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处江湖之远 > 第34章 好诗

第34章 好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今天李大少爷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没有再请客吃饭,剪彩仪式完成之后就正式的开张做生意了,两名伙计在门前大声的叫卖着。

    “瞧一瞧,看一看啊,开业特惠,新鲜的报纸哦,一文钱一份儿”。

    “神来之笔!堪比诗仙!错过可就悔之晚矣!”

    这叫卖的词儿也是宋羽写的,李春阳听着有点刺耳,明明是文雅的生意,怎么搞得这么庸俗,可仔细一琢磨,也是,哪有不庸俗的银子呢!

    “什么东西,报纸?”

    “报纸是什么啊,一文钱?”

    “太贵了太贵了,一张纸一文钱!”

    围在街旁的人们四下议论着,一文钱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的确不便宜,路边最便宜的阳春面,一碗白花花的面条,上面滴点香油,撒些葱花,滚烫的面汤浇上去,香喷喷,也就两文钱。

    这对于街边的贩夫走卒,出大汗的工人可谓是一顿美味大餐了,居然两张报纸就能换来?

    当然了,报纸面向的顾客注定不会是大字不识的普通劳动者,光是满满当当的方块字就彰显着这张纸的不同寻常。

    很快,围在周围的老百姓就四下散了去,只剩下一些三三两两的秀才还徘徊不去。

    作为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对这份新奇的纸张显然有着超越普通人的好奇心,尤其是听到“堪比诗仙”的叫喊声,好奇心就更浓了。

    门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摞整齐的报纸,每张都是对折放着,最上面压着一块砚台防止风吹,砚台一角露出一行字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一位衣着破旧的秀才伸着脖子一字一句的念了出来,“这······,好诗啊!”

    说着就伸手上前,想把砚台往旁边挪一挪,可是刚伸出手来就被伙计拦了下来。

    “哎!干什么呢?想看得掏钱买!”

    秀才听了就莫名火气,“我不看一下怎么知道值不值得买呢!书店还让翻翻呢,你这报纸怎么就不让先看看?”

    “我们这报纸就这规矩,先买后看,我们东家说了,今天是第一天开张,已经很便宜了,下一期报纸就要涨价了!”

    秀才气的手抖,简直是有辱斯文!欲待拂袖而去,可是心中对那诗句的后续越发好奇,无奈之下,从怀中摸摸索索掏出了一文钱,递了上去。

    伙计接过钱,放进身后的盒子里,这才拿起一份报纸递给那名秀才。

    秀才一把拿过报纸,迫不及待的念起诗来。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这……好诗!好诗啊!”

    周围围着的都是饱读诗书的举子,自然都能听出其中玄妙,纷纷凑了过来。

    “这诗是……,这谁写的?”

    “下面有署名,这是,杨松”

    “杨松是谁啊?”

    拿着报纸的秀才将手中报纸翻了过去,看起了另一面。

    “哎,我还没看完呢!”

    “自己买去!”

    说完他一转身走到了靠墙的一处位置,蹲了下来继续看报,当然,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个不死心的。

    又看到一首诗,他又不自觉的念了出来。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土豪气质,这写的……”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好诗,有点意思了!”

    ……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沃日!牛逼啊!这谁写的!”

    此时秀才周围又围了个水泄不通,在外圈的举子实在受不了了,有个灰衣服的男子,走到门前的桌前,伸手掏出两文钱。

    “我要两份儿”

    “好嘞!”

    伙计一手接钱一手拿报,男子一接过来就快步走开了,他刚才听的清楚,即便是就只有这两首诗,这报纸买的也不亏,赶紧回去仔细研读研读。

    身后想再蹭读的一阵骂骂咧咧的声响,很快又有人掏钱买报了,从三三两两到后来的浩浩荡荡,很快桌子上的报纸就被一扫而空!

    伙计一点也不意外,他是李春阳身边的书童,好歹也跟随少爷读了几年书,这两首诗连他也能知道是什么档次,这样的报纸卖一文钱?你们烧高香去吧!

    他不慌不忙的从屋里又抱出两摞报纸来,摆在了桌子上,这时候周围的举子们已经差不多是人手一份了,都在街两旁或坐或站的读报。

    “这行路难豪气云天!居然也是杨松写的!”

    “这杨松究竟是何人,怎么以前没听过呢?”

    “如此风格迥异的两首诗,这位杨松定是隐世的前辈高人,不知有没有机会能拜会一下啊!”

    很快就有人反应了过来,跑到报社门前,就问小伙计。

    “请问小兄弟,这位杨松是何人啊?能够引荐一二?”

    “这个你得找我们掌柜的,我可不知道!”

    “你们掌柜的可是李春阳,李公子么?”

    伙计点点头,是啊,上午剪彩你们没瞧见么?

    这李春阳在弘城是有名的公子哥,为人大方,最喜欢请人吃饭,在场的基本上都承过李春阳的情,也多有结交。

    有了这层关系就好办了,当天中午就有七八位举子到李府拜会,李春阳甚是纳闷儿,这些人平日里虽然也有往来,可是从不曾这般隆重的登门拜访啊,他忙将众人接进府中。

    一番寒暄之后就明白了来意,显然,那两首诗的分量已经远超他的预期,兴奋之余他满口应承,一定引荐杨松给众人认识认识。

    宋羽上午等报刊剪完彩就回到了府中,他并不担心报纸的销量,这几天,通过廉书举和郭宝齐二人,他已经对弘城仕子的现状大致有所了解。

    作为隋国都城,这里云集着全国各地的优秀读书人,虽然有功名在身的不多,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才情,毕竟科考一途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一条坎坷之路。

    有这两首诗热场,相比不用多久弘城期刊就能在弘城文人群体中掀起一股热浪,以李白和纳兰的才情,简直不要太轻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