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开始清算
洛阳城内没有动静,洛阳城外,董卓等消息等支援,也没有动。
所以城内和城外,就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刘宏去世的第二十八天,也就是刘协守灵结束的第一天就是黄道吉日,适合动土,祭祀,而这一天也就是天子刘协的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的流程很是复杂,吕方也搞不太懂,他也没有兴趣,所以全权交给了曹崇,然后让张宁在一旁协助。
拜天,拜地,拜祖宗,在洛阳城所有官员的注视和陪同下,刘协终于走完了整套的流程,从现在开始,刘协就是大汉,名副其实的皇帝了!
张让也宣读了刘辩继位的第一道圣旨:
“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
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即皇帝位。
深思付托之重,实切兢业之怀,兹欲兴适致治,必当革故鼎新。
事皆率由乎旧章,亦以敬承夫先志。自惟凉德,尚赖亲贤,共图新治。
其以明年为新历元年,年号自朕而终,万世不移!”
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大汉就是新历元年,后年就是新历2年,依此类推!
即使以后刘协的子孙继位,这个年号也不可以改了!
以后,只要大汉还存在一天,那么就只能用这个年号!
对于后世子孙来说,刘协的这个命令就是祖宗之法,他们改了就是不孝!
当然,后世子孙改祖宗之法的人也有很多,但是只要刘协在世的时候,功绩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比如把大汉的旗帜,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那么刘协定下的祖宗之法,只要不是改朝换代,就没有人能改!
当然,改成新历,还有这万世不移的圣旨,并不是刘协的意思,他才五岁,懂个屁!
这是吕方的想法,吕方借助刘协登基的时候,把这个事情说来了而已。
在吕方前世,全世界统一的历法是西方历,那是基督教耶稣出生的日子。
而农历,华夏传承了数千年的历法,就是在华夏,都成了小众。
吕方前世,没有那个能力去做更改,但是这一世不一样了,他要让全世界都用华夏的历法,告诉他们,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至于那个耶什么的,去见鬼吧!
当张让念完这道圣旨之后,文武大臣,立马朝刘协呼啦啦的跪下了一片,山呼万岁!
大汉的君臣之礼,不像明清那样,动不动就跪,只有登基,或者大朝会这样的重要场合,才需要跪拜!
当然,今天这个场合,就是最最重要的一个场合,跪拜也是礼法的一部分。
到此,刘协登基需要的三个流程,也就彻底走完了!
既然刘协的事情办完了,那么吕方也要开始办自己的事情了,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他上前一步,站在刘协的身边,转身目视众人。
“诸位都是朝中重臣,都是我大汉的栋梁,世受国恩,但是就是有一些人包藏祸心,意图动摇我大汉的统治,你们说,这种人应该怎么办!”
听到吕方这话,不少人都是一个哆嗦,他们知道,等了两天的秋后算账是终于来了!
杨彪这个时候,突然上前,厉声喝道:
“我等皆是大汉的臣子,任何对于大汉不忠,意图谋反之人,都是我杨家的生死仇敌!”
杨彪虽然还不是杨家的家主,但是谁都知道,他只要不死,那就是杨家的下一任家主,他的话,也是代表着杨家来表态。
只是让众人有些好奇的是,杨家这种体量的世家,应该不会第一个出来,再说以杨家的风格,也不会做这种出风头的事情。
不少人都把目光看向了最前面的太尉杨赐,似乎想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杨赐眼睛微闭,并没有说什么!
对于袁家利用袁婷来算计杨家的事情,杨赐虽然很不爽,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生气。
他活了一辈子,什么大风大浪,尔虞我诈的没有见过,再就看透了。
更何况他觉得,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于杨彪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杨彪这一路走来都太顺了,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杨赐还真的担心,杨家未来交给杨彪的手里,被他带到沟里去!
所以现在趁着自己活着,让杨彪多经历一些,多些阅历,以后就做事就不会那么莽了!
杨赐相信,经过袁婷这件事,杨彪以后就不会太过于相信女人了,这样一想,倒是一件好事。
只是杨赐看的开,杨彪却看不开,他的心中有股气,这股气要是不发出来,以后肯定会出问题。
杨赐本来是不同意杨彪为吕方冲锋陷阵的,但是为了让杨彪出这口气,他也就默认了!
吕方等杨彪说完,看向了曹崇!
曹崇现在是太常,这本来就是九卿之一,今天又是刘协的登基大典,他要主持礼仪,自然是站的比较靠前。
“杨将军说的对,我曹崇代表曹家在此发誓,任何对大汉不利,对陛下不利的人,都是我曹家的生死仇敌!”
吕方刚把曹崇提到九卿的位置,还没有让他出买官的钱,他自然是要投桃报李的说上几句。
更何况他的孙子曹昂,还是吕方的徒弟,他的儿子曹操,现在是冀州刺史,也是在吕方的手下讨生活。
曹崇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和吕方对着来,不就是说几句话的事情,再说前面有弘农杨家盯着,就算有人算账,也落不到他头上。
司马防是个审时度势的人,在曹崇说完之后,他也站出来说道:
“我司马防代表司马家在此发誓,任何对大汉不利,对陛下不利的人,都是我司马家的生死仇敌!”
洛阳令周异也站了出来……
太原王氏、琅琊诸葛氏……
片刻之后,那些文武大臣中已经有接近一半的人都站了出来,他们大部分都是和吕方或者是杨家的人。
吕方眉头一皱,扭头看向司空荀爽问道:
“荀公,此事你怎么看!”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