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瀛洲 > 第31章 附:大宋的幽云情结

第31章 附:大宋的幽云情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中国历史上,在北方胡人骑兵如风卷残云、所向披靡的冷兵器时代,从来没有哪一座山脉,能像燕山这么重要。

    燕山重峦叠嶂,地势复杂险要,能让北方游牧胡人的骑兵优势发挥不出来。

    而过了燕山,中原这边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大平原,属于四战之地。

    一路上,能够阻拦胡人骑兵的,唯有一条反复无常的黄河。但是,一到冬季,黄河就会结冰,为胡人渡河提供便利。

    燕山走势大致为东西走向,东起大海,向西延伸至关沟,与太行山相隔。 燕山以北,即为关外。燕山以南是河北平原。

    燕山的几处关口,易守难攻,是中原与关外的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

    燕山西南的太行山脉与山西盆地西边的吕梁山脉在北方形成关口,云中城,同样是地势险要,是扼守塞外进入山西盆地的咽喉要冲,对中原汉人王朝的重要程度,也如同燕山一般重要。

    从历史上看,北方胡人每次入侵中原,就汇集兵力,或从云中南下,深入中原腹地,直抵孟津,攻洛阳,或从燕山的关口南下,在华北平原上一路向南驰骋,直抵澶州。

    燕山,以及太行山与吕梁山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几乎就是历代中原王朝的命门所在,左右着中原汉人的命运。

    这就好比,关外和中原,就相当于紧挨着的两套房子,而这几处险要的山脉及其关口就是这两套房子中间共用的一个防盗门,而就看防盗门的钥匙在谁的手里了。

    从古到今,中原的历代汉人王朝就与这几座山有着终生的纠葛。

    在大唐帝国及其以前的中原大一统王朝时期,这几处险要的山脉及其关口等地基本都是由中原的汉人王朝掌控的。

    随着中原汉人文明的发展,历代汉人已经在燕山以南,太原盆地以北,筑建了众多的城池。

    在燕山山脉以南,太行山脉以东的华北平原北部设置了七个州。其分别是:以幽州核心的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等七个州。这七个州被称为山前七州。

    在太行山与吕梁山之间,太原盆地以北的黄土高原一带设置了九个州。其分别是:以云中为核心的新州、妫州、儒州、武州、应州、寰州、朔州、蔚州等九个州。这九个州被称为山后九州。

    笼统地说,以上十六个州,被称为幽云十六州。

    大唐帝国灭亡之后,趁着中原诸侯割据、混战之际,关外契丹族建立的辽国,也趁机越过燕山,把触角伸向了中原,逐步占领了燕山以南的部分地区。

    在五代十国的后唐时期,即辽天赞二年,平州和营州就被割据华北的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割让给了辽国。是辽国人在得到平州后,从平州里分出的一个属州,滦州。

    平州、营州、滦州,这三个州直接挡在燕山东部关口的前方,位置至关重要。尤其是平州。

    平州东北部,燕山的榆关,是关外从海边地区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

    在刘仁恭割让平州和营州给辽国十二年以后,著名的“儿皇帝”,后晋开国皇帝,沙陀人石敬瑭为了得到辽国的支援,去灭掉后唐,就把除平州、营州、滦州以外的幽云十六州等地,割让给辽国。

    辽国把幽州改名为南京,或燕京。

    按照汉人的传统认知来说,平州、营州、滦州也包含在幽云十六州之内。

    但按照当时的行政划分,这三州又不属于幽云十六州所辖。

    因此,这幽云十六州的定义,却是要仔细辨析,而不能含糊不清。

    辽国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之后,每当辽国与中原王朝交恶,辽国的骑兵就能从幽州和云中两个方向同时出动,直接深入中原腹地。

    而从此,幽云十六州等地就是胡人套在中原王朝脖子上的一根绞索。

    大宋开国之后,历代大宋皇帝总是为了这幽云十六州,而寝食难安。

    大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先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归附,又亲征太原,灭北汉之后,就开始飘了。

    在大宋太平兴国四年,已经飘上天的赵光义亲自率军,北伐当时如日中天的辽国。

    最终,在幽州之南的高粱河,宋军被辽杀得大败。

    赵光义的屁股也中了两箭,只得乘坐一架驴车,一夜狂奔近二百里路,逃到涿州,被后人尊为“高粱河车神”。

    十八年之后,赵光义也是因这箭伤复发而死。

    赵光义这么冒冒失失地夺回幽云十六州等地,也是因为大宋王朝的京师,开封城地处平原,是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

    从隋朝开始,开封城经历三百多年的发展,有“当天下之要,总舟车之繁,控河朔之咽喉,通淮湖之运潜。”的城市规模。

    大宋王朝接手之时的开封城,已经有超级大都市的规模。

    而大宋王朝选开封做京师,也是看中了开封便利的交通运输能力,粮草能够跟得上,以及日益繁华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也好。

    而定都开封城,恰巧就是赵光义建议赵匡胤的。

    赵光义算的上,挖坑埋自己了。

    因此,从根本上看,大宋王朝的统治者们,从开国就充满了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享乐心态。

    若是开封城仅仅是四战之地,也不至于让大宋如此被动。

    战国开场时,定都开封城的魏国,就是中原第一强国,四面出击,打的各路诸侯俯首称臣。

    关键是第二点,大宋王朝实行那专门坑自己的强干弱枝的国策。

    “强干弱枝”就是中央强,地方弱。这对于防止作乱、以下犯上来讲,的确是一剂好药。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中央禁军很强大,但真正看护国防的边防军却很弱。而且,百余年下来,中央禁军其实也很弱,甚至比那边防军更弱。

