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董厂长的新合作
“机械厂有懂通信的工程师?”沈旭东被袁厂长这副大口气有些摸不着头脑。
难道机械厂如今吸引的人才这么多了?袁厂长这说话的感觉,像是直接靠机械厂就能单独搞研发一样。
“没有啊!”袁厂长老实道。
“那你这么有自信?”
“这不是有你么,你肯定会帮着想法子的。”
果然还是他想多了,袁厂长压根没考虑技术的问题,不过对他倒是真的一如既往的信任。
“对了,之前厂里与浙大合作的集成电路研究所搞的怎么样了?咱们bb机的项目许多东西也可以找他们帮着研究。”
“研究所?”袁厂长见沈旭东提起这研究所,还回忆了片刻,显然对于当时支出的百来万资金建的研究所已经印象不深。
“哦!你说的是那当初方便吴教授工作,搞的研究所么?”
“那研究所后边都由浙大学校那边接手,后面也不知道建成了没有。我们厂当初就只关注了给吴教授准备了个人工作室,至于研究所给资金后就没管了,只知道后边吴教授做完我们电瓶车芯片就出去了外国交流。”
袁厂长总算是想起来了有这么回事,沈旭东要是提吴教授工作室他还能想起来。
但研究所当时因为时间原因,根本没来得及建,后边厂里又一心搞电瓶车的研发和展会,对这事没再关注。
所以沈旭东提起这研究所,他都差点没反应过来。
不过他们厂钱都给了,后面建没建的确也是该关注一下。
“我过完年赶紧去问问人学校,果然还是你脑子转得快啊。若是需要找某些教授合作帮忙,咱们可以通过研究所找到浙大教授帮忙啊!”袁厂长总算是弄懂了沈旭东的意思。
看样子当年和高校合作果然没错,如今有事再找上去也不突兀。
俩人谈到这儿,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老袁,有位客人在楼下坐了有半个小时,人准备走了,你要不送一送?”袁厂长妻子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是谁你认识么?”袁厂长一边询问起来客,一边跟他抱歉,准备起身出去送一送这位客人。
“是你以前厂里的老朋友,董厂长。”
袁厂长原本还急着出去送一送的脚步一滞,敢情是老熟人啊。
“沈书记,要不一起叫上来聚一聚吧?正好你们应该也好久没见了吧,我可听说老董他们厂准备建个分厂呢,你县里有想法么?”
沈旭东倒是没想到今天还有意外之喜,赶忙点头让董厂长上来谈谈合作。
袁厂长见他点头就出门走到楼梯口,一声洪亮的吼声传到整套房中。
“老董,上来一起聊聊吧!”
随后沈旭东就听到楼梯一阵脚步声,三人又在书房里碰面。
“沈书记!好久不见!原来老袁是跟您在谈话,怪不得一直没时间下楼呢。”董厂长见到沈旭东也很兴奋。
不光是沈旭东之前在工业区帮了他厂里很多,更是因为沈旭东也是轮胎厂的创始人之一。
虽然不占股份不参与经营,但的确当时是袁厂长提议,沈旭东与维特牵头的企业。
要不是沈书记,他也没机会去担任厂长。
“好久不见啊,董厂长!你早点上来说一声啊,咱们早可以一起叙叙旧,白费你在楼下等了这么久。”
沈旭东对于董厂长也很亲切,其实不光是董厂长,奉玉市工业区的许多企业的厂长他都很熟悉也很亲切。
毕竟整个工业区当时能发展起来都是他的心血,更是他第一个办起来的事业,能不印象深刻么。
“刚我听袁厂长说你们厂要扩张?准备建分厂?要不要考虑考虑我在的天门县?”沈旭东对于董厂长是直言不讳道。
“当然可以!有沈书记您在的地方,我们厂开分厂都更有信心了。”董厂长一开口沈旭东就发现简直跟袁厂长一个模样。
对他有一股盲目的自信,这虽然让沈旭东有种被信任托付的感动,也让他倍感压力。
毕竟都这么信任他了,可不能让人家失望。
“不过你们厂不是好好的么,为什么不继续在奉玉市扩建,还要去其他地方建新厂?”沈旭东也不禁开始打听起原因。
“维特先生和我当然是愿意在工业区继续扩张的啊!不过咱们县工业区的地没了。”
“土地没了?!”
袁厂长和沈旭东俩人都面面相觑,机械厂今年也没继续在奉玉市扩张,以后就在要扩张也是往宁州市高新区或者省里头扩,所以也不知道这情况。
“我记得当时大田镇几乎就有三千亩工业用地吧?外加上凤山街道那块城郊的土地全没了?”沈旭东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沈书记,您是不知道,这两年来工业区入驻的企业有多少!而且还有好几家靠着宁贸会做起了外贸生意,并且飞速扩张,这几家厂的批的土地也是越来越多。”董厂长开始解释起工业区的土地情况。
“外加上分散的民营企业扎堆涌入工业区,反正我们厂想要扩张,想找到块三百亩以上连着的土地都没有。”
“听说管委会的领导正在跟市里领导商量,准备将大田镇的部分村庄或者整个大田镇划入工业区。”
董厂长说到这脸色还有几分疑虑。
“这事其实去年年初就有这声音了,但是就算大田镇划到了工业区,土地性质重新审批也要时间。再加上不少土地其实是村里的农田,想转成工业用地就得拆迁以及补贴。”
“这拆迁的事一起,就不知道得等啥时候了,反正市里工业区短时间内这土地还是比较紧张的。”
沈旭东听他这么一说算是明白了怎么回事。
轮胎厂其实是靠向大田镇那块的方向,若是扩张就需要占到附近几个村子的土地,以及得等规划审批。
而若是在对面也就是靠近城区方向的土地建分厂,则已经被分散开来的厂拿地拿的差不多了。
若是规模小点的民营企业,其实再入驻个十几家甚至几十家都没问题。
但像轮胎厂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大工厂,需要连成片的土地建厂房就比较困难,所以才考虑去其他地方投资建厂。
沈旭东听到这儿倒是暗暗点头,还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这种大工厂去他们天门县可正合适,县里许多去奉玉市以及宁州市打工的就可以多个选择在县里工作。
并且另一方面也算是慢慢补起了县里的工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