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雨停
作为小姐妹的王欣怡和陈悦早早就过来帮忙打杂。
三四点的时候,亲戚朋友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燕家,本来宽敞的客厅随即窄小了起来。
大家难得的闲置了下来,老头们窝在茶几旁下着象棋,啪啪啪的声响个不停,偶尔还有气急败坏的怒吼声。
年轻一代的男人们则聚到阳台处斗起了地主。
女人们除了在厨房忙碌的几个,其余的坐在靠近厨房的餐桌旁聊八卦,聊以前的生活,聊现在无所事事的生活,聊自家儿女。
在这样的轻松时刻,大家都忘记了外面还在下着的磅礴大雨,越来越高的水位正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晚上的聚会大家过得很愉快,分开时大家还互相调侃着下一回谁家来请客。
这回燕家没有把接下来雨将停的事情跟任何一人说,暴雨被蝴蝶提前来了,雨停的时间还不知道会不会也会被蝴蝶。
翌日一早起来,连续九天阴云密布的天气终于放晴了,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水面,反射出炫丽的色彩映射在墙壁上,一晃一晃的。
雨终于停了,但却没有欢呼声,因为水位又上涨了,如今已经涨到了二十三层,那些靠近二十三层的住户着急了。
他们想要搬家,但又不想重复着搬家,于是就有人家看中了三十三层以上的房子。
三十三层的房子本来就没有被卖出去,谁都可以住,但偏偏那里被三十四层的住户给霸占了,并在上三十三层的楼梯口装上了铁门,这是防着谁呢?
这些住户在说楼上住户霸占三十三层时没有想过,他们此时住的房子也不属于他们。
人往往就是这样,在关于到自己的利益,或者可能危害到自己性命的时候,别人做什么都是不对的了,哪怕是之前对他们有帮助的人。
柏桦等人见雨停了,水位却不见下降,反而上涨了,就不约而同的想到去燕靳家里问问情况,在他们的心中,早已把当初提醒他们储存物资的燕靳一家当成主心骨。
几个直觉敏锐的甚至觉得昨天晚上燕家的请客跟今天天气变化有关。
但这些只是他们的猜测,所以一早发现外面出太阳了,大家就都来到燕靳家了。
每家派了一两个代表来到燕家,坐在燕家的客厅里,想听听燕家有没有什么建议性的话。
可大家在燕家坐了十几分钟,人家主人家给他们泡了茶水,也聊到了天气变化的事情,就是绝口不提接下来会有什么变化之类的话。
生意人都比较沉得住气,可心里到底有多急,只有本人知道了,王欣怡和陈悦是周娇阳的小姐妹,她们心中再急,也要忍着,免得给自家姐妹招来笑话。
但有一个人沉不住气了,那就是燕家小叔,他可不会顾忌什么,而且在他的认知中,自己大哥一家可不是什么外人,家人怎么会计较他说了什么?
若是大哥一家真的能说出什么出来,在座的其他人不好问出来的话,他问出来了,他们是不是得感谢他?
燕家小叔洋洋得意的想着。
“大哥,现在雨也停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啊?外面的水位什么时候才会停止上涨啊。”
燕爸嫌弃的白了眼自己的弟弟,继懒爱贪便宜之后,现在又多了一个傻的标签,这个话是能随便问的吗?尤其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问出来。
“我又不是算命的,怎么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众人听了他的话,都是一脸的失望。
之前的提醒,让他们以为燕家有什么内部的消息,难道是他们多思了
不管过来的这些家伙有个什么想法,燕家四人已经决定不会再暴露任何的消息。
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只要本人够勇敢,够果断,运气够好,就能避免。
众人在燕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纷纷提出了告辞。
柏桦想着,自己家就住在阿靳家隔壁,若是隔壁有什么动静,他也能第一时间发现。
并不是柏桦防着燕家什么,而是他觉得燕家知道些什么,燕家可能有什么顾忌,不好跟大家说出来。
他很感谢燕家的提醒,让他能提前储存了很多的物资。
砰砰砰
“什么声音?”刚刚把一群人送走,楼下震耳的声音传来,把燕妈吓了好大一跳。
“楼下有人在敲打楼道口的铁门。”声音响起的瞬间,燕靳就释放精神力查看了情况。
来的人不少。
“敲打?来找事的?”
燕爸立即听出了儿子话里的意思。
燕妈心慌的问道:“他们为什么要找我们的事?”
自己这群人最近和楼下的那些住户相处得还挺和谐的啊,他们还把橡皮艇借给了那些人使用。
楼下的住户可是有二十多户,若是过来找他们的麻烦,儿子儿媳搞得定不?
在燕妈的想法里,只要平时相处没有矛盾,就是关系不错了。
燕靳站起身说道:“你们在家里等着,我下去看看。”
“我和你一起下去。”周娇阳不放心他一个人下去。
“别了,你在家里护着爸妈。”
周娇阳愣了一下,就点了头。
燕爸不赞同,“我们就在家里,能有什么危险?”
儿媳妇武力也不低,有她跟着,多少也能帮忙。
燕靳不去看燕爸,对周娇阳道:“阳阳,窗户和下水道检查一下。”
经燕靳这么一说,燕爸燕妈想到了什么,脸色白了白,也不再劝说让周娇阳跟着一起下去的事了。
燕靳刚打开房门,隔壁的柏桦同时也打开了门。
“下去?”柏桦眉头紧皱的问。
燕靳点头。
到了三十五层正好遇上陈大奎(陈悦的父亲),李景及他十五岁的儿子,李景和陈大奎对两人点点头,李越鸣则是腼腆的笑笑。
同一楼的陈悦担心的站在自家门口看着几人,当看到从楼上下来的燕靳两人时,她的心才放松了些。
几人到了三十三层时,严磊几个已经站在那里了,他们正和十几个气愤的男人对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