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 第15章 王佐之才

第15章 王佐之才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白说罢,给酒盖上盖子。

    众文武口水直咽,这酒太香了。

    而且,这种酱香酒,他们从未听说过,今天也是人生首次品尝。

    即便以赵云之稳重,也忍不住想即刻品尝此酒。

    但古时讲究地位。

    众文武与相国、大将军李白之地位相距甚远。

    虽然是结义兄弟,或是李白的岳父,但也不敢上前无礼抢酒。

    ~~

    李白又拎出一只红色的小盒子,从中取出小酒杯,又解释说:“好了,尔等每人两瓶。记住,切莫随便乱喝。须在确实空闲时喝,别因醉酒而兵败,或被敌将斩杀,若因此丧命,可不值。不然,以后再不给尔等这种酒。”

    “诺!”

    众文武应令一声,一拥而上,争抢那十瓶好酒。

    蔡邕是文人,被众将推来挤去。

    他最后抢得一瓶没开的酒,抢得那瓶已开的酒,属于亏了点吧。

    ~~

    李白含笑说:“岳父吃亏了点,以后再补。哦,这里有两套孙子兵法,大哥拿一套,四哥拿一套,二位兄长,好好研究孙子兵法,以后,多打胜仗。吾等是要与董卓及各路诸侯争天下,绝不可荒废年华,虚度青春,得好好看书练武练兵。二位兄长以后各统兵一方,比试比试谁夺地盘多,谁的功劳大。偶尔空闲,可看书品好酒,不也乐乎?”

    “诺!”赵云和张泰应令一声,各自上前,各拿一套孙子兵法。

    ~~

    李白又让众文武喊他们带来的亲兵进来,各抱些纸巾去。

    他教众文武如何用纸巾擦嘴,如何用纸巾擦屁股。

    众文武捧腹大笑,均笑到肚子疼。

    他们笑罢,又问李白为何会有如此怪物?

    李白说天机不可泄密,否则,自己会折寿的。

    众文武都是李白的亲人,自然不想李白折寿。

    于是,他们不再多问,都当李白发明的这种纸巾。

    ~~

    不过,典韦却嚷嚷说:“五弟,往后愚兄若立战功,可多赏赐些好酒与愚兄,愚兄也不要五弟提携了。就多给这种好酒吧。”

    众人大笑,又笑出眼泪来。

    李白说:“诸位皆是李某之亲人,以后,若立战功,既要提携,也要赏这种好酒。无论谁立战功,每次奖励两瓶这种好酒。”

    典韦不满地说:“太少了吧?多赏两瓶,可否?”

    李白点了点头说:“视战功大小赏多少瓶,可否!”

    众文武顿时欢呼雀跃起来,均如小孩一般,激动不已。

    ~~

    此时,有哨骑来报,称荀彧率众来投。

    李白急让众文武各回岗位。

    他急急出府,急急飞身上马,策马出城相迎荀彧。

    他早盼此刻,也料定荀彧必定来投。

    因为他和系统早谈过此事。

    若得荀彧,便可得天下。

    ~~

    荀彧,字:文若,乃颍川人氏。

    其父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

    荀绲忌惮宦官,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

    因荀彧有“王佐之才”,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

    稍前,他被举孝兼,任守宫令。

    但董卓宣布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

    而且董卓获封相国之后,又自封太师,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

    于是,荀彧弃官归乡。

    他对父老说:“颍川乃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颖川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但乡人多恋故土,不愿离去。

    时韩馥派人接荀彧,却无人相随。

    ~~

    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但他却也认为袁绍、韩馥等人最终不能成大事。

    而他真心护汉,又认为刘辩始终是继承帝位之人。

    虽董卓另立刘协为新君,但新朝为伪汉。

    他也听得各种非议李白之论。

    但是,他觉得李白竟然可以护太后及皇帝安全,并夺回京都,乃是明智有才之人。

    所以,他又借各路兵马大战之机,携众前来投奔李白。

    他希望得到重用。

    ~~

    此时此汉百废待兴,更利于荀彧施展才华。

    看到李白亲自出城迎接,荀彧感动落泪,拜于马前。

    李白下马,扶起荀彧,携手入城。

    兵民见状,也感慨万千,皆曰李丞相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啊!

