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我,陶应,浪子战神 > 第50章 用人不疑,擢用良将

第50章 用人不疑,擢用良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后军朱治手下原有三千人马,因为抽调了两千去增援黄盖,现在只有一千人马。孙策的中军也全部投入了战斗。

    也就是说,朱治这一千人马是孙策唯一的一支预备兵力。

    已经投入了战斗的兵力要重新调动,是非常不方便的。

    因此,太史慈的突然杀入,顿时让整个战场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朱治不能放任孙策的后背不管!

    带着一千人马勇敢地迎了上去。

    但是,太史慈率领的是一支重新整编起来的复仇之军,这些人,此前一直被追杀,受够了东躲西藏的日子,此时人人眼红,意欲拼命。

    两军才一相接,朱治的人马就如同遇上了海啸,被惊涛骇浪所淹没!

    激战中,太史慈对上了朱治,双方缠斗不过十招,朱治被刺中肩膀,拔马而逃。太史慈紧追不舍,一边追,一边将长枪挂在得胜勾上,取弓箭在手,连珠三箭,箭箭射中朱治后背。

    朱治落马而亡。

    其下幸存的将士被驱赶着冲向孙策的中军的后背,孙策慌忙中连调数员战将前去抵挡,都被太史慈射杀。

    孙策腹背受敌,后阵大乱!

    而就在此时,陶应也带着典韦、许褚杀透敌阵,冲进了孙策的帅旗附近,孙策知道打不过,只好往斜刺里逃遁。

    孙策这一走,中军阵势挫动。

    陶应乘机大叫:“孙策败了!”

    一众亲卫和手下将士,也尽皆放声嘶吼:“孙策败了!”

    陶应手下将士的士气更加昂扬,而孙策的中军则在陶应与太史慈的夹击之下,彻底崩溃。中军的崩溃也进而导致左右两翼的崩溃。

    孙策难阻溃败之势,只好在溃兵的裹挟下向宛陵方向逃窜。

    兵败如山倒!

    战争中伤亡最大的其实不是对阵厮杀,而是溃败时的自相残杀和随后掩杀。当军队溃败之时,每一个人都在拼命往前跑,跑得比别人快才有生存的机会。所有阻挡他们的人或物,都会成为他们乱刀砍杀的对象。

    有人不小心摔倒在地,后面就会绊倒一大群人,再后面的人就会踩着他们的身体往前冲,将他们踩成烂泥、踩成渣渣。

    一路追杀,一路溃败。

    遗尸上万,红雪十里!

    由于陶应有两千骑兵。

    骑兵腿多。

    在这种追逐战中,腿多的一方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三条腿的人是跑不过四五条腿的战马的。很多敌军士卒眼看逃不掉,纷纷跪在路边投降。

    但是陶应的骑兵却并不理睬他们,仗着自己腿多,只顾纵马而过,将收拢俘虏的事留给后面的步卒。

    就这样一路冲杀一路收容俘虏,追了大约二十余里,才勒马而回。

    此时,由于溃兵对追兵的阻滞,孙策等率先逃跑的军队已经跑远了,再追下去也没有多达意义了。

    让人清点伤亡和战果。

    自己一方伤亡两千余人。杀敌一万余人,俘虏一万三千余人,再扣除部分趁乱逃散的敌军,估计随孙策逃回宛陵者不足五千人。

    除此之外,还缴获了大量的粮草。

    以及大量的……攻城器械!

    这些攻城器械,有的是孙策的军队临时打造好的,有些是从郡治宛陵运过来的。由于孙策在等周瑜说服许贡前来共围芜湖,所以一直没有使用,现在全都便宜了陶应。

    回到芜湖城外时,陶应见到了刘繇。

    以及立于刘繇身边的太史慈和于糜。

    此时的刘繇,气色好了很多,已经可以直立行走了。见到陶应之后,便深施一礼道:“多谢安东将军救助之恩!”

    “使君谬矣!”

