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破游魂关,西伯侯入场
流光仙子袁卿泱看见东姜国书,并未多想,实在是东姜此事,实在是合乎常理。
她岂能知晓,历史本来便如此,有东姜伐商,起兵攻打游魂关之事。
所以,东姜兵临游魂关城下,竟然全是一派凡人阻织。
东伯侯姜桓楚坐镇中军。
游魂关下,荀妄远望雄城,城高水深。
两边众将,呈一对对雁翅排开,此乃雁翎阵。
张、白两位天君骑马跟在荀妄身后,余化、火灵圣母站在两位天君身后。
右后方是马兆,李元、牛莽,魔家四将魔礼青、魔礼海、魔礼红、魔礼寿。
左后方是九龙岛四圣王魔、杨森、高友乾、李兴霸,熊川、牛力、木亦柔、曦瑶、楠毒。
姜文焕带着闻仲前往北海平动乱去了,并未来此。
荀妄问道:“众将,谁敢上前叫战,壮我东姜雄威。”
“丞相,末将愿往。”马兆、熊川、牛力、楠毒皆请命。
左后方一人,高一丈六尺,戴一字巾,穿水合服,面色白如满月。
腰下悬一葫芦,背上挂一把宝剑,胯下一头异兽狴犴,正是九龙岛炼气士王魔。
王魔道:“末将愿往,丞相,如今朝歌尚未反应过来,而东姜至朝歌,只有这游魂关与黄河阻挡。
当趁其不备,一举拿下游魂关。
末将以狴犴之威,青枫剑之利,开天珠之能,定能将其守将一举拿下,攻破游魂关。”
荀妄道:“好,我等在此,为将军掠阵。”
王魔骑狴犴,领军于城下。
游魂关内亦出来一军,摆开阵势。
领军之人见来人,甚是奇怪,不敢轻易叫战。
喊道:“某家刀下不斩无名之鬼,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王魔道:“将死之人,何必记某家姓名,到了阴司,报某家姓名怕你不能转世。“
她一横长剑,“只问你可敢一战?”
游魂关副将姚忠气到不行,你他妈是真的能吹牛,连阴司都畏惧你三分是吧?
他一夹马腹,举刀上前,直取王魔首级而来。
王魔并不急,骑着狴犴径直上前,那狴犴乃是异兽,一般兽类哪能承受住其威压。
二人相距颇远,狴犴瞪了一眼,那马受惊,直接四腿瘫软,前突倒地,姚忠直接被摔倒在地。
王魔下了狴犴,不费一丝一毫力气将其捉拿,顺势掩杀一阵,商军大败,东姜威势大涨,
荀妄这次没再让王魔出手,怕将对方吓住,不敢再出来了,二是让马兆出手,并且还小败一场。
随后,又让牛力出手,再败了一场。
然后,他佯装气不过,自己亲自上阵,对方将军果然出关了。
荀妄并不和对方废话,直接祭出幌金绳,将对方捆了,随后大军趁乱掩杀,商军败退入城。
荀妄以窦荣、副将姚忠二人的性命相胁,又说了一番道理,称王被妖媚魅惑,他们只为清君侧,并不是反叛,甚至东姜公子都在北方为商作战呢。
窦荣二人考虑了一个晚上,认为对方此言确实有可信度,对方来攻商确实有其道理,是大商违背了双方之间不言而喻的规则。
当初成汤灭夏,会盟诸侯,双方之间约定有一定的全权利义务,虽说没有明说,但却是诸侯于大商之间不言而喻的东西。
否则大商何以领袖八百诸侯,诸侯又何以得存,不被他国、异族所灭,又不被纳入商朝直属统治,双方自有制衡之道。
按照窦荣的理解,规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对外规则就是:他国诸侯保留一定的自主权,面对异族入侵、天灾之时,有权向大商求救,大商必须要帮助求救的诸侯。
对内而言,诸侯的义务是必须听从商王合理的调遣,共同维护商王、诸侯的利益。
然而商王违背了第二条,不仅没有维护自己和诸侯共同的利益,反而杀了东姜公主,大商王后,损害共同利益。
可以说是自己刨了大商王朝存在的内部根基,因为商王自己的破坏行为,会引起其他诸侯的观不满和观望,谁知道商王会不会继续损坏诸侯共同的利益。
于是窦荣道:“我信东伯侯,我可以打开游魂关,你们也可以绑着我,一路同行,往朝歌去,我倒要看看,你东姜是不是真的行的是清君侧之事。
天下诸侯也在看着,若是你东姜欲行不轨之事,天下诸侯也不会容尔等肆虐,八百诸侯掀起动乱,到时候天下大乱,人心一变,大罗神仙也没办法平定,你东姜就是天下的罪人。”
东姜部队,不费吹灰之力,占了游魂关,继续领军往西而去。
中原至东姜,从东往西,就只有一个游魂关可以守,还剩下一条黄河天险。
但窦荣的话,也让荀妄对取代大商之事产生了犹疑,是否要彻底推翻商王朝,再造乾坤。
但是真的杀了妲己、费仲、尤浑等就撤,那也是找死。
商王反应过来,自然会召集天下诸侯兵伐东姜。
说不得要行伊尹故事,让东伯侯做商末曹操了。
朝歌收到东姜三日破游魂关,四十万大军兵发黄河将军渡。
所过之处,诸侯望风而逃。
纣王大怒,朝上怒骂:“东姜安敢如此欺我,窦荣也是废物,连守城都不会。”
众臣跪地,瑟瑟发抖,前方,北伯候,人称崇虎侯在左前,西伯侯姬昌在右前,听闻军报,一时错愕。
这破城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他们才刚到朝歌,还没反应过来呢。
西伯侯行礼道:“大王,我见军报上所言,乃是生擒窦荣将军,才一举攻破游魂关,后行军途中,对百姓可谓秋毫无犯。
东伯侯又再次送书于陛下,重言讨逆书一事,北海姜文焕也并未南下,可见其诚。
如今东姜就要至将军渡,之后可再无险可守。
臣有三策,臣有三策,可退其兵。”
纣王大喜,道:“爱卿有何良策,速速说来。”
东伯侯想起商朝之前,流光仙子所述,说道:
“下策,起大军攻伐,阻挡其于黄河之前。
如今,臣与崇虎侯皆在此,可支援殷、雷二位将军,定然可阻东姜于黄河之外。”
纣王道:“此策为何才是下策?”
东伯侯道:“陛下,此策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况靡费日久,激起东姜反抗之心,即使能胜,也要付出巨大代价。
何况东姜公子文焕还在北方,东姜败了,如何处置,皆是麻烦。”
“中策为何,速速道来。”纣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