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李白之前世今生 > 翰林待诏的欢乐时光

翰林待诏的欢乐时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时光倒流。

    天宝元年,夏秋之交。燠热的骄阳炙烤着大唐的国土,一连数月滴雨未降。

    唐玄宗为体恤百姓疾苦,特意斋戒沐浴三日,身着衮袍,在青龙寺祭祀天地,祈福求雨。

    不知是事出巧合,还是上天真的有所感应,翌日果然天降甘露。

    朝会上,文武百官郁结多日的脸上终于绽放出笑颜。

    掌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兴冲冲地出班启奏:“陛下爱民如子,斋戒祈雨,上天有求必应,普降甘霖,此乃我盛唐风调雨顺,国祚万年的祥瑞之兆啊!而今天下和靖,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万邦来朝,锦天绣地的煌煌盛唐已傲然屹立于东方。圣人英明神武,龙体清健,实乃微臣之幸,百官之幸,兆民之幸!”

    李隆基龙心大悦,当朝宣布普天同庆,大赦天下。同时,为了彰显自己乃是招揽天下贤才的圣主明君,特意颁出一道诏令,凡是学问出众,诗赋文章出类拔萃者,皆可破格提拔,入朝为官。

    这对于出身商贾家庭,被科举制度屏蔽在外,报国无门的李白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唐明皇已经品读过无数遍李白亲笔所写得《玉真仙人词》、《苏台览古》等诗文,对这位卓然成家的旷世奇才,早已生了惜才爱才之心。在玉真公主、贺知章、吴筠等一干人等不遗余力的举荐下,玄宗终于天眼识天人,将年逾四旬的流浪诗人召见入宫。

    秋色正浓的一天,李白风尘仆仆,终于入朝觐见。当他傲然而立在金銮殿玉阶之下,大唐天子完全被其仙风道骨,澹然自若的风采折服。

    玄宗礼遇甚隆,不但亲自降辇步迎,而且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初次面圣,就得到如此厚爱,李白自然是感激涕零,受宠若惊。

    李隆基一生经历过无数次杀伐征战,缔造了举世瞩目的开元盛世,绝非人云亦云的草包天子。为了考考李白有无真才实学,围绕经史子集、历史人文、治国安邦、诗词歌赋问了许多问题。

    埋没太久,压抑太久的李太白,当然不会错过一展所长的露脸机会,他不假思索,对答如流,一番奏对说得头头是道,大大超乎玄宗的预期。

    雄才伟略,饱读兵书的唐明皇见微知著,断定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绝非等闲,遂与内侍近臣高力士商议如何封赏。

    按玄宗本意,以李白惊世之学问,直接宣麻拜相也不为过。然则树大招风,如此一步登天,势必会招来满朝文武的非议和不满。况且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那些官场排挤,倾轧,不是刚刚迈入朝堂,毫无根基的李白所能承受的。斟酌再三,玄宗打算循序渐进,让他一步一个脚印,先从谏议大夫这类五品官吏做起。

    当天子毫无保留,将想法和盘托出的时候,高力士表面微笑如常,内心却已是翻江倒海,嫉妒得眼冒绿光。

    好你个李白,于江山社稷无尺寸之功,却凭借口舌之能,得圣上如此青睐。假以时日,岂不是权倾朝野,要骑到自己头上。

    不行!自己出生入死,随侍圣上多年,才换来今时今日的地位,绝不能受到威胁。“力士当上,我寝则稳”的君臣佳话,绝不能因此人而改变!

    心念电转间,这位大唐天子的头号心腹,已有了驱虎赶狼的妙计,即将悄无声息地改变某人命运的轨迹。

    高力士摆出千年不变的谄媚笑脸:“‘大家’殚精竭虑,慧眼善察,替国家拔擢贤才,令老奴感动莫名。李白气度高华,仪表堂堂,论才学、论机智、论见识,远不逊于管仲晏子,近可比张说九龄,区区谏议大夫,实在是埋没人才。然则太白出身商贾之家,无门荫可依,若越级提拔,恐怕难以服众,惹来文武百官的非议……”

    这位玄宗身边的大红人,最能体察上意,一番漂亮话说得滴水不漏,句句说到玄宗的心坎里。

    李隆基手捻龙须,笑骂道:“老泥鳅,朕是找你商量纳贤用人的大事,不是来听你鹦鹉学舌,逢迎拍马的。李爱卿胸有韬略,文采斐然,是世所罕见的奇才,朕急于延揽名士入朝辅佐,你倒是说说该如何恰如其分地将其招致麾下,委以重任?”

    “按照吾朝的三省六部制,所有官员的升迁任命,皆以身、言、书、判,功勋大小,按部就班地提拔,并无由布衣一跃而位居宰相的先例。老奴听闻李白生性疏放,不拘常礼,若把这等旷世大才圈禁于庙堂,让其循规蹈矩上朝办差,恐怕会束手束脚,无法尽心辅佐圣上。”

    玄宗眸色深邃,颇为认同地点着头:“用人之道,在于知人善任,扬长避短,爱卿说得言之有理。依你看,该如何处置为好?”

    “陛下圣明烛照,智慧如海,何须老奴来多嘴。不过金口已开,微臣自当绞尽脑汁,替主分忧。以力士愚见,不如封李白翰林待诏,这样一来,他既可以自由出入宫禁,随时面圣谏言,又能远离是非,避开朝堂上的纷争。此外,圣人还能深入了解,进行全面考察。”

    “翰林待诏,一举三得,妙哉妙哉,就让他在这天子脚下,九重宫阙

    做个逍遥之人吧!”

    李白是个乐天派,能够得见天颜,一偿多年的夙愿,已让他小有成就,看到人生的转机。虽然翰林待诏不是什么位高权重,了不起的官职,好歹从平头百姓青云直上,能够和圣人坐而论道,纵谈天下。

    自命不凡的他相信,以自己片言可惊天下的才华,用不了三年五载就能像张说、陆坚、张九龄一样,进入学士院,成为“内相”,跻身大唐帝国政治权利核心。

    李翰林在长安的日子过得无比惬意,不用早朝打卡,不用看人脸色,不用忙得焦头烂额。他的主要任务就是随侍玄宗身边,在真龙天子赏宫苑内外四时美景,骑马游猎宴饮取乐时,写一些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锦绣文章。

    彼时的大唐政通人和,关河宁定,民丰物阜,河清海晏,完全是一番太平盛世的景象。

    初入朝堂的李白,官小位卑,孤陋寡闻,对周遭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趣,完全迷失在金碧辉煌的九重宫阙当中。他看不到政治斗争的波诡云谲,触不到政治博弈的阳谋阴谋。只觉四海承平,国运昌盛,朝廷举贤用能,推行新政,根本无需自己哭谏死谏,矫枉过正。

    悠哉安逸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转眼之间,已是天宝二年暮春。

    玄宗宠妃杨玉环,嗜花如命,独爱牡丹。大唐天子为了搏美人欢心,特意从全国各地搜罗名贵牡丹,遍植于兴庆宫沉香亭前,以供爱妃观赏攀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