    陶应赶紧大步上前扶起刘繇,又对刘繇还了一礼道:“是陶某应该感谢刘州牧才对,若非刘州牧相助,哪有今日大捷。”

    “陶将军不必客气。”

    刘繇道:“老夫身受重伤,于深山老林之中苟延残喘,伤口恶化,若非陶将军让邓展将军送来良医,此刻早已殒命多时。”

    顿了一下,又道:“老夫无能,上不能扫平乱贼以谢天子,下不能致百姓将士以安宁。徒累百姓受苦,将士遭难。安东将军少年英杰,虽有浪子之名,实乃天纵之才。

    老夫愿以扬州印绶相让,望陶将军扫平孙氏叛逆,善待江东百姓黎民。诚如是,余愿足矣。”

    “不可!”

    陶应道:“刘州牧乃贤达名宿、忠厚长者,岂可因小败而妄自菲薄?待本将攻破秣陵,必还刘州牧于秣陵府中。”

    “陶将军休要相劝。”

    刘繇笑了笑道:“吾意已决,待伤好之后,便回长安城中陪伴宗室天子,著书立传,以度余年。江东之事,就拜托陶将军了。”

    说罢,便从一旁的亲随手中拿过州牧印绶,硬塞在陶应手中。

    陶应无奈,只好开口说道:“既然如此,州牧印绶就暂由陶某代为保管。但陶某只是暂时保管,是否就任州牧,还需天子旨意。”

    这就是陶应明智的地方。

    现在袁术自称扬州牧,自己要是又称州牧,岂不是与袁术对着干?

    况且,自己现在连丹阳都还没有拿下,只据有芜湖一城,此时自称州牧,无异于将屁屁置于炉火之上。

    还是先坐稳丹阳太守之位再说。

    得陇望蜀。

    那也得先得“陇右”,否则,连望蜀的资格都没有。

    州牧之印,一块石头而已!

    传国玉玺在他陶浪子眼中也都只是一块石头,何况是州牧之印。

    所以,陶应便有言在先,只是暂时保管。

    刘繇见陶应收了州牧之印,便又指向一旁的太史慈和于糜道:“老夫败于秣陵,数万将士尽灭,仅余四千余人。今有良将太史慈和于糜,二人皆忠勇之辈。望将军善用之。”

    太史慈和于糜闻言,也拜伏于地道:“末将拜见安东将军!”

    陶应赶紧上前扶起两人,拍了拍两人的肩膀道:“两位将军忠勇之名,吾早已知之。不知两位将军可愿为吾带兵攻取秣陵?”

    太史慈和于糜闻言都是一愣,

    没想到刚刚投效,陶应便让自己独统一军,并且是去攻打秣陵,一雪此前战败之耻。

    赶紧又抱拳一礼道:“愿听将军号令。”

    “很好!”

    陶应赞许地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本将就只留四千人马卡在芜湖,阻挡孙策对秣陵等地的增援。

    其余的军队,加上子义所率之军,共一万八千余人,全都交给你太史慈!

    以你太史子义为主帅,陶温、于糜两人同为副将,立即北上攻取秣陵,横扫芜湖以北所有城池!”

    太史慈没想到陶应如此信任自己。

    第一次见面,便将几乎全部的兵力交给自己,心中非常感动。不过,太史慈却并没有急着接令,而是说道:“将军只留四千人马据守芜湖,是否太少?”

    “子义尽管放心。”

    陶应笑道:“本将自有办法守住芜湖城。”

    太史慈见陶应如此自信,这才拜伏在地道:“将军知遇之恩,末将粉身难报,愿认将军为主,为将军赴汤蹈火,虽万死亦不旋踵!”

    于糜见状,也拜伏于太史慈之后,口中高呼主公。”

    陶应心中大喜,上前扶起二人道:“得两位将军相助,吾之幸也。本该为两位将军摆酒接风,然,军情紧急,兵贵神速,还请两位将军尽快整军出发。待攻下秣陵,再与诸将共饮庆功!”

    太史慈及诸将闻言,皆大声应喏遵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