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升学宴
“我今天真是太高兴了,我们要摆庆功宴”李冬梅拍着大腿高兴地大声宣布道,她需要让更多的人和她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啥庆功宴,那是升学宴。”陈秀琨笑眯眯地纠正道。
“哎呀,不管叫什么,就是把亲戚还有相熟的邻居同事都叫来高兴高兴。”李冬梅并不在意这些说法,她高兴怎么说就怎么说。
他们家这两年日子真是越过越顺利啊,她觉得值得庆祝。
“我同意,到时候我来做饭。”陈秀娘应承道,虽然她已经没啥亲戚了,但是她在厂子食堂还是有几个要好的工友的。
“我也同意。”一直保持沉默没机会说话的陈家玉一听到要做好吃的,生怕把她落下,急忙大声举手说道。
“哈哈哈哈哈”大家听到她的话都大笑出声。
陈家几个大人决定把升学宴的时间安排在八天后的休息日,一方面通知亲戚朋友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准备这么多人的饭菜也要时间,既然办升学宴就要办的风光,饭菜自然要准备的好一些,这年头一下子买那么多肉,肉票可不得凑凑吗,还得多排几次才能买到。
接下来的两三天,县里又来人了,分别是县里和市里教育部门的领导,除了夸赞了苏晚晚一番,还分别给了奖金,县里的是八十块,市里的一百块。
要不是志愿已经报过了,相信陈家还会更热闹,京市的两所大学肯定要来抢人了。
是的,苏晚晚的志愿已经报过了,她报的华清大学的经济,相对于这个年代热门的中文、哲学,经济还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
陈秀琨听了外甥女报的专业后有心劝导下,但是苏晚晚岂是那么容易改变心思的,她是知道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的。
她四年后毕业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大潮,她想着尽量这四年可以学有所成,她也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尽一份力量。
但是如果最后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没有学好,就不去给国家添麻烦了,凭着四年学到的一点知识加上自己掌握的先机,把自己的生活给混好了。
陈家良报的是京都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很热门,但是他的分数高,录取应该不是问题。
这些天因为升学宴的事情可把陈家几个大人忙活坏了,忙着换肉票,忙着排队买肉。
苏晚晚看不下去了,借口路上碰见了卖肉不要票的,把自己‘小仓库’的猪肉倒腾了十来斤出来,这让陈秀娘又惊又怕,告诫女儿以后不要一个人进行黑市交易。
自此最大的问题,升学宴的猪肉解决了,苏晚晚拿回来的十多斤肉加上陈家几个大人排队买来的,办一次风光的宴席绰绰有余。
升学宴这天,陈家在院子里放了六张大桌子,陈家几个大人的同事就占了一半,剩下的就是李冬梅的娘家亲戚,还有陈家乡下的几个叔伯以及附近几个要好的邻居。
人员到齐的时候热闹极了,尤其是孩子们跑来窜去的,让原本宽敞的院子看起来都狭窄了不少。
当然,今天沈峰兄弟也来了,和苏晚晚他们坐了一桌。
“小川,别不好意思,想吃什么就自己夹,要是够不到就让你哥帮你。”苏晚晚看着有些拘谨的沈川说道。
“知道了,晚晚姐姐。”沈川乖巧地回道,晚晚姐姐是他哥让他改的称呼。
“小琨子,我今天真是高兴,咱爷俩得喝一个,你是咱们陈家村第一个大学生,现在又教出了两个大学生,还都是去首都的大学,真是厉害”陈秀琨这桌上一个十分精神的老大爷举着酒杯乐呵呵地说道。
“四伯伯,都是孩子们自己努力的。”陈秀琨温和地笑着和桌上的老大爷碰杯。
“那也是你们供出来的,咱们村里除了咱们陈家还没有其他家出过大学生呢。”老大爷坚持道,还是当年小琨儿他爹娘有眼光,让孩子上学,这不一代接一代,都要读大学了,不用像他们一样,地里刨食。
“是啊,咱们村上过高中的孩子都没有几个,都是上过几年小学认了几个字就回家挣工分了。”老大爷的儿子感叹道。
“嗯,回去可把家里几个小崽子看好了,让他们好好读书,将来也像他琨伯伯,还有两个堂哥堂姐一样上大城市读书。”老大爷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本来家里最大的那个孩子初中毕业后就打算下地挣工分,过几年结婚生子了,但是这次来城里,让他改变了想法。
虽然上学让家里少了个劳动力,还要付学费,但是困难是暂时的,家里苦一阵子没什么,不能苦了下一代的一辈子。
“四伯伯,您说得对,孩子们还是要读书的,即使不上大学,读书也是有许多用处的,日后如果家里因为孩子读书有什么困难的来找我,我帮着想办法。”陈秀琨听了老人的一番话,很有感触。
农家人供养孩子读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就像当初他的爹娘,为了供他读书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所以在听到老人的话后,他忍不住说出了帮助的话。
“好好好,我替孩子们谢谢他们琨叔儿。”老大爷激动地说道,他也不是那么没谱的人,不会随意来找人家帮忙,不过事关孩子们的未来,有个承诺也是好的。
女方这桌,李冬梅和陈秀娘陪着陈家老家的亲戚坐着。
“冬梅,你家小良得有二十多岁了吧?”一个满脸风霜的中年女人问道。
“嗯,过完年就二十一了。”李冬梅大大咧咧地边吃饭边回道。
“哎呦,大小伙子了,这个年纪结婚早的孩子都有了,小良有对象了不?”中年女人有些激动地问道。
“别提了,之前也给他介绍过,他光顾着工作和学习了,都没见。”李冬梅今年上半年就一直想张罗儿子的亲事,不过孩子都以工作忙没时间拒绝了,再后来他要高考,她就没再提过了。
“我娘家嫂子家的闺女,十八了,纺织厂办公室上班,铁饭碗,介绍给你家小良怎么样?”中年女儿牵起了红线,大学生多抢手了,她想到了自己的侄女,肥水不流外人田,她心里打算起了小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