    同时,大宋历代皇帝又严酷地压制、防范武将,甚至不惜采取极端的“崇文抑武”策略,疯狂提高文人士大夫的地位,而置华夏汉族的天下大利不顾。

    最终,大宋军队的战力更是直线下降。

    大宋并不缺良将。像种家的开山祖师,种世衡,以及大名鼎鼎的狄青等名将。

    但是,这些名将的下场并不好。种世衡一生都被大宋文臣压制,狄青更是被文臣迫害致死。

    赵匡胤篡位,成就了他的皇帝梦,却更是他及其后继者终生的梦魇和诅咒。

    在篡了后周江山之后,赵匡胤为了防范武将有样学样,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领军大将的军权之后,导致大宋军队的战力就开始日益低下。

    其实,在赵匡胤及后来的历代大宋皇帝的内心深处,根本就是害怕在大宋内部再出现一个新的“赵匡胤”。

    而不像他们自己宣称的那样,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避免再度出现大唐的藩镇割据,以及五代十国的混战局面。

    立都四战之地,强干弱枝的国策,“崇文抑武”策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大宋必须拿下幽云十六州等地,这样既符合国策,也能够在屯兵上面,省下一大笔负担。

    然而,大宋没有这个能力。

    在宋真宗赵恒的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一路深入大宋腹地。

    当时,得知辽军入侵之后,大宋朝野震动。软弱的宋真宗不思抗战,一味想南逃,幸好被当时的宰相寇准连哄带骗地弄到澶州督战。

    然而,几场战斗下来,辽军伤亡惨重,还被宋军包围了。

    就连辽军大将萧挞凛也被宋军大将张环的强弩射杀。

    萧挞凛是辽国太后萧绰的族兄弟,曾俘获在大宋有“无敌”之称的杨业。

    此时,宋军形势一片大好。

    若是宋真宗有半点勇气,半点头脑,哪怕拼了大半的国力,也要打残辽军,彻底解决来自辽国的威胁。

    然而,或许是宋真宗胆小懦弱。或许是,宋真宗怕,寇准在主导抗战胜利后,会成为不可驾驭的权臣。

    总之,在辽国萧太后表达了和谈的想法之后,宋真宗不顾杀父之仇(宋太宗死于北伐辽国的箭伤复发),坚持与辽国媾和。

    最终,在景德元年十二月,宋、辽两国在澶州达成协议: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瀛、莫二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岁币,至雄州交割。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因澶州在大宋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对辽国而言,“澶渊之盟”让辽国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利益。

    同样,辽国也学聪明了。

    此后,即使宋辽交恶,辽国也不敢轻易进攻大宋,而是通过大兵压境的方式,吓唬软弱的大宋朝廷,讹诈钱财。

    对大宋来说,“澶渊之盟”让大宋“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

    在“澶渊之盟”以后的百年里,宋、辽两国再也没发生过大规模战争。

    看到这里,就知道,大宋没有大政治家,没有大战略家,尽干出这种放虎归山的事情。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大宋在支付岁币的同时,用于防备辽国的军费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剧增。

    大宋也知道“澶渊之盟”并没有实际的约束力,因此,还是投入大量的军费,扩建军队。

    在宋太祖时,大宋禁军只有20万人。而到宋仁宗时,禁军达到120万人。

    其主因是开封城往北,无险可守,大宋只能靠人数去填。

    而“澶渊之盟”对大宋真正的危害,却是像钝刀子割肉,让大宋始终也无法组织能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有效军力和财力。在西夏建国后,辽国还不停地挑唆西夏对大宋的进攻,让大宋疲于应付。

    自从“澶渊之盟”以来,大宋到底给了辽国多少岁币?

    大宋给辽国的岁币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澶渊之盟”签订开始,一直到宋仁宗的庆历二年的“庆历增币”(在辽国,叫重熙增币。)之前。

    在这38年间,大宋向辽国输送的财物,共计银383万两,绢763万匹。此外,辽国还“借”了3万两银子与3万匹绢,没有归还。

    第二个阶段是“庆历增币”之后,从宋仁宗的庆历三年,到大宋皇帝赵佶的宣和三年,停止给辽国纳贡。这79年间,大宋向辽国输送的财物,共计银1580万两,绢2370万匹。

    总共两个阶段的这117年间,大宋向辽国总共送出1963万两银子,3133万匹绢。

    大宋朝廷理所当然地把这些费用转嫁给大宋人民了。

    这也是大宋国内,起义频发的主因之一。

    至于大宋凭外贸把岁币又从辽国赚回来一事,辽国很快就找到了对策。

    辽国不但加大在畜牧业和食盐方面对大宋有顺差的,更是做起了赚差价的转口贸易。因此,宋辽贸易中,辽国并没有损失多少。

    从“杯酒释兵权”,到“澶渊之盟”,再到“庆历增币”,大宋统治者的懦弱、无耻、短视,被彻底暴露出来。

    大宋统治者渴望幽云十六州,却又自废武功,不敢直接去夺取。

    可以说,整个大宋王朝,就是在这种可望不可及的情结中纠结着。

    在大宋内部,对“澶渊之盟”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

    大宋皇帝赵佶受其父宋神宗,其兄宋哲宗的影响,就认为,“澶渊之盟”根本是大宋之耻。

    在对西夏的战争中,彻底打残了西夏的有生军事力量之后,赵佶更是想一雪前耻。

    于是,在一次外交活动之后,大宋就与辽国北方的金国搭上了。

    然而,金国对大宋抛过来的“媚眼”,并不感兴趣。但出于对华夏文明的仰慕,金国对大宋也是眉来眼去了一番。

    但是,大宋皇帝赵佶怎么也没想到,正是他与金国的这番眉来眼去,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