    看来,诰书公告天下,招贤纳才,乃真实可靠。

    ~~

    李白将荀彧迎入相府,热情赐座,亲自奉茶。

    荀彧又感动落泪,并哽咽地说:“谢谢丞相!小人之前在城门外看诰书,发现诰书首句便是民生为本,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此言甚好,必让天下归心。”

    李白含笑说:“文若兄来此,便是天下归心之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此话原文见荀子哀公篇,是先贤荀子讲述孔子与鲁哀公的一段对话。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即是荀彧先祖。

    李白此言,又让荀彧感动无限,泪始未干。

    ~~

    其实,李白有此文采,乃因其穿越而来,了解贞观之治。

    但其现革新举措,不能激进。

    他暂时所实施之屯田制,也是后来曹操之举措。

    不过,现如今,李白抢在曹操独立之前实施,是为以征服曹操为其所用。

    他心里也明白,曹操深爱蔡琰,并为不能娶蔡琰而遗憾终生。

    曹操现在不来投他,与蔡琰有关。

    见之尴尬,不见又念。

    当然,蔡琰不会尴尬,尴尬者乃是曹操。

    因为当年蔡琰年幼,不懂男女之情。

    但曹操对此幼女,却是一见钟情。

    因为曹操对情感十分奇特,世上独一无二。

    ~~

    实际上,李白现在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只不过,不明显。

    明面上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等丑事让董卓抢着干了。

    现在,李白这边的汉国,何太后不懂朝政,不懂军旅。

    皇帝刘辩愚笨,还被吓傻了。

    之前,刘辩愚笨到连董卓都极度讨厌他。

    不过,即便刘辩再傻,何太后也不会立别人之子为帝的。

    ~~

    何太后此前形同守寡,现在又是真守寡。

    她自和李白相好之后,便是久旱逢甘露。

    她竟然连印玺都交到李白手中去了。

    因为在李白枕边风的狂吹下,她也感觉将印玺交给李白,方便使用,不用事事来找她用印。

    繁琐公务,她也不懂,只要李白爱她就好。

    她是为爱相守,为爱托付,情真意切,情比命贵。

    但她这份爱,不能当众表露,只能深藏中宫。

    走出中宫,她与李白还得君臣相称,以礼相见。

    大事还得李白请示她,经她同意。

    ~~

    当然,这个时候,即便何太后来索要印玺,李白也不会再给回她了。

    皇宫已经在许禇的控制之下,不是随便人可以进出的。

    但李白也深知何太后妒忌之心。

    所以,他与蔡琰、貂蝉成亲,均无告知何太后。

    何太后至今也无获悉。

    因其之前忙于为其子争帝位。

    刘辩刚刚登基,何进又惹事。

    ~~

    之后便是董卓入京,为专权而残暴,肆意杀戳朝中文武。

    这让何太后及刘辩受惊吓而极恐惧,并随李白出逃至许县。

    现在何太后回到京都,又不敢随便出宫。

    连宫女和宦官都残缺不全。

    短短数月,羽林军也已更换数代。

    现在她看到的羽林军将士全是新面孔。

    所以,她和刘辩皆无法获悉李白的家庭情况。

    现在,刘辩傻傻的,无法早朝,也无人早朝。

    朝中缺百官,所以,无人早朝。

    何太后也无法临朝称制。

    【临朝称制: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为“制”、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

    ~~

    荀彧激动一会,感动一会,又斗胆问李白如何治国安天下。

    李白分析各路诸侯心态,让荀彧极度震憾。

    李白直言目前汉天下仅剩京都及其周边,力量弱小。

    但从长远来看,董卓必遭长安那边的文武所弃。

    因为士族强大,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

    李白深入分析说,吕布虽勇也有些计谋,但不为士族所容。

    所以,吕布只能反复无常的投奔这路诸侯,投奔那路诸侯。

    最后,没人敢要吕布。

    吕布他只能身败名裂,走上一条不归路。

    ~~

    曹操雄才伟略,必不甘心屈居于李某之下,将会暂投袁绍麾下。

    袁绍兵多将广但优柔寡断。

    袁术钱粮无数却心胸狭隘。

    其兄弟俩终难成大事。

    公孙瓒目光短浅,不足为虑。

    韩馥胆小,其冀州必为袁绍兼并。

    孙坚暂无反心,可以利用。

    曹操在吕布兵败之后,必定追击,但也会惨败而归。

    刘备抱负远大,很会装可怜,也很会骗人,到处行骗,称其为中山靖王之后。

    虽然天下无族谱可查,但是,天下人也会被他骗得一时。

    不过,他缺兵少将,又无地盘,更无谋士相助,至少有二十余年会寄人篱下。

    ~~

    李白如此分析一番。

    荀彧惊叹不止,对李白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白遂命荀彧为随军司马,处理相府日常事务。

    他说目前相府事务不多,朝中之事,便是军事。

    文若兄可在处理诸事之余,代表相府,督导蔡邕和枣祗公正理案、推行屯田、广纳贤才、维护治安,并找些文人墨客一起,替朝廷拟些新律例。

    这些新律例,只要对汉室江山实用,荀彧过目作主,审定就行。

    李白又说眼下朝廷虽小,但须清明,廉洁高效,若似董卓之流,迟早败亡。

    荀彧叹服,下跪拜谢知遇之恩,重用之恩。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