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章 大秦女帝(一百零九)
“驾…………。”
一道靓丽的红色身影骑马驶入百家学宫,学宫门口的守卫见此连忙把门打开以便马儿进入学宫。
之玉纵马一路直接到百家学宫中墨家所在山院。
“下官见过太女。”
“学生见过太女。”
一身红衣张扬似火的之玉下了马后直奔目的地,此时已有不少墨家农家之人聚集在此,见之玉前来,众人连忙对之玉行礼。
之玉摆了摆手,“诸位免礼,本宫听闻诸位制出了可引水灌溉农田的东西,不知在何处?”
闻言墨家学院的院长王明连忙站出来引之玉去后山。“太女,此物如今还在后山试用,请太女随下臣来。”
闻言之玉微微颔首,笑道:“那便劳烦王院长带路了。”
王明淡淡一笑,带着之玉便往后山而去,想不到太女对农桑一事竟如此上心,他前脚刚把消息传出去,后脚太女便来学宫了。
百家学宫是李斯耗费了大量心血建成的,考虑到不少学派需要用到宽广的场地,他修建时特意为各家都留了不少场地。
兵家的练武场,农家的农田,医家的药田,这些在修建学宫时李斯都有考虑到,学宫里面所有东西一应俱全,各学派对于百家学宫自是满意非常。
王明引着之玉去了农家所在的一段河流边,指着正在运行的机器对之玉道:“太女请看,这就是能引水灌溉农田的工具。”
“当日听太女描述后我们众人研究了几个月,总算是把这能自动引水入农田的工具做出来了。”
之玉上前仔细观察了一番,见这工具的性能如她前几世所见到的差不多,不由得高兴的道:
“是此物没错,赏,参与研发此物的所有人都赏,主要研发之人升官两级,其余人升一级。”
闻言众人眼前一亮,连忙对着之玉跪下齐声道:“谢太女。”
之玉摆了摆手,对王明吩咐道:“此物利国利民,若是我大秦各地都有此物,来年我大秦会丰收。”
“王院长,你把此物的制作图纸交给制作部,本宫要来年开春我大秦遍地是此物。”
大秦制作部是之玉专门开设的一个部门,里面人数众多,大多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专门用来制作大秦有大量需求的东西。
闻言王明哪有不从,连忙恭敬的拱手道:“是,太女。”
“太女 ,此物如今尚未有名,不若太女给它赐个名,如此也好分辨此物。”
“哦?你们要为何物赐名。”
王明的话音刚落,便听道气势磅礴的声音响起。
众人闻声看去,便见一身黑色华袍的嬴政正大步而来。
“臣参见陛下。”
“儿臣拜见父皇。”
见嬴政前来,众人连忙跪做一团,对嬴政恭敬的行礼道。
嬴政心情颇好的看了众人一眼,最后视线落到了正在自动引水的工具上,“都起来吧。”
“太女怎会在此?”
嬴政把视线移到一身红衣的之玉身上,挑眉问道。
之玉闻言恭敬的拱手会回道:“回父皇,孩儿听闻墨家之人制作出了能自动引水灌溉农田的工具,便前来考察一番。”
闻言嬴政点了点头,“朕也是听闻了此事才前来此处的。”
说罢嬴政点了点头点评道:“此物实在不错,该量产。”
“若是我大秦各地都能用上此物,我大秦的黔首定然不会出现饿死街头的情况。”
之玉点头,“父皇,孩儿已让王院长把制作图纸交给制作部,想来明年开春之前我大秦各地定能用上此物。”
闻言嬴政欣慰的点了点头,“如此便好。”
之玉指着工具笑道:“父皇,此物如今还没名字呢 ,父皇可要为其赐名。”
闻言嬴政倒也没拒绝,看着正在不断翻动的工具思考了片刻后道:“此物既能灌溉农田,便叫灌溉车吧。”
“谢陛下赐名。”
听到嬴政亲自给此物赐名,墨家和农家之人连忙恭敬的高呼道。
嬴政挥了挥手,“诸位爱卿辛苦了,如此利国利民之物,于我大秦来说乃是良器,诸位实在该赏才是。”
“所有参与研发此物之人,全部赐黄金十两。”
闻言墨众人连忙跪下来谢恩,之玉则在一旁肉痛,黄金十两啊,这么多人,大秦国库得损失多少钱……………
老祖宗还真是不当家不知知柴米油盐贵,他不问政务,不知道大秦穷,现在的大秦已经快穷得揭不开锅了好吗?
在墨家学院待了没多久,观察了一会灌溉车后,嬴政便让之玉陪他去逛百家学宫。
这是嬴政第一次来百家学宫,看着各家学派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布局,嬴政不由笑道:“李斯修的这学宫倒是不错。”
之玉闻言心中微叹,能不好吗?修这学宫可花了不少钱…………
“父皇说得是,把学宫修成这样,李大人也算是用心了。 ”
嬴政淡淡一笑:“如今学宫已修成,不知我儿对学宫的定义是什么?”
之玉眨了眨眼,“当然是为我大秦培养人才了。”
嬴政淡淡的看了之玉一眼,“怎么?我儿对朕说话也有所保留?”
之玉闻言摆了摆手,“父王说的哪里话,孩儿对父皇怎会有保留。”
“孩儿只是怕父皇知道孩儿的想法后会骂孩儿而已。”
闻言嬴政倒是起了几分兴趣,“哦?我儿竟怕朕骂你?看来你的想法定然惊世骇俗。”
闻言之玉淡淡一笑没有否认,“父皇,孩儿想在我大秦各地建学堂,为我大秦子民启蒙。”
闻言嬴政微微皱眉,“如此怕是不现实。”
“而且……,人知道的多了,想法便也多了,若是让我大秦子民都启蒙,他们怕是不好管理。”
之玉摇了摇头,“父亲,孩儿觉得,愚民固然好,但不利于国家长远发展。”
“如今天下一统,我大秦无需愚民,而是要聚集大多数人的智慧发展我大秦。”
“孩儿想在各地办学堂,专召七岁以上的孩童读书启蒙。”
“若这些孩童有读书的天分,经历重重考试他们便可入我大秦的百家学宫。”
“入学宫的学生,可成为我大秦朝堂官员的后备之人…………”