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流亡的小朝廷
【亡国多以悲剧收场,要属最悲壮,还是崖山一幕。】
【接下来,我们将要盘点赵宋的亡国之君!】
赵匡胤:“该来的总要来,不该来的也来了。”
赵匡胤摇摇头。
赵昚:“可怜我大宋天下丢失近半,最后还是落得个身死君亡。”
“后世人都说大宋是最怂的王朝呢!”方回说。
赵匡胤眼睛一眯:“是吗,看来我的子孙没有完成那个任务,辜负了天下人啊!”
“是吗弟弟?”
赵匡胤眼神凌厉,找到赵光义。
赵光义神态自若:“契丹骑兵强大,多次用兵,无功而返。”
赵匡胤眼里转瞬而过一丝失落。
“这么多年都能打赢,干什么吃的?”
面对指责,赵光义终于流出细汗:“那个夜晚你交代我的事,我都尽力去做了,奈何第一次北伐就伤了腿,力不从心!”
赵光义指着自己因为亲征而留下的伤口说。
那是腿上的箭伤。
“老三,这伤岂不是伴随了你之后的整个岁月?”赵匡胤问。
“是的,难以启齿。”赵光义惨淡一笑。
(赵光义家里排名第三,其实不应该称赵二,赵匡胤家里排名第二,也不应该称赵大,因为老大早夭,所以不被提及,以至于很多人会以为赵匡胤是老大,所以称呼赵大。)
(赵廷美是老四,三兄弟年龄相差较大。)
(还有关于烛影斧声,有说是赵光义弑兄,有说是赵匡胤暴亡。作者个人来说,是比较支持赵光义没有弑兄的,或者说是有想法,但是没有实践。)
(赵光义肯定有成为皇帝的野心,作为从五代十国过来的人,谁还没有当一回皇帝的瘾,况且赵匡胤确实打算将皇位传给赵光义。)
(宋朝,下一任皇帝的接班人都会先当上开封尹,在赵匡胤驾崩前赵光义就已经在那个位置上了,同时在开封城内培植了自己的势力,明显是接班人模样,更别说还有金匮之约,赵光义不必冒这样的风险,亲手弑兄。)
(烛影斧声的那个夜晚,赵匡胤因为道士的预言,天降大雪,自感自己时日无多,召赵光义入宫交代后事。为什么不找自己的儿子而是赵光义,意思很明显,就是这样明显下,赵光义更没有必要弑兄。)
(交代完后事,赵匡胤睡去,有说赵光义留宿宫中,有说没有,反正夜半赵匡胤忽然驾崩,皇后派王继恩去传儿子入宫继位,但是王继恩转头去了赵光义府邸,告诉赵光义皇帝驾崩,赶紧入宫。)
(赵光义起初很慌,不相信消息是真的,在府邸犹豫了很久,才下定决心随王继恩入宫。)
(皇后看见是赵光义到了,知道事情无可挽回,遂称赵光义为官家。)
(王继恩要么是赵光义的人,要么是想揽一个定策之功。)
(赵光义不逾年而改元,残害太祖儿子,这些他当上皇帝后所做的事,恐怕是为了巩固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得到皇位后,他已经不想再传给赵廷美或者太祖子孙,所以干脆处理掉,使自己后代能稳接过皇位。)
(甚至后主李煜只是写词思念一番故国罢了,便被赵光义赐毒酒死亡。)
(历史的奇诡之处又在这里,赵光义得位传给自己子孙传八代,而南宋皇位又回归赵匡胤子孙,同样传八代。)
【1275年,伯颜下江南,向宋王朝发起总攻,在此之前已经数次进攻江南,都无功而返,甚至还被打死了一个大汗,宋王朝韧性十足。】
【1276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临安士大夫望风而逃,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宋皇室宣布投降。】
【但是投降归投降,反抗还是要反抗的。】
【皇后在投降前一天,派人将度宗两个儿子带离临安,保存皇室血脉。】
【而幼帝赵则被元军掳往北方,后称宋恭帝,南宋基本灭亡。】
【逃往浙江的两兄弟,被张世杰和陆秀夫拥立称帝,继续延续大宋国祚。】
【赵昰在福州继位,组成南宋流亡小朝廷,后称宋端宗。因为元军步步紧逼,小朝廷不得已漂流于海上,海上时有风浪,赵昰流亡途中被惊吓数次,一度溺水欲死,终于在1278年患病驾崩。】
【时年十一岁。】
【弟弟赵昺继位,改元祥兴,继续流亡生活。】
【1279年,流亡小朝廷来到崖山,在这里和元军展开决战。】
【张世杰将岸上行宫全部烧毁,又将战船全部连在一起,施行铁索连环一计,打算就在这里正面迎战元军。】
【铁锁连环肯定就离不开火了,元军见势放火,瞬间大火吞没了宋军战舰,好在张世杰还算聪明,用湿泥覆盖战船,抵挡住了火攻,可是宋军全部被封锁于海上,又拖家带口,无数军民需要粮食,很快支撑不住。】
【经过几天的鏖战,宋军全线溃败,张世杰突围而走,而想去接赵昺突围的士兵被认作元军,无奈返回。】
【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哭着跪在赵昺身前:“德祐皇帝已受辱,陛下不能再受此辱!”,他背起怀抱帝国玉玺的赵昺,一头扎入波涛汹涌的海水之中。】
【见丞相和皇帝殉国,宋军彻底失去意志,和船上无数平民,一同跳海殉国,那一天的崖山,据说有十万军民死亡。】
【后来海面浮尸,一眼望不到头。】
【张世杰悲痛欲绝,想继续寻找赵宋宗室抗争,然而遭遇海上飓风,随即殒命。】
【宋朝自此灭亡,前后历经319年。】
宋恭帝后来被忽必烈遣往西藏学习佛法,一直到1323年被赐死。
而1323年距离明朝仅45年,距朱元璋出生仅5年!
理论上,一个人可以在宋朝出生,并且经历元朝,经历元朝末年的群雄争霸,而且知道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还有可能见到明朝的成立。
啊确实很神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