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章 三味书斋
大夏有十三州,各州设一直辖重镇,落霞镇就位于会稽郡直属扬州管辖,以储存战略物资,故各州各镇之内一有风吹草动,便会直接以秘密渠道送达州情报总部。
听风阁便是大夏最为神秘的情报机构,他们不需要向各州长官负责,自成体系,皆由当朝听风阁阁老沈醉直接汇报给那位天子陛下……
他们的情报人员渗透在各行各业,他们无处不在,他可能就是今天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个人。
扬州听风阁分部,昏暗的地下室里人数众多,他们着装统一,均为黑色劲装,并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精密的齿轮机关不停转动,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个巨大的档案室。何长风眼神如刀般望向此间的每一个角落,突然有情报人员跑到他近前贴耳说了几句,“并递上一张字条。”
何长风转身离开,他拐了几个弯,过了几道暗门,来到一个房间,在门上有节奏的敲了几下。里面传来一道威严的声音说道:“进来吧。”
何长风推开门,进入房间,拐个弯绕过屏风来到那人桌边,那人正襟危坐,一只手缓慢的翻阅着公文,一只手有节奏的缓慢敲击着,也不看来人。开口说道:“什么事。”
“大人,落霞镇上有消息传来。”何长风冷静说道,说完将纸条递了上去,只见字条上密密麻麻,十分详细。
唐纵眉头一皱,接过纸条快速打开,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慢慢点头,“好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思忖了半天唐纵说道:“我要这王希年的所有资料,速去。”
何长风,快速退去。
太阳西斜,王希年推着小车往南边的私塾缓慢走去,院外放好他的小车,朗朗的读书声传入王希年的耳中,唤醒了他脑海之中久远的记忆。
王希年走进书院就看见院子里正坐着四人在那喝茶,王希年向四人点了点头,找了个地方坐下,闭上双眼听着屋子里的授课之声,书院之地总是可以让人莫名的宁静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下学的时间,一群七八岁的小孩一窝蜂的向着私塾外涌去。还嚷嚷着再见先生
见孩子们走远,徐行之缓缓起身向着前院走来,连忙上前,“萧兄,郑兄,陈兄,顾大夫,失敬失敬啊!让诸位久等了。”
又看向另一边的王希年,大笑道:“哈哈哈,希年,我给你介绍下。”
走了过去拉住王希年的胳膊,走到四人跟前,给他介绍道:“这位是萧峰萧兄,这位是郑玄郑兄,这位是陈青龙陈兄,这位顾大夫我就不介绍了。”
王希年一一点头示意。
“这位是王希年,你们可不要小瞧于他,不然可是会吃大亏的。”
几人点头示意。
萧峰率先向着王希年拱手,“原来你便是那位王希年,王右军大人家的公子,失敬失敬,今日与希年兄相识,真乃幸事。”
王希年见他一脸认真,也不敢怠慢,连忙回礼,“能够识得萧兄自是三生有幸。”
相互寒暄之后,众人便向徐行之表示祝贺,并且对他能为落霞镇的孩子们传道授业表示敬意。
“徐兄弟,为何你这私塾还没有名字”郑玄表示疑惑。
众人纷纷看向徐行之?
徐行之苦恼摇头道:“这些日子我思来想去,没想出什么好的,不知你们一同帮我想想?”
众人思忖良久,也不知冠以何名!
正在这时,陈青龙望向王希年,自有试探的意味,“王兄大才,不如让王兄替徐兄取这个名字如何?”
众人看了一眼陈青龙,又把目光看向王希年。
徐行之将目光看向王希年,“嘿嘿,希年我这小书院的名字看来只能麻烦,不要有压力好坏我都认。”
王希年见都看向自己也不拒绝,思忖片刻,“我不太喜欢书院这一称呼,不如就叫三味书斋吧?”
萧峰念道:“三味书斋,妙哉,只是不知这三味是哪三味啊?”
王希年说道:“夫子者开私学之风,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第一味当为师味。
这通古今之变,有史有册,这第二味当为史书之味。
这第三味乃行之有效者,亘古不变之真理,谓之经味。”
这话还未完,只见徐行之周身符文汇聚翻滚,院中剩下来的木材被无形切割成一块四四方方的匾额形状,置于院门之上,徐行之手成剑指状,让灵气锋芒在匾额之间流转,木屑四溅,“三味书斋”飘逸的四个大字出现在匾额之上。
病秧秧的顾大夫此刻看向徐行之缓缓点头。
余下三人,同时笑道:“哈哈哈,王兄大才,徐兄好字。”
便在这时,郑玄开口,“诸位兄弟,我已命人在苍澜江上设下酒宴,还请诸位赏个脸?”
听到这话顾大夫适才上前作揖道:“恐怕要败了郑兄美意了,我这身子骨经不起折腾了,郑兄莫怪啊!”
郑兄面露遗憾之色道:“顾大夫好生保重身体,就不挽留顾大夫了。”
说完顾大夫便向各位告辞,向着自家医馆走去。
王希年见顾大夫离开,便也说道:“郑兄,希年家中还有妹妹在家,不便前往,还望恕罪啊!”
便在这时,萧峰说道:“希年兄,万万不可,你我相见甚欢,十分投缘,必不可缺席呀!我这便命人前去你家捎个口信。”
王希年见推脱不掉,也只能点了点头。看向徐行之,“行之兄借笔墨一用。”
徐行之指了指里屋案台,示意他自己过去。
王希年,走进书斋里面,提笔写了一行字:“希言,哥哥今晚不回家做饭了,你自行解决,我会晚些回家。”
落款:“王希年。”
写完把纸条交给了萧峰,说道:“劳烦萧兄了。”
萧峰接过字条,说道:“今晚不醉不归,诸位兄弟请,哈哈哈。”
……
听风阁,唐纵看着手上的王希年档案:“王希年,男,16岁,落霞镇人士,自幼习武,资质平平,初窥武道门径。
为谋生跟街坊学习做豆腐,酿酒,总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加以改良,现如今落霞镇人称豆腐郎,做豆腐水平甚好,几无一家能出其右。
其酒,据说一绝……
文采斐然,曾于临江阁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藏而不露。
其妹,王希言,疑似不会说话。
其父,王右军,大夏军卒后裔,父母尽皆战死,14岁从军,立功无数,因不阿谀奉承,刚正不阿的性格,与上级不和,被克扣战功,年前随军出征抵御匈奴,武道自成一派,武力不详。
据前线情报,不久前王右军领军数百,布阵坑杀匈奴军近千,立下大功。
其母,不详。
看完以上资料,唐纵长出一口气,“这王家父子不简单啊,用好了乃大夏之幸。”
合上手中的档案,一种不妙的感觉袭上心头。这是一个长年搞情报工作者的嗅觉。于是他说道:“长风你现在以最快的速度去往落霞镇,不要耽搁,务必守在王希年身边,速去速去。”
看着何长风离去的背影,唐纵喃喃自语道:“希望匈奴人的嗅觉不要太好吧!”
……
王家小院,王希言看着王希年让人送回来的字条,无奈的叹了口气,看向夫子无奈说道:“老师,今晚我们要喝稀粥了,我给你做酱油豆腐吃。”
夫子闭上眼睛,不一会又睁了开来:“这老八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一帮人,没有一天让我省心!”
……
夜晚西边铁匠铺里的和尚,念起了地藏经……
沧澜江上也开始起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