,想着被自己遗忘的另一件事。那就是,笔名起什么呢?

    在现代时她的笔名叫米奇仙贝,她的小伙伴笔名是绯月夜。米奇仙贝放在古代显得太太太不正式了,不出意外的话,新的笔名可是要伴随自己终生的。

    良久,她在静夜中缓缓书写了三个字,烂柯人。

    这三个字,既是一个寓意深远的典故,隐藏着她对家的思念,恐惧世事无常,又包含着她的姓氏。同时,又未尝不是一种隐喻——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我不就是本不属于这里的烂柯人吗?

    对于我出生的时代而言,我能够有机会“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吗?

    接下来的几天,灵舒每天只写个保底字数,花大量的时间,经过了亿点点尝试,乔巧和灵舒终于做出了粗劣的复写纸。

    色蜡复写纸虽然容易沾染纸张,有种种缺点,但是也算是生活中一个便利的小文具了。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代可是有巧工局的。

    因为皇帝同样注重工科的发展,她自己创办的书院就开设有巧工班。

    并且最近两年在各郡州府都设立了巧工局,里面自会有能人巧匠评价你的发明有没有价值、对国家有什么益处,不仅会给出一定的奖励,也会保护这项发明带来的收益。

    非常类似于现代的专利局了,去巧工局等于去申请专利。

    于是灵舒带上自己四万字的稿子和几张复写纸,店铺里的生意留给乔巧照顾。独自一人先乘坐马车来到临水东区的巧工局。

    巧工局真的是目前灵舒古代见到的最结构复杂的建筑了,初具机械雏形的齿轮、结构共同构造了一栋工业化十足的建筑。

    灵舒的到来受到了官吏的热情接待,灵舒一进去,感觉这里就像是现代的博物馆般,白天依旧灯火通明,走廊里挂着许多画,各式各样功能不同的机器摆在展台上。

    走近一看,较大的织布机旁是它的文字说明,原来这是长乐9年,织布之乡苏州几位织女研究而成的,这算在了苏州官员的岁末考核,苏州刺史和江苏太守官升两等,是实打实的政绩。

    这样子官吏的热情就很好理解了,除了对工科的热爱,还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这种蓝纸名为复写纸,在两层白纸中间夹上复写纸,上层写字,下层白纸也会出现同样的字。”灵舒眼神明亮,耐心地介绍着复写纸的功能,并且让审查官吏们试了试。

    审查官吏心生惊喜,并不是每天接待的人都有拿的出手的发明,不少人混进来说自己是旷世之才,发明了什么非常厉害的东西,结果完全是花架子。

    或者是发明了别人已经发明的东西,这种撞灵感的人也不少。

    像是灵舒这个复写纸,听起来并不是多么的唬人,但是的确言之有物,是从未有过的新东西,谈不上什么利国利民,但是也算为人民提供方便,会有独特的市场。

    因此他很爽快的就给灵舒批过,发了二十两白银,两块象征巧匠的金镶玉,以及一个纪念意义的手工艺品木制小屋,并将复写纸记录在案,发明人自然是写着灵舒、乔巧。

    这种小物件,发明人可以自己售卖也可以选择和官府合作拿利润分成,朝廷有专门的巧工坊。灵舒和乔巧各占05成,巧工坊占九成,期限为十年。

    别小看这分成的一成,要知道这事儿灵舒和乔巧可不用付出什么,只出方子或者教会巧工坊就可以。成本、人力、材料、运输、售卖全由官府接管,万事不管只收钱就可以。如果售卖到全国,积少成多利润可不少。

    这种省心省力的大好事儿,政策已经是对发明者很好了。官吏和灵舒说,前年发明改良织布机的几人早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

    拿着相关契约材料走出巧工局,竟然有不少人看到灵舒手里提着的木制小屋想要收购,或是打听她发明了什么。

    这木制小屋看起来是一种荣耀的象征了,灵舒连连婉拒,她也想留下来做纪念的。

    纪念今天发现了古代挣钱的新路子,好像是比写话本挣钱一些?

    东区的这家酒楼烤鸭味道十分可口,说书人抑扬顿挫地讲着故事,惊堂木一响,便是引人入胜娓娓道来,看客们都认真听着。

    这充满烟火气的场景让灵舒多吃了一些。

    灵舒暗暗记下,将木屋暂时存在酒楼。

    来到古代多数还是宅家里的她不常出门,难得出来一趟,待会儿办完事要打包些吃的带回去给乔巧。

    张安是南安书局的一名编辑,他的同事们有的管一旬一本的校刊,有的负责印四书五经之类的典籍,有的与话本子比较火的作者有合作。

    他这个工作属于冷板凳了,负责接洽一些想要出版书的作家。

    临水这个地界,有那么多条路能让日子过得好呢。种地的种的是新引进的产量高的稻米,走商的去南洋买卖,读书人在南安书院准备科举,做工的可以潜心研究看能不能到巧工局博个专利

    士农工商哪条路不能走呢?写话本子除了少数几个人,也不能挣得几个钱,通常只有落魄书生才会写一些风月之事想要出版,这些人自会去找那些小书局,印个一二百本搞不好卖不出去还赔钱呢。

