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司农大人
听她这么一说,老汉一家高兴了,笑眯眯地感谢了一番,心想这大娃娘就是敞亮!之后可要交好才行!
相邻不远处,正在劳作的汉子和妇人们,听到他们的对话,急忙放下手里的稻谷,喊道,“大娃娘,那我家也要买点稻种,你看成不?”
“还有我家,也得要点儿。你们家的稻米长得真是贼好!”
“我家也要哩!”
“也不能落下我家……”
看着眼前这些被汗水糊了一脸的农人,覃三娘此刻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才是汗滴禾下土,什么才叫粒粒皆辛苦,自然是连连答应,只要能让他们多点儿收成,对于自己来说又不会损失什么……
得到她的肯定答复,各家均是高兴地不得了,并说着等自家忙完,就去帮助她家打谷。
覃三娘转了一圈儿,没想到却无形中收获了很多帮手,等到大伙儿将自家地里的活计忙的差不多了,便由劳力多的人家,各出了一个人过去覃家帮忙。
一来感谢大娃娘仗义卖种子,二来他们也是要看看,覃家的水稻亩产,到底能达到多少……
这边覃三娘运来打斗,将牛车拴在田边的大树上,大力女胖丫跑过来,帮忙将打斗抬到地里的空地上,待会儿便可以打谷了。
看着地里顷刻间出现的很多帮手,吴春花等人被震惊住了,只觉得一头黑线!这咋了?对视一眼顾青山,后者也疑惑地摇摇头,更不用说在更远地方劳作的廖红英夫妇了。
得知他们的来意之后,吴春花也不再客气,其实她也很想知道,自家地里的亩产到底是多少?而且有了这么多的汉子来帮忙,确实轻松不老少。
覃三娘看到如此场景,心想也不能让人家白忙活,便赶紧回家取了绿豆水给大伙儿解渴。这绿豆水里面加了冰,又加了不少的冰糖,绿豆熬的糯糯沙沙的,喝起来冰冰凉凉,十分清爽。
来帮忙的汉子,一人干了一碗绿豆糖水,哎呀,真是好喝,这样一对比,自家那井水都不算啥了!只是这么好喝的绿豆水,得费不少的绿豆和糖,他们家才舍不得嘞!
不多时,顺着田埂走过来的一群人,正轮流休息喝水的人看到,惊奇地发现,那不是他们里正吗?咋还点头哈腰的呀?那前头穿着长衫的青年人也不知道是何许人?不过瞧着也没穿官袍呀。
覃三娘定睛一看,便知道陈升前头的那个年轻人,肯定不是个简单的。
只看那一身的玄色长袍,腰间一条同色绣金的腰带,头顶的玉冠在烈日下熠熠生辉,光是这一身就不是便宜货!且不说平日里一惯跺着方步的里正,也一副小心翼翼的神色,便知道这人的身份不简单了。
祁玉晨初来乍到,便被分到了这江南的富庶之地,虽然只是个小县城,但本着从基层做起的信念,他觉得这地儿还是不错的!
只是在衙门百无聊赖地待了一个月,才发现这地儿也没啥好玩的,做官果然是枯燥啊!
他的官职是司农,主管的是农业上的大事小情,当然在他来之前,这些事都是由主薄大人代为掌管的!
可自从他来了之后,那主薄便以自己非常忙碌为由,将这些活儿又交给了自己。
得,让他一个世家子弟来学种地?哦,不!管理种田,还是真的是有点儿难为他!若不是早知道自家跟齐家是世交,祁玉晨差点儿认为这是齐主薄故意的!
齐主薄:别是差点服!我就是故意的啊!
如今,战乱频发,江州虽尚且安逸,自从皇帝南迁之后也接受了休养生息的建议,农民从今年开始安心种田,只是这赋税依然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比例,每次收税都是苦不堪言!不仅是农人,就是他这个主薄,那也是苦不堪言。
为何?粮税难收呀!虽然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不少的小吏已经不敢做那些踢斛淋尖的事儿了,可饶是如此,那些田地不多的人家,在缴纳了税粮之后,剩下的也不足以糊口,少不得添些粗粮和野菜才能熬到明年秋收,到了第二年秋收,还是一样的循环往复……
齐主薄莫名有些难过,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真不知道朝廷是打算干什么?
作为一个人微言轻的小官,他自问也管不了那么多,毕竟身后还有一个大家族呢!现如今,大盛朝风雨飘摇,他心里一片迷茫,不知道百姓的出路在哪儿?亦是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如此,便生出了一些躲避的心思,让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天之骄子感受一下他的感受。
“祁司农,士农工商,农业占的位置自是不必说。希望你能在司农的位置上砥砺奋发,争当吾辈楷。”贾县令也晓得,这祁家家大业大,安排这新来的爷到这个位置上,虽然是齐主薄的意思,可他自己也觉得不错,之前他也是为难了很久,看起来既有面子又不至有什么风险,司农这个位置就是极好的!
祁玉晨虽然是个纨绔子弟,可并不是个草包!相反,自小也是熟读四书五经,文武双全,心中也有海晏河清的抱负!
乍一听说自己要当司农,还是有些不高兴的!他更想当的是威风八面的县尉,这司农有啥好的?掌管农业哪里有用兵打仗有意思?而且还不容易出功绩。
祁玉晨有些头疼,如此,他得什么时候才能调回京都呀?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想起自己赴任之前阿爹的吩咐,让他在和县谨言慎行,祁玉晨没有消沉,第二天便神采奕奕地上任了!
这司农是干啥的呢?祁玉晨自然也是不晓得的,但是他不晓得,不意味着别人不晓得。
身边的护卫兼管家才伯,便是个中高手。才伯本是祁玉晨父亲身边的人,当年他祁家家主也是出身微末,从小官儿做起,还真是做过司农一职呢!所以,对于这份工作的职责,才伯简直再清楚不过了!
除此之外,才伯也晓得少爷心中的想法,无非就是想立功嘛?
于是,便同他说,高手在民间,若是能在农桑之事上发掘好的点子,不论是农具还是提高亩产的方法,都可以写进折子,上报天听!如此一来,这功劳不就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