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木耳
时间差不多,又让三兄弟割了几捆茅草,众人便收拾一下准备回去。
路上遇到梨花村的村民上前来打招呼:“姜婶子,你们来捡柴啊。”
姜老太对他笑道:“是的,柱子,捡点柴,顺便挖点野菜。”
“婶子,正好我也要下山,我来帮您背。”村长儿子李柱子上前要接过姜老太的背篓帮忙背。
无意间瞥到背篓里的木耳和蘑菇又开口道:“婶子,这个蘑菇吃的时候可得注意,山里的蘑菇种类比较多。有很多毒蘑菇的,前几年狗蛋家吃了这个毒蘑菇除了没吃的小孩,几个人全都摇头晃脑的晕了好几天。”
“知道,这些蘑菇都是我们吃过的,没事。” 姜老太回道。
柱子看了看那个木耳迟疑了片刻还是不放心开口:
“婶子,这个黑不拉几的东西也能吃吗?我们在山脚下也不知道这是啥东西。还是别冒险了吧,我家菜园子菜还不少,去我家摘吧。”
柱子这么热心肠,姜老太对他的态度更是如春风般和煦:
“好孩子,婶子先谢过你的好意。不过这东西确实是能吃的,还有啥子润肺止咳的作用呢!”
姜老太想了想姜禾说过的木耳的功效,照葫芦画瓢来了句。
这样的话柱子也就放心了,还开口夸赞姜老太:“婶子,您懂得可不少,还知道啥润肺止咳。”
“咍,这没啥,也是听我们那一个大夫说的。等会回去带点回家给村长他们尝尝鲜。” 姜老太摆摆手谦虚道。
“行,那婶子我也不和您客气,回头让我媳妇送点自家种的菜给您。” 李柱子爽快应下。
等到了村子各自回家,姜家其他人都震惊了!
出去一趟带回来三背篓的吃食,这就是家有神医的好处吗?所有人都感觉,就算神医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怕了。
要是天天如此,那他们就终于能敞开肚皮吃了。所有人包括姜禾都觉得今天应该饱餐一顿,庆祝一下。
于是,刮山药的刮山药,洗蘑菇的洗蘑菇,姜老太拍板,今天煮点粥喝,于是众人干得更起劲了。
正做饭做的热火朝天,门外传来一阵叫门声,姜老头去开门,发现是村长和村长媳妇还有柱子上门来了。柱子手里还拎着一小篮子毛白菜和萝卜。
姜老头把他们请进来,李村长坐下便开口道:
“老哥,今天上门是打算跟你们讲下,盖房子的人找好了,总共六个人,都是盖房子的好手。”
“好,人多点就可以快点盖好了。谢谢村长了。今天留下吃饭,饭也快做好了。” 姜老头开口道。
“不了,还有一件事,你们发现的木耳可以吃的这件事可以告诉村里人吗?
家家都不富裕,桌上能添盘菜也是好的,山也大,我让他们不往靠近你家房子那一片去。你看行不?”
李村长开口之前也是思考过的,这样既不让姜家后面没得摘,也给村里人多寻个吃食。
姜老太既然能把木耳能吃且在哪好找到的事情告诉柱子,就说明他们没打算保密,问一问也无妨。
姜老头看了姜老太一眼,不出李村长所料,随即姜老头便点头答应。
这样对他们家来说也不是没有好处,这样一来,房子前面那小片山就不会有人来了,姜家是有大秘密的。当然是不要让人太靠近为好。
还有一个好处是,姜家发现了一种新的能吃的野菜,村子里的人知道是他们无私的告诉所有人,也会承他们的情,也能更快更好的融入村子里去。
村长和姜家谈过事情就不顾姜家人的盛情挽留执意离去。开玩笑,人家热情是人家做事够处。
咱也不能不知好歹,明知人家吃饱都困难,还要去让人家雪上加霜。
当然此刻的村长还不知道姜家即将不再是以前的姜家了。
李村长几人走后,姜家人收拾收拾以后也开饭了。
今天这一顿应该是逃荒以来吃的最丰盛的一顿饭了,甚至在没逃荒以前,这种规格的饭菜也是逢年过节才有的。
所有人落座以后,姜老头开口:“今天咱家的大功臣是妞妞,给咱找了这么多吃食,你们得记在心里。”
所有人都面带感激的看着姜禾,把姜禾看得怪不好意思的,只得卖蠢开口:“吃,奶,妞妞要吃饭!”
姜家人:。。。好吧,媚眼抛给瞎子看,习惯了。
姜老太连忙给姜禾盛了浓浓的一碗粥,又夹了些菜给她。吃的姜禾热泪盈眶,果然碳水才是yyds,太幸福了!
大家看姜禾吃的这么香,也忍不住了,废话不多说,狂风残云这么一顿扫,很快桌子上就空空如也了,连一点菜汁都没剩下。
终于勉强吃了顿饱饭,所有人都幸福的摊在座位上发饭晕。
片刻,姜大海开口:“大哥,你把给他们做的几个沙盘给拿出来,马上就带他们启蒙。姜文姜武姜书,你们准备一下,一会考考你们。”
姜大山点头,起身去屋子里拿出五个像茶盘一样长方形扁扁的盘子,又给每个都装了点细土平铺在盘子里。就是一个简易的写字工具了。
姜禾也很惊喜,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她还打算万一是在地上比划,那就把沙盘苏出来,没想到现在就已经出现了。
姜禾沉浸在惊喜中,姜武则就是惊吓了,姜大海话音一落他就苦着脸拉着姜文和姜书去僻静处临阵磨枪去了。生怕又一次在二叔的死亡视线下度日如年。
姜武再怎么不愿意,该来的总会来的。几人在屋檐下坐定,饭桌此刻也充当了他们的书桌。
姜大海先教姜禾写了个“人”字,让姜书拿着姜禾的手教姜禾写,他同时检查姜文和姜武的掌握情况,提问他们所教的三字经。
姜文虽然有些磕磕巴巴,但还是能够把姜大海教过的背出来。
而姜武则是让姜大海也头疼的存在,背了几句就开始磕巴了:“昔孟母,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子不学。。。子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