    盛朝是在别人出版什么内容这方面并不怎么严格,风月宝鉴可以写,避火图可以印。

    小书局靠这些东西,或者印一些低廉成本的四书五经就能过活。但大书局可不能这样干,这样是自毁招牌。

    因而张安也就日常接待一些想要投稿诗集文集的书生,此时心烦意乱,因为自己还没有在小书局做编辑的同行挣得钱多。

    品着茶时,外面门房引得一位姑娘进门来。

    俗话说先敬罗衫后敬人。少女穿着一袭浅紫色牡丹纹天香衫,粉紫绞罗纱裙微微摆动,云鬓别致更点缀着几粒珍珠和精致的头花,腰间系着湖兰留宿绦。

    这一身行头不华贵,但搭配恰到好处,是临水城时兴的打扮。衬得她身姿窈窕,灵动之余又显得清冷端秀。

    灵舒温声细语,询问这里的出版事宜。因此张安的烦心事儿稍微少了点。观这少女秀外慧中的样子,莫不是来出自己的诗集?

    南安书局自然也是谁负责的书卖的好,谁就钱更多地位更高。可是这些书生大都心比天高,你诗写的再好比起李白杜甫又如何?谁愿意去买一本书去看秀才都没考中、无名之人写的诗呢?

    更何况是女人呢,难道以为自己是第二个楚揽月不成?

    因此张安态度还是不好地说道:“我们这边要先看稿子的,如果稿子过关,那就是一首诗100文钱。”

    灵舒面色冷了几分,只是回道:“那话本子呢?”

    “千字十文,我们是大书局,价格公道,但可不是什么书都收。”

    来都来了,灵舒拿出自己的话本子前几页,那张安只是随便瞟几眼,看见什么小女孩丧父丧母,受村人欺负,就不再看了,反而指责灵舒才几张纸就拿来书局。

    “妹儿哦,不是我说你,写话本不能这么写,哪有人开头写得这么奇怪,话这么直白,何况小孩子的故事不会有人看的。”

    正在这时,一名黑衣男子走了进来,他一见到灵舒眼睛就亮了起来,用毫不掩饰的淫邪的眼光上下审视着灵舒的身体,看到重点部位更是流连不已。

    张安一边站起来走出去相迎,一边用那种调笑的语气和灵舒说道:“你回去可以看看我们南安书局的优秀话本,像是《宝安录》你听过吧,就是这位醉花客写的,卖得非常好,他现在可是拿着最高的分成。”

    “说起来,她倒是很像书里面的一个人物呢。”

    张安和黑衣男子相视一笑,仿佛是多么好笑的事情一样。

    那黑衣男长相一般,但是为人傲气十足,用轻浮的语气说道。

    “怎么,张编辑,这位姑娘也是来出话本的吗?不若我来指导指导?我的宝安录就有这样一个情节呢。”

    说到这里两人又是向对暗号一样猥琐地笑着。

    灵舒此刻面色冷若冰霜,她虽然没看过这本书,但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话。因而收拾好文稿,冷声说道:“我倒是听说过宝安录,比起《百花记》而言销量差的很呢?”

    不等两人回话,灵舒嫣然一笑,用暧昧的眼光促狭道:“这宝安录的安是哪个安呢?倒不知张安编辑和这位黑衣大哥有这样的关系呢。男子恋情也不是新鲜事,两位很不必如此遮掩。”

    张安已经生气了,他久没有遇到过这般伶牙俐齿的女子,那醉花客摇把扇子,“小娘子莫怪,只是开个玩笑。”

    “哎呀,我也只是开玩笑的啦。你们这么小气啊?两位这么急是被戳中了什么心事吗。我真的不会用奇怪的眼光看你们的。”

    灵舒又是好一顿阴阳怪气输出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灵舒最讨厌这种随时随地喜欢开黄腔的男人,泰迪都没有这种随时随地发情的本事。

    对这种人只要不认真就行了,他开黄腔你也开的更过分一些,他说开个玩笑你也同样阴阳怪气回去。如果灵舒这个时候不怼,回去后可是要埋怨自己吵架没发挥好的。

    转身离去之时她还能听到这两人气急败坏的议论,“小姑娘在后宅等着嫁人不就行了,写什么话本子,我看了看她的文稿,文笔太差了没有才华,有钱也难出头呢。”

    “长得倒是不错,可惜人不知礼冷着个脸。若是温顺些,我指导指导,说不定也能让她圆了才女梦”

    灵舒并不觉得气馁,只是觉得有点好笑。

    沿路去了一家书局,翻开这本《宝安录》,竟然是本挂羊头卖狗肉的书,书里的男主角是一所书院的穷学生,各个家世不凡的小姐读书时都看上了他,为他争风吃醋,并且用非常隐晦的手法,写娇小姐们和他在书院行鱼水之欢小姐成绩不好求男主角在书房指导,接下来又是一段隐晦描写。

    不管在什么时代,有的男人都很会做梦呢。

    关键做梦就算了,实在是太没有边界感,面对刚见一面的人就敢调笑开黄腔,灵舒更觉得好气又好笑,但这种专门恶心人的人在哪个时代都会存在的。

    世界很好,去酒楼买了几样小菜和一只烤鸭,两壶果酒,伴着夕阳回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