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曹操也不是好惹的
彭城以西约五十里,有一个庄子叫大彭镇(后世也叫大彭镇)。
曹操败退五十里,在大彭镇下寨。
计点人数,损失了两万五千多人。
一时心中烦闷,便去镇上散步,见到遍地白骨,顿时文思泉涌。然后,就问随行书吏要来纸笔,泼墨挥毫,笔走龙蛇: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就是名传千古的……《蒿里行》。只不过,很讽刺的是,这地上的累累白骨,正是曹操自己造成的。
正所谓:英雄拔剑起,苍生十年劫!
一年半之前,曹操借报父仇之名攻打徐州陶谦,遇城屠城,遇村屠村。而位于彭城西边五十里处的大彭镇首当其冲!
全镇两千多人。
上至耄耋老翁,下至母亲怀中的……待哺婴儿,无一幸免,尽遭杀绝!
原本是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物产丰富的百姓聚住之所。如今,却成了残瓦断垣,杂草满地,野狗出没,拔开杂草,森森白骨遍地皆是的……荒芜之地。
好一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好一个……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杀人者曹操。
赋诗怜民者亦曹操,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
这就是枭雄。
有诗为证:
“手中血迹未干,屠刀放在身边。
拿起文书四宝,写下不朽诗篇。”
……
随行的荀攸、满宠、陈群等人,尽皆大拍马屁:“好湿,好湿,必成千古名篇。”
(备注:别误会,他们说的是曹操那首诗,而不是山风木鱼这首打油诗。)
而就在此时。
有斥候来报:“禀报曹司空,陶应并没有带八万人马过来。昨夜,彭城东边的那一大片火光,乃是让人多打火把所致的……疑兵之策。”
“疑兵之策?”
曹操闻言一愣。
但随即又放声大笑:“不意上了小儿恶当。然,虚张声势终是小道。吾大军仍有将近十万,正好将吕布和陶应一起灭了。”
荀攸等人闻言,尽皆口称:“主公英明。”
曹操见众人都没有反对,便欲下令出兵。
不过,就在此时,又有亲兵来报:“安东将军陶应,托人送来书信一封。”
说罢,便将一部竹简呈到曹操面前。
曹操打开竹简一看,但见上面写着:“听吾一句劝,退兵吧。自汝屠徐州始,便再也不会得到徐州百姓的拥戴。”
“无知小儿!”
曹操不屑地骂了一声,又道:“黄口孺子,焉知王图霸业。吾为天下故,岂惜小民哉。”
说罢,便又要下令出兵。
但是,就在此时,又有亲兵来报:“安东将军陶应,送来两颗人头。”
“人头?”
曹操心下狐疑,问道:“何人之头?”
“属下不知。”亲兵道。
“可有问过送来之人。”
“问过了。”
亲兵道:“来人是一名被释放的受伤的我军将士,说是安东将军给了他一贯钱,让他将人头带给曹司空。安东将军还跟他说,只要他做到了,曹司空会另有重赏给他。”
曹操皱了皱眉,看向一旁的荀攸。
荀攸跟过去看了之后,回来对曹操道:“乃是……陈珪,陈登!”
“什么?!”
曹操登时愣在当场。
过了许久,才缓缓地开口说道:“暂停进攻彭城,谨守营地,休整待命。”
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之前,曹操之所以对攻打彭城有足够的信心,那是因为彭城中有陈珪、陈登父子为内应。
如今内应已死。
战场局势也发生了变化,再攻彭城就不容易了。须得重新筹划才是。
彭城是座坚城。
这种城池,如果没有内应,只需两万人守城,十万大军也很难攻得进去。而现在吕布兵力虽有损耗,但是,因为得陶应来援,两支军队的兵力加在一起依旧有四万多人。
要想强攻破城,几乎没有可能。
可是,曹操又不想放弃徐州。
因为……袁绍已经在范阳城外边摆开了与公孙瓒决战的架式。而曹操必须在袁绍打败公孙瓒之前夺取徐州,才能与袁绍有一战之力。
否则,一旦让袁绍的大军南下夺了徐州,袁绍的势力就会对兖州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沉思良久不得其计。
百思不得骑姐。
只好又看向荀攸等人道:“诸位可有良策?”
荀攸闻言,便上前一步道:“乱吾军大计者,陶子扬也。只要将陶应逼回江东,以吕布一介武夫,不足为虑。”
“这倒是个道理。”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那么,要如何才能逼陶应退回江东?”
“这个其实不难。”
荀攸道:“只要派出三名舌辩之士为说客,分别出使袁术、刘表、王朗,便可逼陶应出兵,甚至使陶应在江东败亡,身死族灭。”
“有点意思!”
曹操心中一动,似有所悟,却又不太明白。
遂开口说道:“公达且试言之。”
荀攸闻言,便开口说道:“首先,是刘表方面。
一直以来,刘表对豫章郡虎视眈眈,其意欲夺取豫章之心,路人皆知。如今陶应出兵徐州,豫章必然难以顾及,这正是刘表夺取豫章的好时机,
而刘表帐下,有大将刘备。
此人投靠刘表之后,为刘表所器重,此前平定荆南四郡叛乱,如同风卷残云一般,被人称之为荆州战神。
主公可向天子请旨,由刘备出任豫章太守,再将豫章从扬州划归荆州,受刘表节制,刘表必会派刘备为帅攻打豫章。
而刘备……与陶应之间互有刻骨之仇,
一旦攻入江东,必然会与陶应不死不休。有刘备在江东牵制陶应,陶应纵不败亡,也无力再顾徐州。”
“此计大妙!”
曹操忍不住大叫道:“仅此一计,便可逼陶退兵回师。”
又问:“那么……袁术和王朗方面呢。”
荀攸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再说袁术一方。
当初,陶子扬夺传国玉玺上交袁术,换得袁术支持而挥师丹阳。但是,袁术虽赞同陶应为丹阳太守,却不愿陶应拥有江东三郡。
如今,袁术与陶应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已经恶化。只是袁术刚败于主公,不敢马上对陶应用兵而已。
只要主公派出一位说客,去跟袁术道明利害关系,再将刘表将派刘备进攻豫章的事告诉袁术,使袁术觉得有利可图,必会出兵丹阳。”
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再派人去会稽,对王朗晓以利害。劝他与刘备、袁术同时出兵,攻打吴郡。
如此一来,陶应所控三郡:丹阳、吴郡、豫章。
刘备攻豫章。
袁术攻丹阳。
王朗攻吴郡!
三分其陶应之地,陶应不败,焉有天理!”
……
毒不毒?
三面夹击,只要一方突破,另外两方就会扑上去撕咬。
此计若成,陶浪子不死也会脱三层皮!
这些三国顶尖谋士,没有一盏是省油的灯,挥洒之间,便又是一条毒计。
此计一出,谁还敢轻视古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